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作用)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2015新课标Ⅰ卷)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第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2012新课标Ⅰ卷)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2014新课标Ⅱ卷)对接高考—设问方式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2015新课标Ⅰ卷)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第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2012新课标Ⅰ卷)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2014新课标Ⅱ卷)对接高考—设问方式诗歌结构(作用)1、开头(或词的上片):议论(抒情)句:①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②开门见山,总领全词,点明主旨;③照应诗题。写景句:①点明时间、地点②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抒情(议论)作铺垫(奠定感情基调);③照应诗题田园乐【2011浙江卷】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问:这首词开篇有何作用?(3分)【参考答案】(3分)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典型题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1)“杨花如雪”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①交代了离京的时间,即暮春;②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③用杨花的纷乱如雪,烘托离京时心绪的烦乱。典型题例2【参考答案】(3分)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田园乐【参考答案】(1)①交代了离京的时间,即暮春;②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③用杨花的纷乱如雪,烘托离京时心绪的烦乱。诗歌结构(作用)2、结尾句:写景句:①首尾呼应;②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③以景作结,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意味深长议论(抒情)句:①首尾呼应;②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③卒章显志,总结全诗。田园乐《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作用)?原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改造后答案:①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营造了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意境壮阔悲凉;②升华了征人思亲怀人的愁苦之情,创造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典型题例3(2011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巩固练习1(1)本诗为送别诗,试分析首句的作用。(5分)(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本诗为送别诗,试分析首句的作用。(5分)巩固练习1【参考答案】①“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的氛围;②“客散暮江头”,“暮江头”点明时间、地点。③暮霭沉沉,朋友扬帆远去,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3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2)①写法:以景结情,寓情于景。“青山万里一孤舟”,用辽阔的万里青山与孤舟的对比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恋恋不舍的深情。②好处:营造意境,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巩固练习1诗歌结构(作用)①开头(或词的上片):写景句:①点明时间、地点②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抒情(议论)作铺垫(奠定感情基调);③照应诗题议论(抒情)句:①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②开门见山,总领全词,点明主旨;③照应诗题。②结尾句:写景:①首尾呼应;②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③以景作结,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意味深长。议论(抒情)句:①首尾呼应;②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③卒章显志,总结全诗。③中间句:(?)田园乐(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①卒章显志,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②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巩固练习2【2011浙江卷】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变式题)这首词结尾两句有何作用?【参考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意味深长。巩固练习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2014年江苏卷)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注】①本诗写于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②书空: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字。问: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巩固练习4【参考答案】①描写了傍晚浓云往低处移动,急雪在旋风中飞舞的情景;②营造了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③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如果答“照应诗题”也可]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2015新课标Ⅰ卷)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第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2012新课标Ⅰ卷)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2014新课标Ⅱ卷)高考回头看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2015新课标Ⅰ卷)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2012新课标Ⅰ卷)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2014新课标Ⅱ卷)高考回头看(2012年新课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①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②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③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2014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参考答案:①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②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③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2015年新课标Ⅰ卷分析2015年新课标Ⅰ卷分析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3分)表现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思乡之情不至流于伤感,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诗歌结构(作用)①开头(或词的上片):写景句:①点明时间、地点②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抒情(议论)作铺垫(奠定感情基调);③照应诗题议论(抒情)句:①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②开门见山,总领全词,点明主旨;③照应诗题。②结尾句:写景:①首尾呼应;②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③以景作结,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意味深长。议论(抒情)句:①首尾呼应;②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③卒章显志,总结全诗。③中间句:(承上启下;引起下文)田园乐2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此诗写作背景:作者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后入京,复外放至更偏远的柳州。1、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解析:承下启下。“意转迷”上承第一句,“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物与境之间起了结合作用。巩固练习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此诗写作背景:作者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后入京,复外放至更偏远的柳州。1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解析:①承下启下。②“意转迷”上承第一句,极写诗人长年游宦在外,羁旅他乡的悲怨;③“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引出下文暴风雨洗劫之后山城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萧条肃杀之景。巩固练习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承上启下。①前句说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片白天赛龙舟、踏青等热闹场面作结。②后句说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一“静”字又为下面写静谧优美的夜景做铺垫。巩固练习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请分析诗歌首联的在全诗中的作用?请分析诗歌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课外练习请分析诗歌首联的在全诗中的作用?•①点明时间和地点;•②“缺月”、“漏未央”、或明或暗的“一灯”描摹出诗人彻夜难眠、辗转反侧的情态,烘托出昏暗凄迷的氛围;•③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引起下文的乡思和岁时已晚的感觉,从而抒发对国事的感怀。请分析诗歌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①“鸣蝉”“疏桐”等意象的使用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心情的烦乱和感伤。•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含蓄隽永,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