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与衡量实用的标准评分表样板(GB50378-201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用标准文档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评价表中的一星级标准进行建设,项目绿色建筑评分为58.86分。根据标准规定: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各控制项评分权重如下:本建筑绿色建筑评分见下表:指标类别标准条文分值设定得分分值权重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控制项不打分︹下同︺--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评分项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80.171.36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50.170.85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40.170.68实用标准文档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40.170.68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40.170.68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40.170.68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20.170.344.2.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50.170.85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20.170.34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30.170.51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50.170.854.2.12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30.170.51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40.170.68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5%。20.170.344.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30.170.51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项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5.1.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5.1.3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5.1.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定的现行值。---评分项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30.190.57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30.190.57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60.191.145.2.4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40.190.76实用标准文档5.2.5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等的有关规定。40.190.765.2.6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40.190.765.2.7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30.190.575.2.8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60.191.145.2.9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30.190.575.2.10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的目标值规定。60.191.145.2.11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20.190.385.2.12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20.190.385.2.13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20.190.385.2.14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00.1905.2.15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00.1905.2.16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60.191.1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控制项6.1.1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6.1.2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6.1.3应采用节水器具。---评分项6.2.1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60.160.966.2.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50.160.86.2.3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40.160.646.2.4设置用水计量装置。40.160.646.2.5公用浴室采取节水措施。00.160实用标准文档6.2.6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80.161.286.2.7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60.160.966.2.8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80.161.286.2.9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30.160.486.2.10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100.161.66.2.11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00.1606.2.12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60%,且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质。60.160.9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项7.1.1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7.1.2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7.1.3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评分项7.2.1择优选用建筑形体。60.140.847.2.2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节材效果。40.140.567.2.3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60.140.847.2.4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30.140.427.2.5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20.140.287.2.6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卫浴间。30.140.427.2.7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60.140.847.2.8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80.141.127.2.9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40.140.567.2.10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60.140.84实用标准文档7.2.11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30.140.427.2.12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60.140.847.2.13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30.140.427.2.14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30.140.42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8.1.1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8.1.2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8.1.3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8.1.4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8.1.5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8.1.6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8.1.7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有关规定。---评分项8.2.1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评价总分值为6分。噪声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20.140.288.2.2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60.140.848.2.3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40.140.568.2.4公共建筑中的多功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进行专项声学设计,满足相应功能要求。20.140.288.2.5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评价分值为3分。对居住建筑,其与相邻建筑的直接间距超过18m;对公共建筑,其主要功能房间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无明显视线干扰。40.140.568.2.6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要求。40.140.568.2.7改善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70.140.988.2.8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80.141.12实用标准文档8.2.9供暖空调系统末端现场可独立调节。60.140.848.2.10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70.140.988.2.11气流组织合理。60.140.848.2.12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40.140.568.2.13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50.140.7施工管理控制项9.1.1应建立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并落实各级责任人。---9.1.2施工项目部应制定施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9.1.3施工项目部应制定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9.1.4施工前应进行设计文件中绿色建筑重点内容的专项会审。---评分项9.2.1采取洒水、覆盖、遮挡等降尘措施。30.100.39.2.2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在施工场界测量并记录噪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30.100.39.2.3制定并实施施工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计划。60.100.69.2.4制定并实施施工节能和用能方案,监测并记录施工能耗。60.100.69.2.5制定并实施施工节水和用水方案,监测并记录施工水耗。60.100.69.2.6减少预拌混凝土的损耗。30.100.39.2.7采取措施降低钢筋损耗。40.100.49.2.8使用工具式定型模板,增加模板周转次数。60.100.69.2.9实施设计文件中绿色建筑重点内容。20.100.29.2.10严格控制设计文件变更,避免出现降低建筑绿色性能的重大变更。40.100.49.2.11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建筑的耐久性。60.100.6实用标准文档9.2.12实现土建装修一体化施工。100.1019.2.13工程竣工验收前,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责任单位,进行机电系统的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结果符合设计要求。40.100.4运营管理控制项10.1.1应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管理制度。---10.1.2应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垃圾物流,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垃圾容器设置规范。---10.1.3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应达标排放。---10.1.4节能、节水设施应工作正常,且符合设计要求。---10.1.5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应工作正常,且运行记录完整。---评分项10.2.1物业管理部门获得有关管理体系认证。100.10110.2.2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完善,且有效实施。60.100.610.2.3实施能源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能源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60.100.610.2.4建立绿色教育宣传机制,编制绿色设施使用手册,形成良好的绿色氛围。60.100.610.2.5定期检查、调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