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总备课2/136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型精读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2.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学生)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歌曲引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2.导语:同学们穿着不同的服饰,就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今天我们了解的这所小学建在一棵大青树下。板书课题。3.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到的问题吗?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绒、摔、跤、凤”的读音及“晨、鲜、静、所”的笔顺。1.听音乐,感受56个民族的大家庭2.齐读课题。3.学生质疑: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热烈气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自学词语,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3/136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四、课堂小结3.指导书写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2.看一看。3.写一写。4.对一对。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你对“大青树下的小学”有怎样的了解?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1.默读课文,学生认真感知文章各部分内容。2.概括每部分内容。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板书设计1.大青树下的小学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教学反思引用课文插图中直观形象的图片,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教师据题质疑,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4/136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型精读课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大青树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自读、互读等,进行感悟。教学难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二、分段读议,体会情感1.复习生字词。2.回顾上节课内容。3.引导学生围绕“喜爱”和“赞美”这两个词来学习全文。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2.齐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引导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自豪和赞美之情。4.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最后一自然段,以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这所小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学生自由探究:作者为什么会喜爱这所边疆小学呢?1.学生读后交流: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从”、三个“有”、三个“向”,从上学路上的景色、学生的服饰及到校后的活动等展开想象。2.了解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3.学生研读“上课”和“下课”的内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动物、景物的和谐美。4.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评价。温故知新,复习上一节的生字、词语,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自读、互读等,进行感悟。5/136三、感悟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四、回顾课文,开展活动5.引导学生思维拓展:课文结尾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你还喜欢哪些句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引导学生说说对大青树下的这所小学的感受。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5.拓展:发挥想象,你还能往下写些什么内容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假如你也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你会喜欢这所学校吗?为什么?2.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一个场景说一说。教室里操场上大树下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去寻找重点语句,通过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感悟,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让文本走进学生心中。拓展阅读,增长见识,开拓眼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设计本课时,我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去寻找重点语句,通过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感悟,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让文本走进学生心中。不足之处是没有完成对课文相关阅读知识的处理,如了解各民族的服装特点等。6/1362.花的学校课题2、花的学校课型精读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联想感知,激趣导入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学写生字,书1.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我们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如果不信,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2.播放课文录音。3.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1.出示本课要写的13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2.齐读课题,质疑。1.学生画出文中生字、词,标出小节。2.听课文录音,认真听生字发音。3.汇报生字学习情况。4.理解“狂欢”,用“急急忙忙”说话。1.仔细观察字形。2.“荒”字不能多一点;“舞”有四短竖;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简要介绍作者,使学生对泰戈尔有初步的认识,丰富文学素养。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自主识字。通过课件演示笔顺、教师示范来指导学生书写,提高学生的书写7/136写评价四、再读质疑,感知大意四、课堂小结特点。2.重点指导“荒、舞、臂”的写法。1.再一次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教师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相机写在黑板上。4.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5.指导学生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读了课文,谈谈你读懂了什么?画一画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臂”要写得上宽下窄。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边读文边思考问题并交流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学生自由谈谈读课文的感受。2、画一画能力,从而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美观。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自主提问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诗歌的理解。板书设计2、花的学校泰戈尔落荒笛狂舞罚假互所够猜扬臂教学反思新课导入自然,教师的导语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读中8/136识字的效果较好,学生在自读自悟的情境中去想象花的学校的样子,再进行绘画,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课题2.花的学校课型精读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象花的学校的样子。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灵性、童真童趣。教学重点对花的学校的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灵性、童真童趣。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三、展示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跳出来呢?花孩子是什么样的?2.指导学生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3.让学生觉得哪些想象最有意思的地方读出来。1.学生开火车复习生字。2.齐读课文。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自由回答,互相补充。3.自由品读语句。1.展示自己的绘画作从复习词语导入,意在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同时自然引入新课。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利用画面和优美的音乐调动9/136绘画,指导朗读四、想象练笔,拓展阅读1.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画的“花的学校”,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2.点评学生绘画,选一段配画朗读。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2.指导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清风一吹,他们______。蝴蝶一来,他们______。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品,介绍作品中的内容。2.配画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说一说完成小练笔认真听老师介绍,并阅读信息窗的内容。课后阅读。学生的情绪,将阅读和欣赏结合在一起。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桥梁,进行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的训练。延伸阅读泰戈尔《新月集》中其他的一些诗,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并把本课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到其他文章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课堂上,作者与我,我与孩子们都成了花园中的一朵美丽的花,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者的语言狂欢、嬉闹、生长。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10/1363*.不懂就要问课题3*.不懂就要问课型略读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2.朗读课文,学习孙中山的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教学准备1.孙中山的资料,预习课文。(学生)2.教学课件。(教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1.板书课题,导语:同学们看了这个课题,你们会有哪些疑问?2.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3.指导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交流孙中山的生平事迹。1.引导学生弄清故事的起因。2.指导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弄清孙中山的学习态度。1.读课题,质疑。2.自学生字、生词。3.交流课文主要写孙中山的一件什么事。4.和同学交流收集的孙中山的相关资料。1.了解“私塾”的意思,私塾和现在的学校有什么不同?2.找出重点词语,了解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3.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学贵有疑”,通过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示,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概括课文11/136三、深入探究,学习拓展3.结合第3~9自然段,指导学生想一想: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同学们和教师各是什么态度?4.指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孙中山小时候向老师提问还会挨打呢?而今天的学校老师为什么鼓励学生提问呢?5.指导朗读。1.提问: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勤奋学习的?3.拓展。4.总结:今天,从孙中山身上我们感受到他勤学好问的认真学习精神,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学习这种精神。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老师的态度有什么变化?4.感受孙中山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的精神。5、朗读课文1.读了课文,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①读背毫不糊里糊涂;②为了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提问)2.自己在学习中也要做到认真、不懂就问。3.说说你知道的名人爱学习的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适当的课外拓展积累能够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并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教师重点引导对课文第三自然段的体会,抓住重点句子,找出重点词,感受孙中山为了弄懂学问,不怕挨打的精神。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孙中山对比,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