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简史——第一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等艺术院校设计理论推荐教材中外设计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目录上篇:中国设计简史第一章先秦的设计(公元前221年以前)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设计(公元前221—公元581年)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设计(公元581—公元960年)第四章宋元时期的设计(公元960—公元1368年)第五章明清时期的设计(公元1368—公元1911年)第六章民国以来的设计(公元1912年至今)下篇:外国设计简史第一章现代设计的三大启蒙运动第二章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与包豪斯第三章流线型风格与“二战”前后美国的现代设计第四章战后英德两国的现代设计与大众设计文化第五章战后意大利、日本与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第六章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之后的设计上篇:中国设计简史中国设计史是一部关于中国人从古到今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的历史,它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史和思想史等内容。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与“住”相关的有城市、园林、建筑、室内、家具设计;与“衣”相关的有染织服饰设计;与“行”相关的有车辆、船舶、轿子等;与产品设计相关的有实用的生产机具、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漆器等器物,以及兵器、科技器械等;此外,与传播设计有关的,有文字设计、装帧设计、图案设计、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商标设计等。当然,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范畴所呈现的具体形态和内涵各有不同。先秦时期,实用器物以陶器为主,青铜器则经历了从祭祀用的重器向实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小型化的转变。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国家的统一到三足鼎立,再到南北朝对峙,从小小的外圆内方的钱币设计到大型的楼船、建筑,现实中的设计生产也经历着发展、中断、转移、再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中建筑和室内家具式样发生了明显变化,纺织产品走向国外,漆器、铜器、陶瓷等生活用品也变得更加实用合理。唐初继隋而实行的“均田制”和“租佣制”,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也使唐代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即社会、文化和经济高度繁荣的阶段。宋元时期总共有四百余年,其间不但有众多精彩的设计作品问世、发生了重要的设计事件,还涌现出了一批设计者(设计师)和与设计相关的著作。除了全面详尽的建筑著作《营造法式》,宋代曾公亮的《武经总要》、苏颂的《新仪象法要》,以及元代王祯的《农书》、薛景石的《梓人遗制》等都是涉及生产机具及科技器械等方面设计的经典著作。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和市井文化的发展,除了日用产品、科技器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年画装饰、染织印刷设计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近现代时期,中国古代设计史的篇章最终划上了句号,随之而来的是现代设计的传入、现代设计的自觉以及现代设计的崛起。第一章先秦的设计(公元前221年以前)人类的设计史,以石器为开端。石器在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设计与劳作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从“以人力为主”对自然物如石料、木料进行加工改造的阶段,进入到一个利用其他能量(比如火)和利用其他自然物(比如泥土)的阶段,其标志是陶器的产生。制陶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手工业的开始,时间大致在距今一万至一万五千年前。有了用火烧土成陶器的经验,人类逐渐又学会了用火烧矿物,即出现了金属冶炼。由此,青铜器的设计便成为了人类设计史、造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从丁村文化石器到裴李岗石镰,石器不但在精细的程度上有了很大改观,在造型形式的设计上也越来越能满足实际需要鱼纹彩陶盆、变形鱼纹彩陶盆以及仰韶文化纹饰演变推测图青铜食器线描图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国社会经历了史前原始社会、三代奴隶社会以及封建萌芽阶段。设计在这一阶段,一些门类范畴也开始形成。在发展过程中,经验性的技术和基本的工艺类型、后代依仿和效法的原理及造型、设计思想和制度、“创新”的设计传统,都不断积淀,为后来设计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第一节开物成务——设计范畴的初成具有开创事物、设计事物之意的“开物”在中国文化智慧典籍《周易》中,也是所有人造物和设计的指称。“成务”是指事物开创后能为人所用,为人所成事成业,而且符合《易经》中“冒天下之道”的规律。“开物成务”意味着设计原则的初成。从设计产物的层面来看,设计的范畴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性的产品,如具体的陶瓷器、青铜器、漆器以及其他劳动工具、用具等,包括衣食住行用的器物、工具、用具在内;另一类是非物质性的设计,如汉字、装饰纹样、图式、标志、装潢的设计等。这两类不同范畴的设计,对中国整个设计史乃至中国文明史、文化史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秦统一中国以前,中国的设计范畴已基本形成,例如实用生产工具的设计,日常器物和祭祀礼器的设计,与人们居住相关的城市规划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染织与服饰设计、字体设计、图案设计以及交通工具设计。一、文字与装帧设计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新石器时代刻绘在陶器上的符号,作为最早的单体汉字,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商代甲骨文、商周青铜器铭文的图形文字距今则有三四千年,其中既有单体汉字的图形结构设计,也有最早的多字组合设计。山东龙山文化、浙江余姚良渚文化以及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陶器、玉器上出现的刻绘符号已经具有表意功能,有些可能表示族徽。它们作为汉字的雏形,造字方式和结构已基本定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汉字的造字方法,也是一种平面设计。青铜器上的金文,商周时期敦拙、方正、凝重,春秋中期以后形体则向纵向发展,造字结构更加合理,形式也变得活泼流畅,富有韵律。此时,汉字设计中出现了装饰性的笔画,有些是纯粹的附加,比如在主体结构之外延伸出来的粗细、曲直的对比。甲骨文与金文中“天”、“家”和“好”的对比鸟虫书,又称鸟虫篆,是金文中一种装饰意味较浓的美术字。它受到东南越族文化的影响,将首、足、翼、爪的鸟虫形象元素融合在文字笔画的修饰中,是一种字体设计和版式设计的创新。春秋中期至战国,这种装饰字体盛行于吴、越、楚、徐等南方诸国,由于常采用当时流行的错金银工艺,整体高贵华美,字体形式在曲直变换中更加活泼,尤其在文字较多时,编排布局显得疏密得当,简繁有度,柔韧干净。青铜器上的鸟虫书商代甲骨文穿孔串联成册的龟册,则可谓是最早的装帧设计,而且竖行书写阅读的方式也由此形成雏形。此外,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族徽”、“铭文”既有单字本身的设计,又在文字与器形的结合、文字与文字的编排上进行了设计规划,算是最早的版式设计。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通常位于器物的内部,文字较多时,常被置于器形面积宽大的鼎、盘、簋的内腹和内底,也有少量的铭文铸在器物的耳、口、足、肩等特殊的部位。甲骨上文字的竖版编排设计◆简牍◆书卷◆帛书二、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体到聚落再到建城,体现了人们构造与规划能力的逐渐提高。由于圆形和方形的构造最容易掌握,而且规矩端正,又与人们的精神需要相适应,所以早期的半地穴式和地上建筑,无论是住房,还是祭坛和墓葬,大都离不开这两种基本式样。后来出现了矩形和长条形的构造以及突出中央部位的中心对称布局,而且聚落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室内空间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也被进一步分割细化。中国古代先民们在设计建筑时很自然地遵循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北方的穴居式和土木混合式建筑◆南方高离地面的干阑式建筑北方从穴居到土木混合建筑的演化南方干阑式建筑的演化夏商时期,威权国家逐渐形成,宫殿体制也逐步发展。大型建筑群的布局规模独具气势,中国建筑的平面展开、封闭式的院落布置特点也在此时初具雏形。西周时期,建立在血缘家族统治基础上的王权,促成了礼制建筑的兴建,例如祭天的设施和祭祖的宗庙。《周礼·小司徒》中“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道明了都城、城邑、里、市、野、王畿之类的等级差异和面积模数的概念。这些规则被运用在建筑布局中,形成了建筑群院落式布局、中轴式对称、主体建筑位居几何中心的重要特点,对当时和后世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总体来说,等级制度对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其利在于可以使城市建筑按照礼法有秩序地发展,以满足统治者的需求,甚至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过度营造造成的浪费;其弊端在于可能限制或阻碍建筑设计的创新。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发展数千年却始终保持如一的构造思维模式。三、服饰与玉器设计服饰的形成与纺织、印染、缝纫技术有密切的关系。据现有资料,我国最早用于缝纫的骨针出土于周口店山顶洞,距今已有一万八千多年。它与着装、饰品的关系,使它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了作为工具的限定。可以说,它是人类走向装饰自己、美化自己之路的开始。随着国家的建立与发展,服饰的自然属性渐弱而社会属性渐强,尤其是在礼制盛行的西周时期,政府专门派人设计人们的着装,并按照严密的等级排序体系,对款式、纹饰、色彩等细节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例如,色彩有青、赤、黄、白、黑五色系统,其中白色作为丧服的传统一直影响至今。从款式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创新流行的式样较多,尤其是深衣,它改变了服装上衣下裳的传统。与服饰逐渐具有社会性不同,“玉石分化”的认识观念一经形成就标志着玉器具有了社会属性。玉器作为包含了各种象征性意义的物件,设计与制作并非一般人能够胜任,成品也并非普通地位身份的人能够占据或拥有。史前玉器被用来事神,通天地。在神权与王权并存的商周时期,玉器不但是丧葬祭祀的特殊器物,也是与人身份地位、品格德行相称的礼器。从史前到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设计中无不反映了当时的意识形态、社会类型和精神信仰。案例解析八卦图形八卦图形的创生和设计,与中国汉字的创生和设计有着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设计方式。“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仓颉创造设计汉字未可视为史实,但张彦远谓仓颉在创生汉字时“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这种“观物取象”的造字方式与包牺氏创生设计八卦的方式是一致的。这说明远古中国先民是用同一种思维方式和设计方式创造设计汉字和八卦符号的。汉字和八卦符号都是符号,一个是“字符”,一个是“卦符”,都有能指和所指。从起源上看,这两者相像或相同。从存在的意义上看,八卦符号的特性为“象”和“数”(理),汉字符号的特性为“象”和“义”,在“象”上是共同的。从图形的角度看,八种三划卦象符号作为“初形”,通过不同的方式,如重叠(两两相生),可得64组不同的六划卦形。它们如八卦初形的象征性一样,喻示了64种(类)事物。在形式构成上,这64种卦形符号有一定的组合规则和秩序,在其象征意义和内在性上亦有着特定的逻辑结构和排序,即始于《乾》、《坤》,终于《既济》、《未济》,每每相承(反)相受,整体上具有从发生、发展到转化的秩序性和必然性。第二节器以载道——陶器的设计史前时期,最典型、最成功的设计就是陶器的设计。虽然是开创期的设计,但无论是成型工艺、造型式样还是装饰纹样,该时期的陶器功能与审美都结合得尤为适当,甚至成为了一种范式,它的设计方法和原则也被后来的陶瓷设计所依循。中国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期,距今一万年左右。最早为灰陶、红陶等粗陶,到6000年前,出现了彩陶,4000年前出现了黑陶。白陶主要出现在三代时期。陶器品种样式众多,大多为生活用器,到三代时期,白陶一类的陶器曾作为礼器使用。一、陶器设计的目的◆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实用需求,比如盛贮器、三足炊具、小口尖底水器。◆用作建筑装饰和构件,例如周代建筑上的版瓦、筒瓦、瓦当、瓦钉、砖瓦等构件以及T字型陶水管等。◆用于祭祀。一开始的陶制殉葬品比较简单,春秋战国时期,活人殉葬制度被废除,从而出现了祭祀陶俑。这种方法为后世所效仿,从而产生了震惊中外的秦兵马俑。作为水器的旋纹彩陶尖底双耳瓶三角纹彩陶双耳罐,其耳既有实用功能也有形式美感良渚文化黑陶壶,其口部式样独特,而且壶身上的拍压肌理后来成为了一种装饰纹饰春秋时期的硬陶兽形耳罐,与前两者的耳和把柄相比,此时的耳已具有较强的装饰性T字形陶水管二、成型工艺与烧造工艺对陶器设计的影响(一)成型工艺与技术手段◆手制法(又可细分为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和手捏法)◆模制法◆轮制法泥条盘筑法与慢轮制陶法(二)烧造工艺◆陶器◆瓷器半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