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诗闺怨诗是以抒写女子的悲怨愁情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包括两大类:一是专写帝王宫中失宠宫妃孤寂生活和悲怨心情的宫怨诗。二是写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别离苦情的闺怨诗。【闺怨诗的特点】1、题目特点闺怨诗的题目中多有“怨”、“宫”、“闺”、“思”等字眼;如《春宫怨》《玉阶怨》《秋闺思》《宫词》等。2、思想感情闺怨诗传达的思想情感,一般有四种:一是专写宫中失宠宫妃孤寂悲怨之情;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如唐代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几个玄宗天宝年间进宫的老宫人,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她们被禁锢在古行宫中,红颜憔悴,成日价闲坐无聊,只有谈论以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二是描写远戍边疆、永不复返的征人妻子的思念、想望、幽怨悲苦之情,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或怨战、厌战的情绪。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三是写民间思妇或弃妇的别离苦情,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写了思妇楼头不见舟归的惆怅之情。四是的借少女怀春、美人迟暮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之日“托志帷房”。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如李璟的《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借思妇念远以寄意,表达人生道路上的一段追求、盼望、幻灭的曲折经历,词中流荡着的那份迟暮之感,虚幻之情,正是李璟对政治、对人生感到空虚、幻灭的写照。3、常见的手法1、借梦抒情如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这首诗歌从表层意义来看,就是描述了春天桑叶泛青,一个女人去城外采桑叶,提着篮子心神恍惚,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这是怎么啦,只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诗人以此表现了思妇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深厚与执着。2、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就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相互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强烈感染。其审美效果就是物我合一,形象而含蓄。3、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法,是指由于客观景物和它的变化发展,触动了作者的情思,引起联想,继而感叹抒情的写作方法。其特点是情随景生,辞以情发,情景相间,以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这类诗歌缺少不了的是隐含在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外在景物,并通过相关联想与相似联想的表现手法,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出来。如,唐代闺怨诗里,最值得一提的的还是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歌通过一个已婚的年轻女人,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雍容华丽,然后步态轻盈地走上了翠楼。这个时候,她站在楼头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远处田陌上,就是田野的路径上的杨柳的青青的颜色,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一种浓烈的情绪忽然泛上了心头,她想,如果这个时候我的丈夫陪伴在我的身边,我们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春天的景色,该是多么的幸福!然而,丈夫却早早地去了外地,不在身边,一种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4、借物抒情在闺怨诗词中,“物”是抒情主人公常用的抒情载体,主要有“月”、“水”、“云”等意象。比如,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诗人就写了抒情主人公对远行之人的怨恨。上片说,我恨你(远行人)不像江楼上的月亮,一天到晚跟着我转。下片又说,我恨你又像江楼上的月亮,刚刚团圆,又亏缺。诗人借月亮一个月只有十五是圆的,来表现爱人之间团聚少,分离多。可以说,形象生动,意蕴深刻,情感丰富。【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补充:一、古诗中的曲象:1、音乐曲调。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2、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之二)3、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结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变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鱼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5、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6、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主。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7、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行》)二、古典诗歌中常见意境:1、离别意境:离别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写离别很少用轻松、高昂的笔调,大都写得很沉重,在伤情之中引发一种生命短促、前路茫茫的无可奈何之叹。营造离别意境的主要意象有:筵宴、长汀、寒蝉、秋雨、蓝舟、白帆、去鸟、杨柳、残月等。离别意境的感情基调是缠绵、伤感、凄凉。2、离乱意境:中国几千年的古代社会,经历了无数的战乱与分裂。每一次战乱,都给百姓带来了无限的痛苦。诗人们会以一颗忧伤的诗心,去表现人们的苦难、家国的伤痛以及个人的艰辛,感情深沉,思想深刻。离乱意境的主要意象有:清秋、夕阳、大江、悲风、鼓角、天涯、飞雁、暮雨等。离乱的意境的感情基调是悲壮深沉,孤独寂寥、清冷忧戚、伤感惆怅。3、隐逸意境:古代文人或迫于政治的黑暗,官场的污浊,或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或清高自守,超然物外,最终选择了归隐。他们在诗词中创造了一种清幽明澈、物我交融的隐逸意境,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隐逸意境的主要意象有:草屋、空山、明月、田园、飞鸟等。隐逸意境的感情基调是:从容旷达、淡泊宁静、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等。4、思乡意境:游子思乡是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举凡一切他乡风物、异域情调都可称为思乡的引线。思乡意境的主要意象有:杨柳、归雁、宿鸟、晚风、明月、落叶、寒山、青山、流水等。思乡意境的感情基调是:哀愁、悲苦、无奈、温馨等。常见描写意境的词语有: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空寂、幽静、幽美、宁谧、朦胧、高亢、繁华、淳朴、暗淡、萧条、荒凉、冷寂等。归纳闺怨宫怨诗表现的思想感情【高考试题】(2004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①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②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③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实战演练】⒈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苏扬州中学2012高三模拟考试)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居处。⑴诗中第一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么作用?(4分)⑵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4分)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苏州市第三中学2011第一学期测试卷)点绛唇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4分)(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箇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请从“情、词(炼字、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4分)⒊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盐城市2012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注]建章:宫殿名。⑴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⑵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闺思张仲素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望夫词施肩吾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通州区2011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蝶恋花·春暮李冠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⑴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⑵“一寸相思千万绪”一句有什么表达特色?请略加分析。(2分)⑶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⒍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2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十)寄夫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1)全诗四句的写法有一个共同之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请具体分析诗的第二句。(4分)(2)这首诗是如何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表现主题的?请具体分析。(4分)⒎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春闺思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4分)⒏(蚌埠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河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1)“秋逼暗虫通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