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平新乔一、导言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保护,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A.Young(2000年)认为,1978年至1997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只不过是将一个中央集权的经济转化为多个地方政府统治的经济,由于地方政府会对利润边际高的产业施加行政的与经济上的保护措施,这会导致各地区产业趋同,生产能力过剩,比较优势丧失,从而产生新的扭曲。B.Naughton(1999年)则认为,在过去20年的经济改革过程中,中国经济总的说是在走向市场一体化,地方财政分权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之间的竞争是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的。白重恩(Bai)等(2003年)运用Hoover区域化系数,估算了中国在1985年至1999年地区专业化分工演进的趋势,用事实支持了Naughton关于中国正在走向统一市场的结论。同时,白重恩等的论文也指出,作为度量地方政府保护的一个间接量纲,国有经济在地方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反映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的保护程度。并且,他们的论文也提供了国有经济比重与地区专业化程度负相关的证据。一般来说,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总是会保护本国经济或本地经济的。只是在中国的体制背景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其对本地经济的保护,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实施的:一是在产权上通过国有资本对经济实行控制,这种控制从根本上保护了地方政府的税基与其它岁入的来源,也可使地方经济在相当程度上避开外来企业与贸易竞争对手的压力。二是在市场机制上限制自由进入与退出,通过行政的与非行政的手段,对外来物资流动、劳动力流动与资本流动设置壁垒。不过,在中国,政府在产权交易上设置的壁垒,较之在市场机制上设置的壁垒,是更为根本的。这是因为,第一,政府通过国有资产对经济实行控制,可以直接实现国家行政垄断,而由国家行政垄断形式实现的保护,在后果上会更甚于一般贸易上的保护政策;第二,政府借助于在产权上的垄断或控制权,会在交易过程中限制进入,从而在市场结构上阻碍有效的统一市场的形成。本项研究所侧重的就是政府以国有资产控制方式所体现的产业保护。我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政府在产业上对国有经济实施保护的动机是什么?无论是A.Young的论文还是Bai等人的实证研究,都指出政府保护的动机是为了获1取那些利润-税收边际高的产业所带来的丰厚利税,但Young只是提供了大量的媒体(中国传媒)上的报道,而并没有给出系统的计量检验来证实政府保护确实存在于高利润-税收边际的产业。Bai等人的研究给出了高利润-税收的度量,但他们的研究是直接将高利润-税收边际作为“专门化程度”(Hoover区域化系数)的一个决定变量。尽管高利润-税收边际在他们的实证结果中与“专门化程度”呈现出负的相关关系(这间接显示出地方政府在高利润-税收边际的产业加强了保护),但“高利润-税收边际”是否加强了地方政府对这些产业的保护?这仍需要给出直接的检验。本文在这方面提供了新的证据。二是政府保护的效应分析。政府保护的效应不外乎是:是否保护了在位者?是否排斥了有效率的进入者?即政府保护效应大体可分为效率效应与市场结构效应。政府保护是否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比如降低了资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或别的效率指标?政府保护是否限制了市场进入?本文在这些方面,也作了若干尝试,提供了关于政府保护效应的新的证据。这些证据会显示,政府保护,对在位企业来说,总的讲是有利的;但政府保护的确加强了垄断势力,阻止了新的进入者。在下面的行文里,第二节会给出备检验的理论假说与变量指标说明;第三节给出全行业一般的计量实证结果,并分析产业比较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应。我们会发现,在中国,政府对产业的保护的动机与效应,在不同的产业之间存在者一些有意思的差别,重视这些差异,可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政府国有资本在若干产业里退出或转移的趋势。最后,在第四节,我们会总结全文,并指出以后的研究方向。二、理论假说、数据与变量选择2.1理论假说按A.Young(2000年)与Bai等人(2003年)的讨论,政府保护,尤其是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的保护,是侧重在高利润-税收边际的产业。而根据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一个产业,如果其劳动的边际产值(LMPV)比较高,或资本的边2际产值(KMPV)比较高,如果生产过程与要素流动是自由的,则这种产业比较优势就会逐渐减弱。但是,若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产权上实施国有资本垄断,则这些产业内的生产要素高边际产值便会转化为国有资本的利得。从而,我们有以下假说:假说1:若一个产业内的劳动的边际产值(LMPV)越是高,或资本的边际产值(KMPV)越是高,则政府便越有动力对这个产业通过国有资本控制来实施垄断。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以国有资本垄断方式所实行的保护,一定会限制要素的自由流动,并且,首当其冲的,是对外资(包括台资与港澳资本)的流入实现限制,因此,我们有假说2。假说2:政府通过国有资产垄断控制(无论是以资本控制方式,还是以劳动利控制或销售量控制的方式出现)程度越是高,则外资与私人资本的进入程度必定越低。由于政府限制私人资本(尤其是外资)流入、政府控制劳动力就业、政府控制商品交易,最终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我们有假说3。假说3:政府以国有资本控制方式对资本、劳动就业与商品货物交易的垄断程度越是高,则资源配置的平均效率便越低。当然,政府保护政策应该有受惠者,这便是受保护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因此,我们有假说4。假说4:地方政府对商品交易的控制越强,则在位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便越有利。2.2数据我们运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的普查数据(普查时点为20013年12月31日)来分析政府通过资本控制方式所实施的产业保护的动机与效果。这次普查包括了302.27万个法人单位,覆盖了中国全部427个子产业(它们分属于14个大产业)。如表一所示,截止2001年底,按产业划分,国家资本在法人实收资本中的比率是差异很大的。在垄断性强的产业,国家资本仍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中,在地质勘查与水利管理业,国家资本/实收资本的比率达78%之上,其次为金融保险业,这一比率达74.85%,以下依次为交通运输、仑储与电信业(达70.9%)、采掘业(70.58%)、卫生、体育与社会福利业(达64.45%)、教育、文化及广电业(59.93%)、电力、煤气及水业(达57.08%)。显而易见,在这些非竞争性的产业或自然垄断产业里,国家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率仍在60%至70%左右。表一:分行业的资本构成人均销售收入(千元)人均资本(千元)国家资本/实收资本%集体资本/实收资本%公有资本/实收资本%农、林、牧、渔业31.0003433231.0580226237.075039716.9601945254.03523422采掘业71.7939283850.867514170.588717176.97202019977.56073737制造业127.034143254.5053410928.285809110.380494838.6663039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79.3902559200.9432857.084528173.52058060960.60510878建筑业72.9986668830.6376450536.7398421818.4489854355.18882761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84.02387228116.47086378.214986111.36173859679.5767247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158.9833788183.005844970.909269622.31842180973.22769143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311.215982371.1696644532.9261774313.2089512346.13512866金融、保险业411.0084925388.689903274.854730355.0500757779.90480612房地产业263.7474143375.925052821.875540077.75045044429.62599052社会服务业83.95265405125.26901431.323763128.06590463739.38966776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65.15374572118.095909565.453321875.52939631570.98271819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128.7813466108.472782859.928873226.57722673566.50609996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05.3004425151.321501140.853597684.69390832545.54750601平均数146.553982.7545844.29038.772153.06234我们将各个产业中的全部资本分为三个子类:(a)国家直接控股企业的资本;(b)国家间接控股企业的资本;(c)其它企业的资本。表二给出了分地区的cbaa、cbab与cbaba三个比率的现状描述。我们发现,在所有产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家直接控股企业的资本占到52.8%,国家间接控投的企业的资本只占3.46%,两者相加,国家控股企业的资本占全部产业资本的平均比率达56.27%。表二:分行业的国有控股概况国有绝对控股资本国有相对控股资本国有控股资本对实收资本比率%对实收资本比率%对实收资本比率%农、林、牧、渔业38.522687283.15642943341.67911671采掘业78.63220332.33641634380.96861964制造业36.351241764.52285482140.8740965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7.962527863.77621159681.73873945建筑业44.216147592.37771655246.59386414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91.502894140.25137494291.75426908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81.597570192.06359237883.66116257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39.334832223.06413789242.39897011金融、保险业82.712891473.18014592685.89303739房地产业26.631642264.27644424130.9080865社会服务业36.432723263.63285467840.06557794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68.212546471.84297811570.05552458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67.840474262.76888060570.60935487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49.058335564.12261696753.18095252平均数52.80773.460956.26865分部门来看,在地质、水利业中,国有控股企业的资本占该行业总资本的比率高达91.75%,依次为金融保险业(达85.89%)、电力与公用事业(达81.74%)。即使是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与社会服务业这一类竞争性行业中,国家通过控股方式,使控股企业的资本占本行业总资本的比率也都超过了40%。政府通过对国有资本实行产权控制,既是保护的实现方式,又是实行地方保护政策的物质基础,因为国有经济是地方政府最容易掌握的经济命脉。即使近年来在“抓大放小”的方针下出卖或改制了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但我们仍看到,全部行业中一半以上的资产仍掌握在各级政府手里,而国有垄断经济的必然趋势之一,便是实行保护,限制竞争。由于这个普查数据还提供了各个产业中全部法人单位的劳动力、产值、销售额、利用外资等信息,这样,我们便可通过估算生产函数的有关参数值而获得关于生产要素(L,K)的边际产值、规模报酬、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率、外资与私人资本进入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进一步估算政府保护的物质利益动机与保护政策的效应。2.3变量选择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MPL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