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动机与学习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天天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他们热爱学习吗?本章主要问题1、什么是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外部动机对学习产生的作用有何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3、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有何启发?4、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有何启发?5、影响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与兴趣、需要、个人价值观、志向水平、外部鼓励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联。(一)动机与兴趣兴趣是指趋向某一对象活动的内在倾向,是动机的一种。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二)动机与需要、诱因1.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需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2、动机的产生还依赖于诱因的存在。诱因是诱发行为的刺激或情境,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3、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的行为取决于需要和诱因的相互作用,只有需要和诱因相结合才能产生动机。俗话说:“你可以把马儿赶到河边,但你不能逼它们饮水。”(三)动机与期待、抱负水平期待是个体对某件事是否发生的主观预期。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期待、抱负水平与后来的实际结果未必相符,两者的差距影响个体以后的动机。二、学习动机的分类(一)学习动机通常被分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1、外部动机也叫外在动机或外源性动机,指由外部压力或外部吸引力等外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2、内部动机也叫内在动机或内源性动机,指由个体内在的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一般而言,内部动机较外部动机具有较大的动力,其作用维持的时间也较长。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对外部动机的否定。但是外部动机如果不能转化为内在动机,那么它的作用会随着外因消失而消退。德西(Deci1971)的实验介绍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被试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目的在考察被试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即强加的外在奖励会对个体随后的兴趣产生削弱作用。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的削弱)原因之一在于人们总是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在外在动机推动下的行为也将趋于终止。不论学生出于什么外部原因而学习,最终都应转化为对学习本身的热爱。(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是成就动机,而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构成: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了解和理解知识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如父母、教师等)和同伴们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需要。三、学习动机的作用(一)动机在学习中的一般作用1、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学习目标。2、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3、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4、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5、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总之,学习动机对于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推动、导向、维持和激励的作用。(二)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深入思考1、学习动机对学习所起的作用是怎样发生的?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并不直接卷入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也不是通过同化的机制来影响学习。它主要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有了动机不一定会产生学习,没有动机也能产生学习。学习动机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影响学习的唯一条件。2、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奥苏贝尔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辨证的,动机可促进学习,而学习反过来又可增强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本身就是下一步学习的动机。加涅还指出:“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地对他实施教学,尽管缺乏动机,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学习;从学习的初步满足中他将充满希望地形成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1908)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示意图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在完成难易适中的任务时,中等水平的动机强度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对我们有何启发?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他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需要满足之后,会出现另一个需要,人的一生就是需要的不断满足与不断出现的过程。前四种需要为缺失性需要,是生存必需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后三种需要为成长性需要,它使我们更好地生活。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满足的追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相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性需要缺失性需要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积极意义注重人的需要,比较客观、准确的揭示了需要产生的规律。对学校教育、组织管理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缺陷将人的社会性需要看成是与生俱来的潜能,降低了生活环境在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但没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二、归因理论归因是个体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推测过程。归因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威纳认为学生把自己课业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他人帮助、情绪等,而所有这些因素可以归入三大维度:1、部位(即个人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2、稳定性(这些因素是否可变);3、可控性(行为者能否控制这些因素)。归因类别成败归因纬度稳定性部位控制性稳定不稳定内部外部可控不可控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认为,学生对其成败原因的看法,每一维度都对动机都有重要,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如在内外维度上,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个体会感到自豪、愉快、自信,从而提高今后的动机;而将成功归因于运气等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则产生羞愧,归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对威纳的归因理论简评积极意义:明确地阐明了认知对动机的重要作用,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对教会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正确认识失败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不足:1、人们对成败的归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样的,而且对不同性质的成败行为的归因也不同。2、按照哪些维度对归因进行分类是值得探讨的。关于可控性原因如内部原因是否可控、稳定性原因是否就不可控等问题也是有争议的。因为可控性具有相对意义,如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是可以提高的。案例分析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参考答案(1)不正确。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3)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第三节学习动机激发的内部条件一、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求知欲(一)学习需要是如何产生的1、学习需要产生于好奇心,好奇心源于问题情境。2、学习需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3、学习需要取决于学生对以往学习成败的体验。4、学习需要还与学习目标有关。(二)如何激发学习需要和求知欲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2.丰富材料的呈现方法通过采用图画、幻灯、录像、报告会、实验演示、野外考察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3.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教师可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二、保持适当的焦虑水平(一)焦虑对学习的影响1、焦虑是一种一般性的不安、担忧和紧张感,其原因在于害怕失败,担心不能完成任务以致随之而来的自尊的丧失。2、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与焦虑的水平有关。焦虑过低达不到应有的唤醒水平,焦虑过度从三方面威胁学习动机:一是导致注意分散,影响对学习信息的掌握;二是影响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三是妨碍考试策略的运用。适当的焦虑能使学生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产生完成任务的心向,最能激发学习动机。(二)防止学习过度焦虑第一,应给予清晰的教学,即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是明晰而具体的。第二,作业、测验、考试的时间、内容安排要适当。第三,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考试态度,掌握若干考试策略。三、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1、避免不利于提高动机水平的归因,即不要把成功归于运气\或把失败归于缺乏能力。2、提倡利于提高动机水平的归因,即把成功归于能力,把失败归于缺乏努力。两种典型的不利于提高动机水平的归因成功运气很少增强成功期望动机水平不高一般的情绪(冷漠)消极情绪(无能、压抑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