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环境保护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环境保护(选修Ⅵ)-2-章次考试内容及要求命题分析名师解读环境与环境问题1.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说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资源的保护措施:〔2015·10浙江选考,29(3)〕;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2016·4浙江选考,28(4)〕〔2016·10浙江选考,28(3)〕常以简答题形式出现:给出区域图,分析某种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相对应的措施。环境问题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描述是潜在的考点-3-章次考试内容及要求命题分析名师解读自然资源保护1.列举主要的资源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3.理解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4.分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5.评价人类保护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4-章次考试内容及要求命题分析名师解读生态环境保护1.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阐述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3.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4.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1.说明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原因、过程和危害2.说出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5--6-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一、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7-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2.当前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具体内容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生态破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能源短缺全球环境变化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等-8-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3.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从物质与意识两个层面去理解,从物质层面看:一方面,人类的生产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另一方面,通过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新陈代谢物排放到环境中,同时,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又反作用于人类,从而使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强化。从意识层面看,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随着人类活动与经济的发展,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深化,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在变化(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善待自然);人类处理与环境关系的行为也不断改进(听天由命→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事后的环境保护补救措施→谋求可持续发展)。“尊重与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等环境伦理观已成为人类的共识。-9-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二、自然资源保护1.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10-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问题。①开采问题:破坏地表、占用土地、煤矸石自燃、水土污染等。②运输与存放问题:污染空气、水与土壤;占用土地、破坏景观,造成污染等。(2)利用问题:污染空气,导致酸雨形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等。(3)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节约综合利用。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资源短缺,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造成资源短缺的问题。(2)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促使其不断更新。-11-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三、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人为两大方面;结合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分布,分析其自然背景,针对不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其人为原因,并归纳出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具体如下(以我国为例):-12-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危害主要防治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东南森林火灾等过度砍伐、毁林开荒、强取薪柴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物减少甚至灭绝,还造成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加剧封山育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场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过度放牧、过度垦殖、重用轻养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降低草场的生产力,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甚至造成荒漠化退耕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13-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危害主要防治措施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滨沉积物自然充填湖沼环境污染、围湖(海)造陆、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丧失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的作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14-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危害主要防治措施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南方低山丘陵①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②地形(坡度);③土质;④植被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地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下游河、湖、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地膜覆盖;生物措施:封山育林、封坡育草-15-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危害主要防治措施土地荒漠化西北、华北地区,尤其是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①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大;②植被稀少;③土质疏松过度放牧、滥伐森林、过度垦殖、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当等土地荒漠化不仅对本地区造成危害,而且还可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区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退耕还林还草、加大防护林建设、实施封沙育草工程-16-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危害主要防治措施生物多样性减少林区、草原、近海区域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大面积森林砍伐、火烧和农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破坏生物栖息地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给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牧期、休渔期制度-17-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四、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其类型与危害如下表所示:-18-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四一划分标准污染类型危害环境要素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环境污染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破坏建筑物,严重时甚至会改变地球气候环境。环境污染还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敌,它不仅能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而且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引起人体遗传基因的变化。长期接触环境中的致癌物,还易患恶性肿瘤等疾病污染物的性质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污染物的形态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光污染污染物来源生产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污染的分布范围大小全球性污染、区域污染、局部性污染-19-知识梳理对点演练231一、自然资源的保护1.(2016·山东济南二模)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相接,东部与四川省相邻,北部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相接。读三江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知识梳理对点演练231(1)分析我国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2)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我国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可从该地的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来说明。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起到保护多条大江大河水源地,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第(2)题,从保护植被的角度回答。答案解析关闭(1)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2)退耕还草(林);休牧轮草;禁猎、禁采砂金;实施天然林(草)保护工程。-21-知识梳理对点演练231二、生态环境破坏2.(2016·山西太原质检)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读湘江流域图,完成下题。分析湘江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由图可知,湘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植被破坏、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局部地区地面塌陷等。湘江流域中上游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最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会产生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解决措施针对问题分析即可。答案解析关闭主要环境问题: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产生酸雨危害,局部地面塌陷,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解决措施: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治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污水达标排放;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合理开矿;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治建设与环境管理等。-22-知识梳理对点演练231三、环境污染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23-知识梳理对点演练231(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据图示,饮用水源地由苏州河→黄浦江→长江,河流的水量越来越大,说明城市供水量在增加;供水地由流经市区的河流变为长江,说明原水源地受到污染。第(2)题,侧重从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分析。答案解析关闭(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24-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三自然资源保护1.自然资源的保护图示-25-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三2.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1)非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非可再生资源,在其开采、运输、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措施见下表:过程环境问题成因开采地表土层和植被的破坏以及大量占用土地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土地,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堆积场地运输污染大气、水运输过程中发生自燃或扬尘,或受到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水系,原油的泄漏及油船外排的洗舱水污染海洋加工废水、废气、废渣在加工中会产生灰尘、氮氧化物等,热电厂排出的废水、废渣-26-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三过程环境问题成因利用热污染、空气污染造成全球变暖、酸雨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2)非可再生资源短缺问题及措施——以石油资源为例。理解石油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应从世界需求和资源属性两个方面分析,其应对措施应从开源、节流等方面进行考虑。①石油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27-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三②石油资源危机的表现及影响。③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28-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三(3)非可再生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以煤炭为例。环境问题成因环境保护措施地面沉陷问题地下开采导致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土地破坏露天开采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剥离后土体或岩石堆放占用大量土地保护好地表土层,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种植污染空气、水、土壤,占用土地煤炭堆放、废渣自燃、矿山排水等加强管理,采取应对措施(4)非可再生资源利用问题及措施——以煤炭为例。①环境问题:释放CO2和SO2,产生热污染等。②解决措施:优化用煤结构,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29-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三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①短缺原因:自然原因A水资源总量丰富,可利用有限;B水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