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9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暮江吟[唐]白居易第1课时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合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作者简介书写指导“暮”字上下宜紧凑,“艹”的横要平直。“吟”字“口”小偏上,“今”撇捺伸展。听朗读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mùsè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古诗诵读读诗,并划分节奏。朗读指导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详细描写夕阳下江面的颜色,体现出诗人观察之细致,心情之闲适,读的时候要放慢速度,把这种闲适的心情表现出来。后两句是特写,写出了九月初三夜露和月的样子,表达出诗人的喜爱之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之情体现出来。品味诗歌这首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我们从这个题目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呢?暮:日暮,黄昏时分。点明了时间。江:点明了地点。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暮江吟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各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在诗句中画出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道残阳铺水中读这句诗,看看诗中的哪个字用得好?“铺”字可否换成“照、射”等字?为什么?“铺”是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夕阳贴着水面斜射的场景,非常平缓柔和,给人以亲切、闲适之感。而其他词语很难表现出这样的意境。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话写出了夕阳下江水的颜色,奇幻、美妙,令人称奇。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爱可怜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哪些景物让诗人觉得可爱呢?露似真珠月似弓露露珠怎样的露珠、月亮让诗人觉得可爱呢?露珠——真珠月——弓月月亮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点明了露珠和月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在诗人眼里,残阳、江水、露珠、明月是那样美。这些景物无不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传神的笔墨,把这些常见的景物描写得生动、优美、迷人,其中还蕴含着诗人轻松、闲适的心情,真不愧是千古名作!唐诗小故事《暮江吟》点击画面播放拓展延伸1.品读这首诗,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拿起笔,把想象到的画面描绘出来。2.在学过的诗中,你最喜欢哪首诗描写的景色?把诗背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下吧。板书设计暮江落日色彩明丽露伴新月和谐宁静喜爱赞美暮江吟第2课时题西林壁[宋]苏轼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谁来说一说?题西林壁题目点明了诗人题诗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方。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壁墙壁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有《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等传世。初读古诗自学字词,把诗读通、读顺。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shìyuán书写指导“题”平捺长伸,托住上部“页”。“侧”左窄右宽,“贝”的点不宜过长。“峰”左窄短,右宽长。“庐”两撇基本平行,上下两点对应。“缘”左窄右宽,右部撇由上到下渐长。古诗诵读划分朗读节奏,读出诗的节奏感与韵律感。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深入感悟横看成岭侧成峰1.哪两个字体现出了观察角度的不同?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别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横——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说诗人又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远、近的角度远看近看学完前两句诗,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为什么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一问题。之所以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此山中。拓展延伸“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置身山外,站在更高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观察,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那么,做人方面,我们又获得了哪些启发呢?我们看人要全面,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或优点,要从不同角度去看,既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又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一样。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例子?题西林壁写景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不同不识——真面目只缘——此山中赞美庐山奇景蕴藏深刻哲理明理变幻莫测寄意深远板书设计第3课时梅花和雪花都在寒冬绽放,它们互相映衬,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是今天,它们却起了争执。它们在争执什么呢?雪梅[宋]卢钺作者简介卢钺(yuè):南宋诗人,自号梅坡。代表作有《雪梅》两首。初读古诗借助拼音,自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多音字和会写字的写法。降xiánɡjiànɡ(投降)(降落)逊:半包围结构,可组词“逊色”。书写指导输:左窄右宽,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布局紧凑,撇、捺舒展。朗读这首诗,并划分出节奏。古诗诵读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xùn品味诗歌根据注释,试着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在理解诗句的意思的时候,首先要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除了注释的重点词语,我们还要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向别人请教等方式理解意思。梅雪争春未肯降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骚人阁笔费评章这让诗人难以评议梅和雪的高下,只好放下笔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感悟道理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梅花和雪花各有怎样的优缺点?梅花和雪花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这从后面两句诗可以看出来:梅花香,却没有雪的洁白;雪花洁白,却没有梅花的香气。从中我们能悟出什么道理?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拓展延伸搜集其他有关梅或雪的古诗。板书设计梅雪争春对比梅——逊雪三分白雪——输梅一段香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雪梅9古诗三首9.古诗三首9古诗三首导入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是谁写的吗?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暮江吟》第一课时9古诗三首资料宝袋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文字通俗易懂,流传较广。著有《白氏长庆集》等。9古诗三首学习字词瑟暮mùsè我会读9古诗三首吟暮mùyín我会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没有一点。9古诗三首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理解古诗9古诗三首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残阳:铺:瑟瑟: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9古诗三首可怜九月初三夜,露是珍珠月似弓。可怜:可爱。似:好像。真珠:即珍珠。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比喻9古诗三首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9古诗三首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作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9古诗三首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课文导入9古诗三首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9古诗三首学习字词我会读缘yuán降xiáng骚sāo逊xùn输shū“降”和“逊”是翘舌音。9古诗三首我会写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缘”书写时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费”书写时上边的弓字要宽扁、最下边一横要长输9古诗三首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作者简介9古诗三首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变幻莫测学习古诗9古诗三首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千姿百态9古诗三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9古诗三首《雪梅》9古诗三首“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9古诗三首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xùn)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9古诗三首卢钺,字威节,一作威仲,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调建昌军学教授。景定五年(1264)除秘书郎。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迁著作郎。五年,棹给事中。出知隆兴府,官终户部尚书。9古诗三首《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xuán)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qiào)。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màn)时,她在丛中笑。9古诗三首作业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的意思。

1 / 8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