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的题目引起我们无限美丽的遐想:桂花开放,黄花如粟;桂花摇落,阵阵如雨。美丽而又芳香的桂花,象征着美好、吉祥,也勾起千万游子故乡童年的回忆,寄托着他们淡淡的乡愁。让我们走进这桂香弥漫的课文,去品味那如桂花一样浓郁的乡愁。课文导入3桂花雨学习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8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7个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4.学习作者寄情于事的写法。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当代台湾女作家。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代表作有《烟愁》《春酒》《细雨灯花落》《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予他年说梦痕》等。字词学习兰花箩筐婆婆蛋糕油饼浸泡尤其缠绕杭州lánluópógāobǐngjìnyóuchánháng盛shèngchéng盛开盛饭应yìng应急yīng应该妈妈买的这个盛(chéng)菜的盘子像一朵盛(shèng)开的白莲。我们应(yīnɡ)该抓紧采取应(yìnɡ)急措施,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兰(兰花)拦(阻拦)箩(箩筐)萝(绿萝)饼(饼干)拼(拼图)浸(浸泡)侵(入侵)尤(尤其)龙(龙船)缠(缠绕)缠(缠绕)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造句:他很欣赏这个建筑的独特风格。【欣赏】【姿态】姿势,样儿。文中说桂花树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是说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如梅树姿势优雅好看。【迷人】使人陶醉;使人迷恋。【适宜】泡,使渗透。文中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这香气里似的。表示更进一步。造句:我喜欢花,尤其喜欢桂花。【尤其】盛开——喜欢——仔细——完整——新鲜——提前——凋谢讨厌粗心残缺陈腐延后姿态——仔细——寻找——担心——尤其——赶紧——姿势认真担忧特别赶快寻觅那些(姿态姿势)万千的古木吸引了无数游客,引得他们摆了各种(姿态姿势)拍照留念。√√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整体感知第二部分(5-6)第三部分(7-8)第一部分(1-4)写“我”小时候喜欢桂花以及摇桂花的原因。写“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写“我”对童年“摇花乐”的怀念。再仔细读课文,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本文童年的快乐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课文解读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1.“浸”字好在哪里?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开花时的香气之浓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2.赏析一下这段话蕴含的情感。“抱”“摇”这两个动词写出了“我”的快乐。这几句话极富情趣地把摇落的桂花说成桂花雨,生动有趣、形象贴切,体现了“我”摇桂花时的无限欢喜之情。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桂花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全年”“整个村子”“浸”分别从时间、空间、程度等方面描写了桂花的香气之浓郁。3.桂花究竟有多香呢?4.“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①桂花的香气迷人;②摇花带给“我”很多乐趣;③桂花寄托了“我”和母亲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提示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文章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主题归纳文章结构①爱桂花香气迷人桂花盛开,香飘四方③离开家乡思桂花思乡情浓比不上家乡的桂花②回忆故乡摇桂花桂花摇落,纷纷如雨想起故乡“摇花乐”、桂花雨桂花雨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写法总结写作方法:寄情于事这篇课文没有一处明着写思乡之情,可是作者的思乡之情却萦绕在我们的心头,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为什么?这是因为,作者在回忆童年趣事的时候注入了浓浓的情感,使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这种写法叫作寄情于事,即把要表达的情感寄托在所叙述的事件之中。要实现寄情于事,一要注重探求事件的意义,二要着力挖掘事件中人物的思想。如果要表现沉默的父爱,你会把情感寄托在哪些事件之中呢?示例:①走路摔倒,父亲不扶②获奖时反应冷漠③告别时,没有拥抱与寒暄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教材习题朗读时要读出“我”对“摇花乐”和桂花雨的喜爱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小时候:爱桂花,送桂花,摇桂花,收桂花。念中学时: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在用情感体味它们。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包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拓展空间表达思乡的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张籍《秋思》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