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辞的概念、种类〖修辞的概念〗一、修辞的含义二、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1.修辞同语音的关系修辞通过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语言规律来提高表达效果,自然要注重研究谐音、叠音、拟音、双声、叠韵、平仄、押韵、字调、语调、重音、轻音、停顿、音节、节奏和儿化韵等。不少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如:双关、对偶、拈连、歇后、摹声、同字、谐音、讳饰、借代、飞白等。2.修辞同词汇的关系修辞是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去研究词语运用的,这就势必要从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词语加以调遣、安排,也必然用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建筑材料,如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同素词、褒义词、贬义词、外来词、古语词、行业语以及熟语等。几乎所有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关,如语意双关、反语、仿词、婉曲、对偶、对比、借代、通感、夸张、顶真、回环、拈连、反复、比喻、移就、歇后等。3.修辞同语法的关系讲究修辞要以合乎语法为基础。〖修辞的种类〗1.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相对,又叫“普通修辞”“规范修辞”。它以内容上明确、通顺、周密为标准,要求表达得明白、正确,不出现用词造句或逻辑上的错误。应用于各种语体,特别是在科学、公文、法令、应用语体中更应重视,这是积极修辞的基础。2.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相对,又叫“高级修辞”“艺术修辞”。它以内容上鲜明、生动、形象、深刻为标准,要求不仅表达得明白、正确,而且说得动听,写得出神,能引起美感,呈现出具体形象,具有感染力。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1)属于语言要素的选择。如:语音、词汇、句式的选择等。(2)属于修辞方式的选择和创造。通常所说的“修辞格”都是积极修辞。2.修辞格(1)一、课标版考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1.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为: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这里是花的海洋。(“花”修饰“海洋”)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③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pí)。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3)比喻的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2.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做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②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3)比拟的作用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3.借代(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2)借代的种类①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②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孔繁森。④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⑦质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代镜子,古代用铜镜)(3)借代的作用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4.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2)夸张的种类①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3)夸张的作用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增强联想,创造气氛。5.对偶(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类、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修辞方式。(2)对偶的种类①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②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对偶的作用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在一起,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2)排比的种类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培根)(3)排比的作用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7.反复(1)概念反复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方式。(2)反复的种类①接连反复。例如:沉默呵,沉默呵!(《记念刘和珍君》)②间隔反复。例如: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3)反复的作用①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②抒情写景,感染力强;③承上启下,划段分层。8.设问设问是故意从正面提出问题,随即自己作出回答,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9.反问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式。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①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②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3.修辞格(2)二、其他修辞手法1.双关(1)概念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2)双关的种类①谐音双关。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苟)②语意双关。例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2.反语(1)概念反语就是以说反话(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2)反语的种类①讽刺性反语。例如: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②非讽刺性反语。例如: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自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3)双关与反语的不同点双关和反语虽然都有表、里两层意思,其表面的一层意思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内里的一层意思是上下文所赋予的。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反语的表、里两层意思是相反的,而双关的两层意思是相关的。3.引用援引现成的语言材料(名言、格言、民谣、谚语等)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叫做引用。引用包括以下两种:(1)直接引用。例如: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2)间接引用。例如:恩格斯在谈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曾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4.对比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5.映衬(衬托)映衬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式。映衬,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关系,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1)正衬。即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例如: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里用荒凉萧条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2)反衬。即陪衬事物对照主要事物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例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用“……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反衬“我”的急切心情)衬托与对比的不同点:①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②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6.顶真(顶针、联珠)顶真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为下一句开头的词语的修辞方式。例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顶真具有续接的特点,这种语言形式适于表现客观事物间的递相依存的关系。只有事物确实具有这种关系时方可使用,否则就会变成文字游戏。7.移用(移就)移用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本是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词语活用的方法,通常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到物上。例如: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再和谐不过的。(用形容音乐的“和谐”来形容“建筑”)移用与拟人的不同点:移用体现的是相关事物的修饰语的变化,而拟人则是侧重于把事物“人化”,二者不可混淆。8.通感(移觉)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可分为形容的通感(如例①)和比喻的通感(如例②、例③)。例如:①红杏枝头春意闹。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③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也不仅仅是感觉器官的沟通,有时也可能用某种感官去感受不属于某种感官范畴而本身比较抽象的事物。例如:①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②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移用与通感的不同点:移用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而通感则侧重于感觉的相移。9.婉曲(委婉)婉曲是要表达的意思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用委婉曲折的方式烘托或暗示给读者的修辞方式。一般可以把婉曲分为烘托与暗示两种。例如:①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漫了青白的光。②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例①不说本意,只用天气、鸟虫这些相关的事物来烘托秋天后半夜的空旷、沉寂;例②则用“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暗示“又挨打了”。10.回环(回文)回环就是用相同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的一种修辞方式,形式上表现为词语相同而语序相反。例如下面的回文联:清代誉满京城的“天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