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苏州中考语文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平江路,这一条绵(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郁(yù)的市井生活气息。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诉(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适(shì)雅致的生活。①绵(mián)延②浓郁(yù)③诉(sù)说④闲适(shì)【考点】16:根据拼音写字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注意结合语境和音节写成正确的汉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汉字的写法.【解答】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注意“绵”不要写成“棉”)【点评】注意不要和同音字与形似字混淆.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考点】14: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字形的把握,注意常见易错字的积累.【解答】错别字层怠致予改正成贷治与【点评】做本题时注意同音字误用的情况,也要注意成语的积累.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⑦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①星汉灿烂(注意“烂”的书写)②天涯若比邻③会当凌绝顶望岳(注意“凌”的书写)④老夫聊发少年狂⑤梦回吹角连营⑥思而不学则殆(注意“殆”的书写)⑦衔远山吞长江⑧出淤泥而不染(注意“淤”的书写)【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4.(5分)名著阅读。(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考点】F2:名著情节.【分析】本题要结合名著中的内容来分析.课本中“名著导读”所推荐名著的主要内容、情节等有关资料应孰记,随时搜集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在做题时,要静下心来,结合掌握的名著内容及与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就一定能得出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水浒传》内容的把握,根据原著和语段内容的理解.(2)本题考查名著《西游记》内容的把握,根据原著和语段内容的理解.答案:(1)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2)取经初期,路上闯出六个贼匪欲抢劫唐僧师徒的马匹、行李,却反被悟空打死.因受了唐僧的责骂,“受不得人气”的悟空一气之下纵身走了.后来悟空在东海龙王和观音的劝说下,回来保唐僧取经.【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词,婉转的曲,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舒徐缓行。遥想当年,一到中秋,苏州人便倾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处”。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昆曲是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京剧、川剧、越剧、晋剧、湘剧、赣剧、桂剧、闽剧、婺剧、滇剧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考点】74:压缩语段.【分析】本道题主要考察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要注意句子层次的划分,进行概括总结即可.【解答】本题为提取关键词的一种考法.解答时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层次即可.“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哀艳沧桑”,这是第一层,讲述昆曲历史悠久,底蕴丰厚.“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舒徐缓行”,这一层叙述昆曲的“载歌载舞、典雅婉转”.最后三个长句讲述昆曲的盛行、产生,讲述影响之大.据此可总结概括出昆曲的特点.答案:历史悠久;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曲词典雅,行腔婉转;影响最大.【点评】压缩语段,指的是在一定的字数限制内将一段或一个较长的句子进行筛选、提炼、压缩、概括.这类试题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表达等项能力;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如概括材料主要信息或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为材料续写一句话或一个结论,结合材料给概念下定义等.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4分)6.(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一剪梅舟过吴江①蒋捷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指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1)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2)“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3)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考点】EH:怀古咏史诗.【分析】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看似浏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的呜咽声.【解答】(1)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3)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答案:(1)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2)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3)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译文: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点评】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7.(5分)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2)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作简要分析。【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分析】参考译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入:进入;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入:收入B句意: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行:走;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行:走C句意:房屋整整齐齐.舍:房屋;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舍:舍弃D句意: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之:这(陈胜)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去,往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句子的赏析,一般按照修辞+写出的内容+表达了…的格式来作答.这句话要结合全文写的桃花源内的景象和整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来思考.答案:(1)B(2)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点评】“然”的用法:①然瓶未见满(可是)②屋舍俨然(…的样子)8.(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关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沦浪亭记》,日:“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日:昔吴越②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国于其偏。迨淮海纳土③.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注】①浮图,僧人。②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③迨,到,等到。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昔子关之记,记亭之胜也。②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参考译文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沧浪亭记》,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缘由吧.”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