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结构转变第三篇结构转变第六章二元经济发展第七章工业化与信息化第八章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第十章区域经济发展第十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二节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第十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二节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第十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经济学家米尔达尔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该理论把社会经济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社会或经济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并且具有累积性质。1957年,米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把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应用于分析一国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geographicallydualeconomy)。根据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回波效应•当一个地区开始发展时,由于利润和工资较高,高素质劳动力、资本开始向该地区流动,资源不断累积,导致该地区持续繁荣。而另一个地区则经济发展缓慢,工资和利润较低,高素质劳动力、资本要素不断外流,致使该地区更加落后。扩散效应•当发达地区发展到较高程度时,资本利润率开始下降,工资和地租上涨,导致资本和高素质劳动力开始向外转移。而欠发达地区则因工资较低,资本收益率高,而逐渐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流入,促进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米尔达尔用劳动力、资本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来解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开始增大,然后缩小过程。扩大过程被称为回波效应,缩小过程被称为扩散过程。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米尔达尔运用因果循环累积原理,运用回波效应刻画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过程,又运用扩散效应描述了地区间平衡发展过程,从而构建了一个国家区域之间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的整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不完全是一个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过程,政府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初政府为了鼓励某个地区发展,给予该地区倾斜式优惠政策,促使该地区加快发展,而其他地区发展依然缓慢,回波效应越来越大,导致地区间发展差距拉大;在发展后期,政府对不发达地区实施支持政策,如转移支付加税收优惠,使扩散效应发挥作用,导致人口和资本等要素向不发达地区流动,加速不发达地区发展。米尔达尔理论是对新古典主义均衡原理的否定。经济发展是个不平衡过程,而且具有循环累积性质,而不是新古典理论所说的像钟摆一样的均衡过程。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总结与评论二、增长极理论1955年,佩鲁在《略论增长极概念》一文中正式提出“增长极”(growthpole)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佩鲁在阐述推进型企业时,引入了“产业综合体”(industrialcomplex)的概念。产业综合体中的重心是推进型企业,该企业在规模扩大时,由于各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投入—产出关系,能带动其他企业的销售和经济增长。产业综合体在地域上集中起来,就产生了具有巨大增长能力的增长极。增长极从四个方面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产生了强有力的吸引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优点增长极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现成地、完全地将它作为制定地区发展战略的依据,必须结合其他地区不平衡发展理论来运用。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简要评论增长极理论和地理上二元经济发展理论都属于不平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强调的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增长战略,而地理上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更多地强调地区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趋势。实际上,这两种理论都是对发展初级阶段平衡发展主张的否定。按两者的主张,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必须首先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立若干个增长极或增长中心,在增长极中创建一个或多个推进型企业,以促进这些地区的飞速发展。等到这些增长极和增长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逐渐向外围地区和其他不发达地区扩散,最后达到所有地区较为平衡的发展。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三、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源于美国学者雷蒙德·弗农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品或产业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将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到衰退整个过程。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一个地区的梯级是由产业和技术的生命周期决定的。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部门是由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那么该地区经济发展实力雄厚,发展势头强劲,因此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部门是由那些处在产业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部门所组成,则该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局面,它就属于低梯度地区。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蛙跳式地向其他广大地区扩展。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衰退阶段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重要新兴部门与新产品一般都发源于地区发展梯度图上一些高峰的尖端,这往往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别是这些城市密集带中少数科技力量强、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实力强、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城市随着一个工业部门或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只要产品符合国内外生产发展或生活的需要,销路就可以迅速扩大。这时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较完备的城市就会把这些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生产接收过来经过长期生产,产品已经由成熟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生产已经完全标准化,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它们的生产由技术密集型逐步转变成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完全不可能享受垄断价格。这时,技术和产业由发达地区向第三、第四梯级地区转移,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梯度转移是有序的,即产业和技术按照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和衰退阶段顺次转移的,这是由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的各种内在因素决定的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确,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那些创新能力弱的地区发展水平低,前者主要负责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一旦产品研制出来了,其大批生产可以转移到次级梯度地区。这也比较符合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梯度转移理论在我国发展实践中也得到证明。该理论像增长极理论一样只是强调扩散效应,忽视了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其实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是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在发挥作用,产品和技术不仅很难转移到梯度低的地区,反而是低梯度地区的资金、劳动等被高梯度地区所虹吸,导致区域不平衡进一步恶化。评价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四、空间经济理论(一)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空间经济学(spatialeconomics),又称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空间集聚现象的原因与形成机制,并通过这种原因与机制的解释,探讨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空间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及其合作者。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来自古典和新古典的区位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二)空间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模型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决定均衡稳定性。正是这两种力量的相对强弱决定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市场接近效应这是引起区域分异的力量,也就是导致现代部门的经济活动向某一区域聚集的力量,称之为聚集力,或者向心力市场拥挤效应在企业高度集中的地区,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它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分散,称之为扩散力,也叫离心力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模型也就是中心—外围模型,类似于米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城市模型涉及的是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城市模型以冯·杜能的“孤立国”为起点,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地,四周为农业腹地国际模型主要讨论国际专业化与贸易、产业集聚、可贸易的中间产品和贸易自由化趋势对一国内部经济地理的影响。国际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即使越过国界,特定产业同样会向特有的国家集聚,形成专业化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特征是构建各种各样的理论模型。在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合写的《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经典著作中主要讨论了三种模型:区域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三)空间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第一,经济系统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第二,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内生力量也可以促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第三,区位粘性的存在决定着地区的经济稳定性第四,产业集聚带来集聚租金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四)简要评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二节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第十章区域经济发展一、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及其原因(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平衡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30年,我国在全国的生产力发展的布局上,采取了“均衡配置、均衡发展”的原则,即希望通过工业在全国各地区“遍地开花”“星罗棋布”,来迅速缩小国内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这种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各省份的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但是这种平衡发展战略违背了经济规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第二节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第二节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平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区域发展战略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实施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以沿海发达地区优先发展,来带动全国经济的共同发展。这种不平衡发展战略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施的,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比较严重。以地区GDP、人均GDP和人口密度三个指标来说明。发现东部沿海地区GDP增长率、GDP所占份额和人口密度在上升,而西部地区相应下降。但是,这种不平衡状况在2005年之后有所扭转,中西部地区增长加速,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地区GDP人均GDP人口密度第二节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用三个指标来说明人均GDP(元)人均GDP增长率(%)年份地区1978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1978—19901991—20052006—20151978—2015与全国之差东北地区5648991223172625653807646484796.677.867.827.6-0.94北部沿海4361612220336265783841589911012414.469.341.878.870.33东部沿海6061053138426123953677710032139217.1211.177.468.840.3南部沿海337716121322523340527476011054911.2710.297.189.761.22黄河中游278514684100315462848529170697.809.979.529.140.6长江中游28552370498714992390454866847.838.4910.838.90.36西南地区23940659689712842001377657236.108.4111.088.960.42西北地区346552755100015202380403655396.707.968.817.78-0.76全国381669904152021943384549279047.469.208.858.540表10-2中国八大地区人均GDP及其增长率情况(1978—2015年)第二节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地区1978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