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综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5年安徽省招教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故本题选B。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解析】这句话含义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故本题选A。3.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亚里士多德【解析】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阶段理论,第一时期(0-7岁,主要施以体格教育),第二时期(7-14岁,相当于初等教育阶段,以情感道德培养为主),第三时期(14-21岁,属于中高等教育阶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分班授课)。故本题选D。4.把两个或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这样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合作学习B小班教学C复式教学D分层教学【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故本题选C。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解析】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故本题选B。6.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故本题选B。7.()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教育的基本法,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法》【解析】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故本题选A。8.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解析】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故本题选A。9.“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故本题选B。10.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新学生观倡导: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故本题选D。11.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A加涅B罗森塔尔C戴尔D波斯纳【解析】在教师成长理论中,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故本题选D。12.新课程改革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改革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解析】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模式体现为师生人格平等之上的合作模式。故本题选A。13.“教学相长”最早出现在我国的()著作中。A《论语》B《师说》C《学记》D《劝学篇》【解析】《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故本题选C。14.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解析】新课程改革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故本题选C。15.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没能明显的时空界线,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A复杂性和创造性B主体性和示范性C长期性和间接性D连续性和广延性【解析】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故本题选D。16.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师范性D主体性【解析】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故本题选B。17.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解析】班主任领导风格共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性、民主型、放任型。故本题选B。18.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氛【解析】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19.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A美德是否可教B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C“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D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一般发展【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故本题选C。20.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特征的教育是()A素质教育B愉快教育C生本教育D生存教育【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故本题选A。21.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解析】“刺激之间”为“差别”,从无到有为“绝对”。感受性是一种能力,而感觉阈限是一个刺激量或临界值。故本题选D。2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解析】“感染”“平稳”“持久”都是心境的特点。故本题选B。2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解析】题干描述反映了多血质的表现。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可塑性强,情绪兴奋性高,外向。因而多血质的学生外表上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情绪情感易产生也易改变,体验不深但明显表露在外面。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灵活性,容易适应环境。故本题选A。24.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已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势冲突【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故本题选C。25.晶体智力()A在成年期不会增长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解析】晶体智力以经验为基础,是对既有知识与学得技能的运用。故本题选D。26.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型D无关【解析】学习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动机水平的干扰。如果高度愤怒和过分高兴时,解答难度问题的效果不佳。对于简单的操作,高度动机效果佳。而一般操作,适宜于中等动机的水平。故本题选C。27.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方法是()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它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调控。故本题选B。28.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形成守恒概念,并能进行递推性思维,“记路”反映了这一点。故本题选C。29.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解析】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故本题选B。30.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这个成语是()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解析】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举一反三”是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故本题选A。31.学习新知识时,以列提纲的形式来理清思路加强记忆,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精加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调节策略【解析】纲要策略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包括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故本题选C。32.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指代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解析】按成绩分班属于安置性测验的类型。故本题选A。33.当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是()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解析】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外表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或她)的其他一切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便是晕轮效应。故本题选B。34.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A社会风气B认知失调C态度定势D道德认识水平【解析】态度的改变首先源于认知上的失调。故本题选B。35.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的影响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解析】学生座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最值得老师关心。故本题选D。3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A记忆现象B综合现象C适应现象D分析现象【解析】题干所指是嗅觉适应,是指感受器持续接受刺激而产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故本题选C。37.以高考的入学测验为例,如果一个考生在两个月时间内经过2次测验,得到的分数大致相等,那么试题的()A信度高B效度高C区分度高D难度小【解析】信度是指经过多次测验所得的结果一致,信度强调的是重测信度。故本题选A。38.人在阅读文艺作品、历史文献、学生听老师对课文生动形象描述时,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都属于()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