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程序及操作方法为使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科学地设计辅导程序,对辅导题目、主题分析、目的要求、课前准备、操作过程,及总结和建议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安排。(一)辅导题目题目是主题的标识,它蕴涵着一堂辅导课、一次主题班会或一项课外活动的中心、主旨及基本内容。比如“学习中的苦与乐”要学会宽容”“给自己画像”“我最崇敬的人”“我的理想不是梦”“拥抱大自然”“快乐的双休日”“愉快的假期”等活动题目,都涵盖着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及理想的活动效果等。新鲜有趣、富有吸引力的辅导题目或活动题目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辅导活动的导向性和实效性。(二)主题分析主题即辅导活动的中心,亦即活动内容的核心。主题分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揭示辅导活动的中心、主旨,明确重点、难点或疑点;(2)阐明辅导活动的原因及相关的理论依据;(3)明确辅导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三)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是指活动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目的要求既是活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活动过程和程序设计的前提依据。辅导活动的中心、主题主要是通过目的要求来体现的,可以说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定辅导活动的目的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辅导活动的结果使小学生内在心理状态所发生的变化,比如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情感、人格品质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明确活动过程对小学生的智能结构和人格结构的影响,比如学会什么,掌握何种技巧,提高何种能力,形成怎样的人格特点;(3)目的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检查。(四)课前准备准备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设计的过程,要根据辅导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创造条件,确定活动场所,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事例,设计问卷,制作挂图,准备录音带、录像带等,从而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其中有些准备工作可要求学生自己做。(五)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是指对辅导活动中的方法、步骤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认真执行的过程,包括导入课题、活动与训练、活动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渗透法和课外指导法等。操作过程是程序设计的物化过程,是达成活动目的、获得理想效果的中心环节和决定因素。(六)总结和建议总结是指教师对辅导活动中同学发言、集体讨论的意见及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富有指导性的结论,可概括为几点或几个方面。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思想行为提出相应的希望和建议,以调节心态和指导行动。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一、辅导室工作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按时下岗。(本校暂定周三中午:12:00-1:30)二、辅导室卫生由当日咨询人员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三、辅导人员接待来访者时,必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四、辅导人员在咨询或者辅导时,须学会倾听,做好记录。五、辅导人员在分析问题时,要做到客观、仔细、耐心。六、辅导人员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与总结。七、辅导人员要为来访者严守个人秘密,违者后果自负。辅导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行约定时间解决。如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向领导反映。八、辅导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或者辅导情况归档,备以后查阅。九、辅导人员遇到确有心理问题严重到精神问题者可介绍到他处就医。十一、辅导测量用表不可外借、复印,由咨询室统一管理使用。十二、辅导人员要遵守管理制度,爱护室内公共财产,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室如家。十三、对非工作人员,非辅导人员要阻挡入室。工作完毕,关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十四、被辅导者应秉着三“诚”态度即:“诚实”、“诚恳”、“诚心”。不得以玩玩的心态来对待。十五、被辅导者在接受辅导人员的辅导过程中,应该虚心认真的和辅导人员进行交流,讲述自己即将或者要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潭村小学心理辅导制度一、心理辅导领导小组:组长:叶翠萍副组长:郭桂芳组员:区碧萍何瑞群何淑英苏佩莹王丽婵、李万江二、工作宗旨: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心理咨询小组,使之成为沟通学生思想的窗口。通过对学生心理的调节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二、工作方法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准备,集思广益,使每一节课都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同时带动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要有确定时间专门探讨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要多种手段相结合,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更生动、更活泼,学生的情感有所体验,行为得到矫正、强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要继续加大活动和游戏的份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做到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其次要充分利用电视、录像等手段,把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益的内容展现给学生,在课堂中播放有助于身心放松的音乐,使学生在愉快、放松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再次是把心理测验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了解自身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2、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完善心理教育课这个主渠道,还要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信息联系,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加强心理辅导老师和班主任、年级主任的联系,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帮助年级主任、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并为班主任更好了解学生,管理学生提供反馈,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组织做好每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3、建立个别心理辅导制度。个别心理辅导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部分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促进全校健康心理氛围的营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不断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完善心理辅导技术,更深入地、多侧面多渠道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情况,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2)安排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时间,促进心理咨询合理化、规范化。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安排与学生咨询的时间,制定个别心理咨询时间表。(3)建立特殊生辅导档案。二、工作原则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它可使你更好地了解心理咨询。1、整体性原则心理咨询小组成员要发挥整体性优势。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多方协作,共同为心理健康教育出谋出力。2、信赖性原则:通过诚挚的服务使学生消除顾虑。3、艺术性性原则,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的咨询氛围。4、保密性原则: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工作人员要有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才会取得服务对象的信赖,才能使咨询工作更富有生命力。5、交友性原则要求工作人员与咨询者交朋友,互相以自己的朋友身份出现,这是咨询工作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的重要保证。6、预防重于治疗原则要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全体师生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做到以预防为主,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7、实事求是原则,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在工作中要以事实为依据,既不夸大,也不淡化,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马山镇小学生素质评价制度一、学生素质评价的意义:素质教育强调积极创造条件让所有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在其已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和可能的发展潜力上,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教育评价在实践中对教育活动具有指挥定向功能,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某种意义上更为直接地左右学校的办学方向。社会对学生评价以分数为单一标准的局面还未完全打破,家长对学生考试分数“分分计较”的现象还时时存在,迫使学校和教师追求学生的高分数、好名次,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个性特长方面素质的培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巨大障碍。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缓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竞争,为学生发展全面素质创设条件。二、评价内容:1、评价科目:道德认识与日常行为规范、语文、数学、常识、体育、音乐等学科。2、评价方式:实行“学科等级+个性特长+激励评语”的三维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突出情感、意志能力的培养和文明言行的形成。等级是指学科学习成绩达到的程度,特长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评语指学生的操行评语。三、评价原则:1、科学性原则。遵循教学规律,改革单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偏颇做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2、差异性原则。在承认学生身体心理、家庭影响、个性特征、智力发展等诸方面存在实际差异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学生的特长,从而提供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较好解决传统教学同类化、统一化的问题。3、整体性原则。改革传统评价中内容片面、方式方法单一的缺陷,改革只看分数的弊端,突出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发展,用“等级+特长+评语”的方法,从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整体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解决只重智育而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素质发展不全的问题。4、期望性原则。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特长发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师有信心,学生有希望。教师的评语要注满“师情”,透出一个“爱”字,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重视“鼓励”的教育功能。5、模糊性原则。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文化课考试,量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改较精确的百分制为较模糊的等级制,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及兴趣、意志、个性、态度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不易量化的项目,一律采用操行评语定性评价。四、评价方法与步骤:(一)操作方法:1、评价的时间。等级评价和特长评价以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评定,评语以平时记载与期末记评为主要依据。2、评价的手段。“等级、特长、评语”三类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在哪些方面做得较好,需要发扬,哪些方面比较薄弱,有待提高,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区分等级,指明努力方向的目的。3、评价的方法:A、等级评价:(1)报告单中取消百分制,对学习成绩、操行等级(道德认识、行为、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均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种。(2)改革考试方法,实行笔试、口试、操作试与闭卷、半开卷和开卷相结合法。(3)考试的组织实行一学期二次即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试卷上必须写明等级,教师把学生考试成绩按一定的量化标准规定等级。(4)操行等级评比共20条项目,先进行初评,三年级以下由家长评议,四年级以上由学生小组评议,然后由班主任综合评定。B、特长评价:(1)特长评价,主要对学生在文学、音乐、体育、书画、电脑、小科技等选修课和综合活动课中活动态度、特长发挥、个性心理的程度作出测评。(2)特长评价主要来自平时的技艺活动记载情况和各级各类特长竞赛表演活动中表现实绩评定。(3)特长评价由选修课教师、技艺课教师和班主任三方各自评定,并交班主任合并后综合评定。C、评语评价:(1)评语评价,主要围绕学生学习兴趣、意志、个性、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展开,突出全面性、针对性、期望性,力求准确化、情感化、规范化。(2)评语评价的基本模式是“优点+鼓励”。用第二人称称呼学生,指出学生的闪光点,用亲切的语气正面鼓励学生克服不足,指明方向,提出希望。(3)评语评价由班主任负责,在中高年级可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征求意见、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二)实施步骤:1、加强宣传。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利用宣传窗、墙报、广播台等形式向家长、学生、教师全面宣传建立规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制造氛围,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评价的良好环境,达到消除顾虑,形成共识的目的。2、形成细则。召开班主任会议,讨论形成“等级+特长+评语”学生评价的实施细则,包括各类科目的具体内容、评价指标、运行机制。3、全面实施。在校学生评价领导小组指导下,依据《学生素质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经常性的考核和记录(与教师岗位责任制直接挂钩)。①、学科成绩评比由各任课老师负责实施,在学期结束前一周将结果交相应班主任。②、操行等级由低年级学生家长、高年级学生初评后,班主任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