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校园文化,提升个人素养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积淀的产物,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校园中的人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以尊重人、尊重人的差异、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为特征。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氛围和个性发展的总和,是生活在校园里的人,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校园中的每个人都要公平公正地履行职责,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工作中要有竞争意识、目标意识、创新意识、反思意识和质量意识。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主动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服务,为其后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文素养。要让生活在校园中的每个人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反思自身行为,不断修正自己。教师形象是校园中一种流动的精神文化,塑造教师形象就成为校园文化中提升人品位的关键。奉献成就师德。只有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爱生如子就成为教师的人格背景和职业文化景观。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文化理念贯穿教育过程。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根植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组织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校园文化建设中“人”的塑造,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是确定学校发展目标的最基本依据,创设一个能够让师生有所发展的空间,我们要努力探究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升华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文素养。磨子潭中学力求让校园中的每个学生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反思自身行为,不断修正自己,将“人”字写正。构建以“感恩生活,快乐成长”为内涵的德育文化一,德育教育要以活动为载体,减少说教,增加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修养。该校计划未来致力于实施感恩教育,期望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生活、快乐成长的人生态度和道德品味。感恩为味,增强校园环境的文化品味在“和谐磨中”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通过校园环境的改造,逐步实现让每一物品的布置都凝聚师生的智慧,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教育者,让学校的各个角落都成为感恩文化的承载地。感恩为线,丰富学校的校园广播节目学校团委在校长室指导下,在校园广播中设置“感恩播报”、“感恩故事”、“感恩放歌”等栏目,每周定时播出。营造出学校浓浓的感恩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身边值得感动的人和事,从而感动校园,激荡心灵。感恩为题,全校学生参与写“感恩日记”该校引导全校各年级各班参与此项活动。每个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以5个人为宜,小组同学循环写日记,每周循环一次。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或者生活中感动自己的事情,将这些事情用自己的笔记下来。学生在记自己的日记时,也要翻看同组其他同学的日记,起到相互学习的作用。每个学生在完成自己的日记后,都应该交给父母阅读后并请父母写上一两句评语。每个班定期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老师指导下,将自己班级中特别感人的故事收集起来交给本班小记者再上交学校广播站。感恩为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感恩社会的关爱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国旗下讲话、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关至爱。继续利用“校园体验活动”、“服务社区活动”、“防震宣传活动”、“德育基地活动”、“劳技基地活动”等形式,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感激老师教诲之恩开展“一日小老师”体验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教师工作的辛劳;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感激同学帮助之恩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组织班级“一日体验”活动,以及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感激自然赐予之恩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每一个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愿者。开展讴歌大自然对人类恩赐的书画比赛或演讲比赛,使学生能够形成感激自然给予的情感,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为。感恩为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文化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是师生成长的共同园地。我们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利用感恩情感的文章让学生细细品味,吟诵感恩诗歌,练习真情实感的感恩习作,讲感恩故事;在音乐教学中引领学生唱感恩歌曲;在美术教学中描绘感恩图画;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恩协作精神;在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感恩大自然。在“和谐磨中”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通过一系列感恩活动的开展,学校“感恩生活、快乐成长”的德育文化已初步形成,这种文化正悄然地伴随和影响着我校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着。二,构建以“快乐学习,有效课堂”为内涵的磨中课堂文化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可以被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杨永存校长经常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的学习质量跟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成正比。我们的学生要在中学学习六年,他们要形成什么样的学习态度,这六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甚至可以影响他们一生。如果他们能通过课堂,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对他们终身学习是极其重要的。为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杨校长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在与各科老师们探讨课堂教学、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与老师们一起分析课堂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时,他总是引导老师们去想:“我们是否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是否给学生享受成功和快乐的机会?”老师们通过不同课堂的对比,渐渐感受到:快乐地学习,学生不仅会喜欢上课堂,也会更加喜欢上课的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能不断提高。魅力课堂,其实就是能让孩子们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课堂。老师们也总结出魅力课堂的秘诀:带着笑容进课堂,信任学生多鼓励,气氛活跃又有效,感受成功学习好。学生虽然喜欢课堂了,但学习毕竟是要付出辛劳的。因此,我校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能动学习。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将知识的探究与方法的总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如何制定学习规划,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评价自己和他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方法的积极为学生快乐学习插上翅膀,同时也让该校的课堂文化有了更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三,构建以“教师得发展,学生得实惠”为内涵的教科研文化学校的教科研总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该校明确提出通过教科研要让老师有发展,只有老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发展,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工作得更快乐,更智慧,最终也才能惠及学生。因此,学校在选择承担市、县级科研课题时,总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来确定题目。如2010年提出了《磨子潭中学有效课堂大赛》,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堂学习方式。并逐步适应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中学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惑,我校于2011年继续推进《磨子潭中学有效教学基本执教能力大赛》。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且知名教师少的实际,在校在教研中立足推进集体备课、同课异构、随堂研究、等教科研方式。这些研究形式老师们易学,且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老师们直接受益,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提高了老师们对教科研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形成了学校多层次教研、课题研究与常规研究相结合且互为补充、人人能参与、人人搞研究的研究氛围,实现了教师们能动发展、智慧工作,学生们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构建以“人本关怀,保障需要”为内涵的后勤文化学校工作离不开后勤部门的保障。但后勤工作又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搞好保障,全力服务。用服务育人的理念为校园文化增添丰富的内涵。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分工虽有不同,但事无巨细,其目标都是为了育人。后勤部门虽然工作杂乱,但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全体人员都统一了认识,要做无名英雄,用辛勤的劳动保证教育教学的需要,解除师生们的后顾之忧。作为校长,当学校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取得了成绩时,杨永存校长总会根据实际,将部分荣誉恰当地归功于后勤人员,以利于在师生群体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考核、表彰等方面也不忘后勤人员的功绩,用人本关怀的理念去影响他们,使学校整个后勤工作体系能有效地运转,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要从细微处入手,精心策划,又要从大局出发,高屋建瓴;细微之处要体现大局意识,大局观念也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只有这样,学校文化建设才能明确根本方向,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成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文化建设中“人”的塑造,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是确定学校发展目标的最基本依据,而在学校管理上如何落实却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创设一个能够让师生有所发展的空间,需要我们精心策划和打造,需要我们努力探究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升华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提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方面的有效举措磨子潭中学金波文明素养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一般指人类平时在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道德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把每一位磨中学子都培养成有教养的人,是我们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使我们的孩子们都成为真正有教养的文明人呢?根据几个月的工作实践,有着如下思考:(一)班级制度细化,指引行为方向细节决定成败,制度规范细节。学校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可以让教师有着努力的方向。班级细致的制度更能有效的规范孩子的行为。1、关注细节,理解“文明素养”每学期初,学校都应要求班主任结合自己班级的班情,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相关的训练内容制订到班务计划之中。各年级根据年级特点,在制定班规时,通过学生讨论,把各条常规具体化。教师利用班会、座谈等时间,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从而使学生从语言上和行为上渐渐领会到文明素养的真正含义。如反复教育学生从进校门就做到:互致问候,礼让右行,慢步轻声,课间活动不追跑喊叫等。使学生明白校园生活是应该有序的。学校要指导班主任做到:外在约束向自主管理转变,从多方面设立评比栏,规范孩子的行为;评价要持之以恒,一日常规的评价要贯穿始终,慢慢养成学生自治管理;培养得力的小干部,协助老师进行评价;典型引路,在班级中树立好的典型、榜样,使学生有前进的目标;以竞赛促评价,班级搞些小组竞赛、个人竞赛;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有事及时与家长联系,如实反映孩子在学校、在家里的表现,使家校全方位了解孩子,形成合力。2、班风、学风,陶冶学生行为教师要利用“环境”,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进行陶冶。因此,创设优良的班风、学风至关重要,使学生在团结、奋进的环境中受到熏陶。这里,班主任既是班务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班主任应置身于学生之中,成为其中普通的一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利用班会课、宣传栏、荣誉栏、黑板报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弘扬正气。班主任还要善于发现和扶植在各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发扬积极的精神等等,善于统筹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