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模块是文化史,是精神文明的内容。建议二:本模块由三部分组成,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等。分成三部分组成小专题模块。建议一:“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因此我们在进行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内容学习,要注意联系当时政治经济方面的阶段性特征知识。还要注意文化的继承性.第一部分:思想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二部分科学技术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七单元:近代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部分:文学、艺术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孔子2.中国龙3.故宫长城4.春节5.书法6.中国针灸7.瓷器8.中国菜9.中国功夫10.京剧“谁最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淹没于世界之中。那么,什么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你认为哪些文化符号能代表中国文化形象呢。央视《中国焦点2006》公布的调查结果:新闻点击: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总体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新发展。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第一课一、百家争鸣(一)时间:春秋战国请问同学们对春秋战国的印象……一、百家争鸣(一)时间:春秋战国(二)背景:春秋战国出现社会大变革⒈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⒉政治: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⒊思想:私学兴盛(三)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①“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②“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四)流派:1、道家(1)创立:老子时间:春秋战国根据材料提炼老子的思想主张: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材料二: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材料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无为“无为”的意思是什么?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民心。我无为而民自化:我用以民为本的方法领导人民,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教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守规矩。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不给人民添麻烦,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富足。我无欲而民自朴。我不欲壑难填,人民会自然而然的纯朴起来。(四)流派:⒈道家(1)创立:老子时间:春秋战国哲学思想:道是世界万物本原、辩证法政治主张:无为而治理想社会:小国寡民老子的道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是指世界的本原,它高于万事万物并凌驾于天之上。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四)流派:1、道家(1)创立:老子(2)发展:庄子哲学思想相对主义顺其自然、安于现状处世态度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社会重病,不同的学派根据自己的判断与理解,把脉社会,开出药方。如:道家的老子,号脉的结果:君主扰民。他开的药方:“无为而治”。庄子在妻子死后,居然鼓盆而歌。朋友惠施去探望时责备他,他讲出一番道理:“当我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会不难过?可是我省思之后,觉察到她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也没有气。然后在恍恍惚惚的情况下,变出了气,气再变化而出现形体,形体再变化而出现生命,现在又变化而回到死亡,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这个人已经安静地睡在天地的大屋里,而我还跟在一旁哭哭啼啼。我认为这样是不明白生命的道理,所以才停止哭泣啊!”请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庄子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子庄子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俄然觉……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周庄梦蝶图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和发展的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庄子成语故事•朝三暮四薪火相传•成者英雄败者贼东施效颦•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盗亦有道•无中生有枯鱼之肆•越俎代庖望洋兴叹•运斤成风•标新立异呆若木鸡•题意解说无用之用•明镜止水寿长辱多•螳臂挡车蜗角之争•每况愈下以貌取人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阶段思想核心政治(民本)教育哲学文献春秋创立战国体系完整,有发展仁为政以德首创私学对象:有教无类原则:因材施教内容:六艺态度:学而不厌性相近整理六经民贵君轻性善论君舟民水王霸并用性恶论,人定胜天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不同时代人们心中的孔子:丧家犬(孔子自嘲)——圣人(历代封建帝王的封赐)——中国式的耶稣(明末清初的西方传教士)——妖人(洪秀全)——变法先驱(康有为)——民族罪人(陈独秀等)——阶级敌人(四人帮)——精神导师(西方启蒙思想家)——乐天派(于丹)——传统文化的代表者由此你得出哪些认识?你心目中的孔子是怎样的?认识:1、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代表的利益不同以及阶级属性不同,人们对孔子的评价也有所不同。2、虽然孔子活着的时候是属于“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但不管后人对他是褒是贬,孔子的理想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3、把孔子置于公正、客观的天平上,我们发现他是一位睿智的思想家、成功的教育家、执着的大学者。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社会重病,不同的学派根据自己的判断与理解,把脉社会,开出药方。如:儒家的孔子,号脉的结果是,一、民风不仁、国君暴政。因此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二、礼崩乐坏、进退失矩。因此提出了“礼”。三、不懂方法,过于偏激。因此他提出“中庸”。史书载,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为什么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不被采纳呢?周游列国议一议史书载,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答:①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孔子的主张落后于形势的发展。②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无助于统一,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周游列国议一议3、墨家(1)时间:战国初期(2)代表人物:墨子(3)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薄葬材料:“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4)影响: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学派之一。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社会重病,不同的学派根据自己的判断与理解,把脉社会,开出药方。如:墨家号脉,认为是国君好战奢侈无才的病因。他开的药方比较复杂,用材多: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4、法家(1)时间:战国初期(2)代表人物:韩非子(3)主张: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的什么样的政治观点?法家思想——韩非子(集大成者)◆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厉行赏罚以法治国专制集权变法革新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实现统一大业。统一后,秦始皇继续厉行法治,结果呢?——天下大乱,15年便灭亡了。有何历史启示?4、法家(1)时间:战国初期(2)代表人物:韩非子(3)主张:改革观:变法革新治国观:以法治国、中央集权(4)影响: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社会重病,不同的学派根据自己的判断与理解,把脉社会,开出药方。如:法家也是号脉,诊断结果很简单,就一个字“战”。给的药方:是一剂西医猛药:奖励耕战、严刑峻法。课堂探究: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加强君主集权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封建社会长期外儒内法的统治37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张?墨家儒家道家法家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41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易中天法家打天下(进取),儒家守天下(守成),道家养天下(休息).(五)意义: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二、独尊儒术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