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七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一、概述generalization原子吸收现象:原子蒸气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的现象;1802年被人们发现;1955年以前,一直未用于分析化学,澳大利亚物理学家WalshA(瓦尔西)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之后迅速发展。特点:(1)检出限低,10-10~10-14g;(2)准确度高,1%~5%;(3)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4)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局限性: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多元素测定二、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formationofAAS1.原子的能级与跃迁(1)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吸收光谱(2)激发态—→基态: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产生共振吸收线(也简称共振线)—→发射光谱2.元素的特征谱线(1)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基态第一激发态:跃迁吸收能量不同——具有特征性。(2)各种元素的基态第一激发态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线。特征谱线。(3)利用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的吸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三、谱线的轮廓与谱线变宽1、原子结构较分子结构简单,理论上应产生线状光谱吸收线。2、实际上用特征吸收频率辐射光照射时,获得一峰形吸收(具有一定宽度)。3、由:It=I0e-Kvb,透射光强度It和吸收系数及辐射频率有关。以Kv与作图,表征吸收线轮廓(峰)的参数:中心频率O(峰值频率):最大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中心波长:λ(nm)半宽度:ΔO4、吸收峰变宽原因:(1)自然宽度:照射光具有一定的宽度(2)温度变宽(多普勒变宽)ΔVo:多普勒效应:一个运动着的原子发出的光,如果运动方向离开观察者(接受器),则在观察者看来,其频率较静止原子所发的频率低,反之,高。(3)压力变宽(劳伦兹变宽,赫鲁兹马克变宽)ΔVL:由于原子相互碰撞使能量发生稍微变化劳伦兹(Lorentz)变宽:待测原子和其他原子碰撞。随原子区压力增加而增大。赫鲁兹马克(Holtsmark)变宽(共振变宽):同种原子碰撞。浓度高时起作用,在原子吸收中可忽略(4)自吸变宽:光源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产生自吸现象。灯电流越大,自吸现象越严重(5)场致变宽:外界电场、带电粒子、离子形成的电场及磁场的作用使谱线变宽的现象;影响较小;在一般分析条件下ΔVo为主47四、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1.积分吸收:钨丝灯光源和氘灯,经分光后,光谱通带0.2mm。而原子吸收线半宽度:10-3mm。(如图),若用一般光源照射时,吸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0.5%。灵敏度极差。理论上:如果将公式左边求出,即谱线下所围面积测量出(积分吸收)。即可得到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的基态原子数N0。这是一种绝对测量方法,现在的分光装置无法实现。(△λ=10-3,若λ取600nm,单色器分辨率R=λ/△λ=6×105)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难题!能否提供共振辐射(锐线光源),测定峰值吸收?2.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需要使用锐线光源,测量谱线的峰值吸收,锐线光源需要满足的条件:(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ν0一致。(2)发射线的Δν1/2小于吸收线的Δν1/2。提供锐线光源的方法:空心阴极灯3.峰值吸收采用锐线光源进行测量,则ΔνeΔνa,由图可见,在辐射线宽度范围内,Kν可近似认为不变,并近似等于峰值时的吸收系数K0峰值吸收在原子吸收中,谱线变宽主要受多普勒效应影响,则:上式的前提条件:(1)ΔνeΔνa;(2)辐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五、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化温度原子吸收光谱是利用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与共振线吸收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的。需要考虑原子化过程中,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与待测元素原子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热力学平衡时,两者符合Boltzmann分布定律:fNmcevKv02πdIIA0lgeeIIII0000d;d将It=I0e-Kvb代入上式:eLII0K-0deeeLIIA0K-000dedlgLKALKLK0-434.0elge1lg0fNmceK02D02lnπ2002D2lnπ2434.0kLNfLNmceAkThjkTEjkTEEjjePPePPePPNNj0000048上式中Pj和PO分别为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重,激发态原子数Nj与基态原子数No之比较小,1%.可以用基态原子数代表待测元素的原子总数。公式右边除温度T外,都是常数。T一定,比值一定。六、定量基础当使用锐线光源时,可用K0代替Kv,则:A=kN0bN∝N∝c(N0激发态原子数,N基态原子数,c待测元素浓度)所以:A=lg(IO/I)=K'c第二节原子吸收光谱仪及主要部件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erandmainparts一、流程1.特点(1)采用锐线光源(2)单色器在火焰与检测器之间(3)原子化系统2.原子吸收中的原子发射现象在原子化过程中,原子受到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处于不稳定状态,将再跃迁至基态,故既存在原子吸收,也有原子发射。但返回释放出的能量可能有多种形式,产生的辐射也不在一个方向上,但对测量仍将产生一定干扰。消除干扰的措施:将发射的光调制成一定频率;检测器只接受该频率的光信号;原子化过程发射的非调频干扰信号不被检测;二、光源1.作用提供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光源应满足如下要求;(1)能发射待测元素的共振线;(2)能发射锐线;(3)辐射光强度大,稳定性好。2.空心阴极灯:结构如图所示3.空心阴极灯的原理•施加适当电压时,电子将从空心阴极内壁流向阳极;•与充入的惰性气体碰撞而使之电离,产生正电荷,其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内壁猛烈轰击;•使阴极表面的金属原子溅射出来,溅射出来的金属原子再与电子、惰性气体原子及离子发生撞碰而被激发,于是阴极内辉光中便出现了阴极物质和内充惰性气体的光谱。•用不同待测元素作阴极材料,可制成相应空心阴极灯。•空心阴极灯的辐射强度与灯的工作电流有关。优缺点:(1)辐射光强度大,稳定,谱线窄,灯容易更换。(2)每测一种元素需更换相应的灯。bfNmcevbKIIAD02002lnπ2434.0434.0lgfNmcevKD0202lnπ2434.049三、原子化系统1.作用:将试样中离子转变成原子蒸气2.原子化方法火焰法无火焰法—电热高温石墨管,激光3.火焰原子化装置——雾化器和燃烧器。(1)雾化器:试样雾化(2)火焰:试样雾滴在火焰中,经蒸发,干燥,离解(还原)等过程产生大量基态原子。(3)火焰温度的选择:(a)保证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温火焰;(b)火焰温度越高,产生的热激发态原子越多;(c)火焰温度取决于燃气与助燃气类型,常用空气—乙炔,最高温度2600K,能测35种元素。(4)火焰类型:(a)化学计量火焰:温度高,干扰少,稳定,背景低,常用。(b)富燃火焰:还原性火焰,燃烧不完全,测定较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Mo、Cr稀土等。(c)贫燃火焰:火焰温度低,氧化性气氛,适用于碱金属测定。(5)火焰种类及对光的吸收:选择火焰时,还应考虑火焰本身对光的吸收。根据待测元素的共振线,选择不同的火焰,可避开干扰:例:As的共振线193.7nm,采用空气-乙炔火焰时,火焰产生吸收,而选氢-空气火焰则较好;空气-乙炔火焰:最常用;可测定30多种元素;N2O-乙炔火焰:火焰温度高,可测定的增加到70多种。4.石墨炉原子化装置(1)结构如图所示:外气路中Ar气体沿石墨管外壁流动,冷却保护石墨管;内气路中Ar气体由管两端流向管中心,从中心孔流出,用来保护原子不被氧化,同时排除干燥和灰化过程中产生的蒸汽。(2)原子化过程原子化过程分为干燥、灰化(去除基体)、原子化、净化(去除残渣)四个阶段,待测元素在高温下生成基态原子。(3)优缺点优点:原子化程度高,试样用量少(1-100μL),可测固体及粘稠试样,灵敏度高,检测极限10-12g/L缺点:精密度差,测定速度慢,操作不够简便,装置复杂。5.其他原子化方法(1)低温原子化方法主要是氢化物原子化方法,原子化温度700~900゜C;50主要应用于:As、Sb、Bi、Sn、Ge、Se、Pb、Ti等元素原理:在酸性介质中,与强还原剂硼氢化钠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例AsCl3+4NaBH4+HCl+8H2O=AsH3+4NaCl+4HBO2+13H2将待测试样在专门的氢化物生成器中产生氢化物,送入原子化器中检测。特点:原子化温度低;灵敏度高(对砷、硒可达10-9g);基体干扰和化学干扰小;(2)冷原子化法低温原子化方法(一般700~900゜C);主要应用于:各种试样中Hg元素的测量;原理:将试样中的汞离子用SnCl2或盐酸羟胺完全还原为金属汞后,用气流将汞蒸气带入具有石英窗的气体测量管中进行吸光度测量。特点:常温测量;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可达10-8g汞);四、单色器1.作用: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2.组件:色散元件(棱镜、光栅),凹凸镜、狭缝等。3.单色器性能参数(1)线色散率(D):两条谱线间的距离与波长差的比值ΔX/Δλ。实际工作中常用其倒数Δλ/ΔX(2)分辨率(R):仪器分开相邻两条谱线的能力。用该两条谱线的平均波长与其波长差的比值λ/Δλ表示。(3)通带宽度(W):指通过单色器出射狭缝的某标称波长处的辐射范围。当倒色散率(D)一定时,可通过选择狭缝宽度(S)来确定:W=DS五、检测系统主要由检测器、放大器、对数变换器、显示记录装置组成。1.检测器: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如:光电池、光电倍增管、光敏晶体管等。分光后的光照射到光敏阴极K上,轰击出的光电子又射向光敏阴极1,轰击出更多的光电子,依次倍增,在最后放出的光电子比最初多到106倍以上,最大电流可达10μA,电流经负载电阻转变为电压信号送入放大器。2.放大器:将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较弱信号,经电子线路进一步放大。3.对数变换器:光强度与吸光度之间的转换。4.显示、记录:新仪器配置原子吸收计算机工作站第三节干扰及其抑制interferencesandelimination一、光谱干扰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干扰物质谱线分离不完全,这类干扰主要来自光源和原子化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分析线附近有单色器不能分离的待测元素的邻近线,可以通过调小狭缝的方法来抑制这种干扰。2.空心阴极灯内有单色器不能分离的干扰元素的辐射,换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减小干扰。3.灯的辐射中有连续背景辐射,用较小通带或更换灯二、物理干扰及抑制试样在转移、蒸发过程中物理因素变化引起的干扰效应,主要影响试样喷入火焰的速度、雾化效率、雾滴大小等。可通过控制试液与标准溶液的组成尽量一致的方法来抑制。三、化学干扰及抑制指待测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干扰效应,主要影响到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是主要干扰源。1.化学干扰的类型51(1)待测元素与其共存物质作用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致使参与吸收的基态原子减少。例:a、钴、硅、硼、钛、铍在火焰中易生成难熔化合物b、硫酸盐、硅酸盐与铝生成难挥发物。(2)待测离子发生电离反应,生成离子,不产生吸收,总吸收强度减弱,电离电位≤6eV的元素易发生电离,火焰温度越高,干扰越严重,(如碱及碱土元素)。2.化学干扰的抑制通过在标准溶液和试液中加入某种光谱化学缓冲剂来抑制或减少化学干扰:(1)释放剂—与干扰元素生成更稳定化合物使待测元素释放出来。例:锶和镧可有效消除磷酸根对钙的干扰。(2)保护剂—与待测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防止干扰物质与其作用。例:加入EDTA生成EDTA-Ca,避免磷酸根与钙作用。(3)饱和剂—加入足够的干扰元素,使干扰趋于稳定。例:用N2O—C2H2火焰测钛时,在试样和标准溶液中加入300mgL-1以上的铝盐,使铝对钛的干扰趋于稳定。(4)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