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18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教学案(教师版)【细化考纲预测】考纲细化高考命题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1.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判断1.从不同的时间尺度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和波动性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3.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4.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根据气候特点了解气候判读的方法5.运用所学知识对比分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及其变化规律。【构建知识体系】【自主梳理归纳】——课前填写落实梳理归纳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今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最大,最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趋势近现代近一、二百年时期【答案】时间跨度变化周期波动上升有气象观测记录气温升高【注意提示】导致全球气温波动上升的原因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就自然因素而言,包括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等,这是地质时期、历史时期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为因素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结果,包括两方面:一是燃烧大量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是森林的破坏,减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影响具体表现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有利: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作物产量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使农作物减产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答案】海拔较低的沿海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1.通过技术措施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_______气体。2.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3.削减_______、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答案】温室二氧化碳四、世界气候类型图中图例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A热带雨林气候刚果河、亚马孙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等地B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典型C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南美巴西等地区D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大陆内部和西部,如撒哈拉沙漠E南北纬15°~35°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季风区F南北纬,如地中海沿岸地区G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如欧洲西部H南北纬,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季风区I温带大陆性气候,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J寒带气候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格陵兰岛K高原山地气候高大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答案】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30°~40°大陆西岸40°~60°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40°~60°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注意提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表中类型):北美洲和亚洲。(5)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6)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例如: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由于受太阳辐射、下垫面条件、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气候在不停地变化。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地理事实能说明某一时期地球气候正处在冰期的是()①冰川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推进②冰川由平原向高山后退③台湾岛的面积比现在的大④黄河流域出现凌汛现象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①引起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②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受热膨胀③极地温度升高,造成冰川融化④造成降水增加,入海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A.太阳黑子增多B.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C.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D.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答案】1.A2.B3.B【解析】1.地球处于冰期时,气温较低,冰川应向低纬度、低海拔地区推进;由于全球的冰川数量增多,海平面下降,会使台湾岛的面积比现在的大。2.全球变暖会使极地冰川融化,大量的冰雪融水汇至海洋,使海平面上升;也会使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3.太阳黑子增多、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等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强度增大等人为原因都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4-5题。5月~10月11月~次年4月平均气温(℃)降水(mm)平均气温(℃)降水(mm)甲地2716502522乙地2789026774.两地的纬度约在()A.15°S~20°S之间B.15°N~20°N之间C.25°S~30°S之间D.25°N~30°N之间5.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A.平原B.盆地C.丘陵D.山地【答案】4.B5.D【解析】第4题,据表格数据显示,两地两时间段的平均气温较高(25°C以上),并且5月~10月的平均气温高于11月~次年4月,可以推定两地应位于北半球的热带;两地降水量在当地的夏半年较为丰富,明显多于冬半年,干湿季明显,可大致推定两地气候可能为热带草原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结合两种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可知B项正确。第5题,两地位于同纬度地区,但甲地夏半年降水明显多于乙地,从地形角度看,只能是位于山地的两侧而致,即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设置问题思考】——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1.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有哪些?2.全球变暖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说法对吗?3.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思考答案】1.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二是滥伐森林,使森林吸收、固定的二氧化碳迅速减少。2.不对。全球变暖会对大部分地区造成不利影响,但对部分地区也会带来一定的有利影响,如高纬地区的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3.略(凡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低碳生活方式都可以)。【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2018福建卷)图4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8题。8.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答案】8.C【解析】8.根据图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值的大小,可知耕地、林地、水体等日蒸发量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日蒸发量小,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是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2018浙江卷)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1-2题。1.2018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8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③增加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P能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根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第2题表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º50′S,31º2′E海拔5m)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23.524.523.522.019.016.516.517.019.020.021.522.5降雨量(mm)11812811391593626396385121124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答案】1.B2.B【解析】1.推广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增加森林面积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和提高单位GDP能耗反而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2.根据表中气温和降雨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全年气温高,夏季多雨,可知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环境保护中碳排放和气候类型的判断。(2018全国新课标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因(10分)【答案】(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解析】(1)根据经纬网可知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纬度地区,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同时沿海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因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气候干旱。(2018年高考福建卷)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0.50B.0.300.50C.0.550.35D.0.300.35【答案】B【解析】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图中E地位于两条等值线中数值偏小的闭合等值线内,则E地气候风险度属于(0.25,0.45),F地则位于数值偏大的闭合等值线内,则F两地气候风险度属于(0.45,0.65),结合四个选项,B项满足条件。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答案】A【解析】E地气候风险度小于F地,E、F两地纬度位置接近,E地位于四川盆地内,F地位于武夷山区,根据题干信息“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可知F地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河网密度与之无关,结合选项可知,大气环流、地形是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B.FC.GD.H【答案】D【解析】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则纬度最高的H地原来相对气温低,所以H地气温变化小对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小。(2018年高考江苏卷)图1是1992年和2018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1.1992年至2018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变大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D【解析】1992年至2018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说明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则推出该地区气温升高,即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答案】A【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使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冰川大量融化产生水量流入海洋,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海洋面积增大,但海岸线长度不一定增加,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总体不变。(2018年高考全国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