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一、“开眼看世界”探究问题1:中国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开眼看世界”的?1、背景:①清王朝危机四伏、对西方情况一无所知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对外侵略扩张③鸦片战争失败,惊醒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林则徐,魏源等2、主要代表人物:(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的主要活动:•设立译馆,•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一、“开眼看世界”(2)魏源和《海国图志》编写《海国图志》(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①编写:②主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一、“开眼看世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方法目的具体内容2、主要代表人物:(1)林则徐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2)魏源地主阶级抵抗派3、影响:积极: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局限性: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停留在军事技术上,未涉及到变革制度。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①第二次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2.含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强调以中国的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主张学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3.提出者:4.目的:洋务派维护封建统治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5.实践:掀起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立三支海军;培育人才,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6.评价:积极影响:局限: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只学西方科学技术,未触动封建旧制度。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表人物背景主张评价三、维新变法思想①洋务运动的开展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自然科学知识③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未付诸实践。②积极: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王韬,郑观应等①局限性:三.维新变法思想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90年代康梁思想1)背景①政治:甲午战争的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④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奠定思想基础2)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严复3)基本主张:康有为——借经学、孔子名望,否定专制,传播西学,宣传变法的必要性。梁启超——抨击专制、倡导民权。严复——用进化论激励变法百日维新•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2、失败原因:A、封建顽固势力力量强大B、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3: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1、结果: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维新思想的失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呈现的特点:●内容:由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活动:从理论主张到付诸实践共同主题:向学习西方,救亡图存合作探究李鸿章: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材料中的裱糊匠指的是什么人?洋务派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来东贴西补?西方科技阻挠李鸿章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顽固派的阻挠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郑观应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体也。轮船、火炮、洋枪、火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拓展历史思维材料一“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中国通史》材料二《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人教版教材探究一(1)有人评价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依据材料一、二说明“造反”和“跪着”的含义。造反: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跪着: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