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条件固定时,材料的性能取决于材料内部的构造。这种构造便是组成材料的原子种类和分量,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和空间分布。习惯上将前者叫做成分,后者叫做组织结构,而我们把这两者统称为结构。物质通常具有三种存在形态:气态、液态、固态,而在使用状态下的材料通常都是固态。(材料在固态下结合方式及结构特点)第一节材料的结合方式在所有的固体中,原子靠键结合在一起。键使固体具有强度和相应的电学和热学性能。例如,强的键导致高熔点、高弹性模量、较短的原子间距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一、结合键1.离子键2.共价键共价键是一种强吸引力的结合键。当两个相同原子或性质相近的原子接近时,价电子不会转移,原子间借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力而结合,形成共价键。共价键使原子间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一点在金刚石中很明显,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材料,而且它完全是由碳原子组成。每个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这些价电子与邻近原子共用,形成完全由价电子对结合而成的三维点阵。这些三维点阵使金刚石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熔点。3.金属键金属是由金属键结合而成的,它具有同非金属完全不同的特性。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少,容易失去。当金属原子相互靠近时,这些外层原子就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所共有,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运动,形成电子气。这种由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之间的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4.分子键分子键又叫范德华键,是最弱的一种结合键。它是靠原子各自内部电子分布不均匀产生较弱的静电引力,称为范德华力,由这种分子力结合起来的键叫做分子键。5.氢键另一种范德华力实际上是极性分子的一种特殊情况。C-H、O-H或N-H键端部暴露的质子是没有电子屏蔽的,所以,这个正电荷可以吸引相邻分子的价电子,于是形成了一种库仑型的键,称为氢键,氢键是所有范德瓦尔斯键中最强的。氢键最典型的例子是水,一个水分子中氢质子吸引相邻分子中氧的孤对电子,氢键使水成为所有低分子量物质中沸点最高的物质。二、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结合键主要是金属键。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金属的导热性好;3)正的电阻温度系数;4)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另外,自由电子可以吸收光的能量,因而金属不透明;而所吸收的能量在电子回复到原来状态时产生辐射,使金属具有光泽。2.陶瓷材料陶瓷材料通常具有极高的熔点和硬度,但同时陶瓷材料的脆性也很大。•简单说来,陶瓷材料是包含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大多数是离子键。离子键赋予陶瓷材料相当高的稳定性,所以陶瓷材料通常具有极高的熔点和硬度,但同时陶瓷材料的脆性也很大。3.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结合键是共价键、氢键和分子键。其中,组成分子的结合键是共价键和氢键,而分子间的结合键是范德瓦尔斯键。尽管范德瓦尔斯键较弱,但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分子很大,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也相应较大,这使得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三、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晶体的特点是1)结构有序;2)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3)有固定的熔点。2.非晶体非晶体的结构是原子无序排列,这一点与液体的结构很相似,所以非晶体往往被称为过冷液体。典型的非晶体材料是玻璃,所以非晶体也被称为玻璃体。•虽然非晶体在整体上是无序的,但在很小的范围内观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在结构上称之为短程有序。非晶体材料的特点是1)结构无序;2)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3)没有固定熔点;4)导热率和热膨胀性小;5)塑性形变大;6)组成的范围变化大。3.晶体和非晶体的转化比如,金属液体在高速冷却条件下可以得到非晶态金属,即所谓的金属玻璃;而玻璃经过适当处理,也可形成晶态玻璃。有些物质可以看成是有序和无序的中间状态,如塑料、液晶、准晶态等。非晶体结构是短程有序,即在很小的尺寸范围内存在着有序性,而晶体内部也有缺陷,在很小的尺寸范围内也存在着无序性。所以两者之间也有共同特点。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既可形成晶体结构,也可形成非晶体结构。第二节金属及合金的结构一、晶体的基本概念•晶体结构指晶体内部原子规则排列的方式。晶体结构不同,其性能往往相差很大。•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情况,通常把原子抽象为几何点,并用许多假想的直线连接起来,这样得到的三维空间几何格架称为晶格。图1简单立方晶体(a)晶体结构(b)晶格(c)晶胞为了描述晶格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通常采用配位数和致密度(K)来表示。配位数是指晶格中与任一原子处于相等距离并相距最近的原子数目;致密度是指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即晶胞中所包含的原子体积与晶胞体积(V)的比值。二、常见纯金属的晶格类型常见的晶格类型有以下三种:1.体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的晶胞如图2-4所示。它的形状是一个立方体,其晶格常数a=b=c,所以只要一个常数a即可表示;其α=β=γ=90o。在体心立方晶胞中,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和中心。属于这类晶格的金属有α-Fe、Cr、V、W、Mo、Nb等。图2体心立方晶胞(a)模型;(b)晶胞;(c)晶胞原子数2.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它的形状也是一个立方体。在面心立方晶胞中,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和六个面的中心。属于这类晶格的金属有γ-Fe、Al、Cu、Ni、Au、Ag、Pb等图3面心立方晶胞(a)模型;(b)晶胞;(c)晶胞原子数3.密排六方晶格密排六方晶胞如图4所示。它是一个正六面柱体,在晶胞的12个角上各有一个原子,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上下底面的中间有三个原子。属于这类晶格的金属有Mg、Zn、Be、Cd等。图4密排六方晶胞(a)模型;(b)晶胞;(c)晶胞原子数其晶格常数用正六边形底面的边长a和晶胞的高度c来表示。两者的比值c/a≈1.633三、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性,可以从晶面和晶向上反映出来。晶体中各种方位上的原子面叫做晶面,各种方向上的原子列叫做晶向。1.晶面指数确定晶面指数的步骤如下:(1)设晶格中某一原子为原点,通过该点平行于晶胞的三棱边作OX、OY、OZ三坐标轴,以晶格常数a、b、c分别作为相应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度量单位,求出所需确定的晶面在三坐标轴上的截距。(2)将所得三截距之值变为倒数。(3)再将这三个倒数按比例化为最小整数,并加上一圆括号,即为晶面指数,一般表示为(hkl)。2.晶向指数确定晶向指数的步骤如下:(1)通过坐标原点引一直线,使其平行于所求的晶向。(2)求出该直线上任意一点的三个坐标值。(3)将三个坐标值按比例化为最小整数,加一方括号,即为所求的晶面指数,其一般形式为[uvw]。四、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在实际应用的金属材料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原子偏离规则排列的不完整性区域,这就是晶体缺陷。•一般说来,金属中这些偏离其规定位置的原子数很少,即使在最严重的情况下,金属晶体中位置偏离很大的原子数目至多占原子总数的千分之一。因此,从总体来看,其结构还是接近完整的。尽管如此,这些晶体缺陷不但对金属及合金的性能有重大影响,而且还在扩散、相变、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多晶体通常使用的金属都是由很多小晶体组成的,这些小晶体内部的晶格位向是均匀一致的,而它们之间,晶格位向却彼此不同,这些外形不规则的的颗粒状小晶体称为晶粒。每一个晶粒相当于一个单晶体。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界。这种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多晶体的性能在各个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由于多晶体中,虽然每个晶粒都是各向异性的,但它们的晶格位向彼此不同,晶体的性能在各个方向相互补充和抵消,再加上晶界的作用,因而表现出各向同性。晶粒的尺寸很小,如钢铁材料一般为3mm左右,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属中晶粒的种类、大小、形态和分布称为显微组织,简称组织。金属的组织对金属的机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2.晶体缺陷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形态特征,一般将它们分为以下三类:(1)点缺陷(2)线缺陷(3)面缺陷•实际金属晶体内部,由于铸造、变形等一系列原因,其局部区域原子的规则排列往往受到干扰和破坏,不象理想晶体那样规则和完整,从而影响到金属的许多性能。实际金属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这种不完整性,通常称为晶体缺陷。点缺陷晶格中某个原子脱离了平衡位置,形成空结点,称为空位。某个晶格间隙挤进了原子,称为间隙原子。材料中总存在着一些其它元素的杂质,它们可以形成间隙原子,也可能取代原来原子的位置,成为置换原子,三种点缺陷的形态线缺陷晶体中最普通的线缺陷就是位错,它是在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这种错排现象是晶体内部局部滑移造成的,根据局部滑移的方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位错,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位错的存在对金属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图所示。从图中可见,增加或降低位错密度,都能有效地提高金属强度。理想晶体的强度很高,位错的存在可降低强度,当位错大量产生后,强度又提高。由于没有缺陷的晶体很难得到,所以生产中一般依靠增加位错密度来提高金属强度,但塑性随之降低。面缺陷面缺陷包括晶界和亚晶界。如前所述,晶界是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由于晶界原子需要同时适应相邻两个晶粒的位向,就必须从一种晶粒位向逐步过渡到另一种晶粒位向,成为不同晶粒之间的过渡层,因而晶界上的原子多处于无规则状态或两种晶粒位向的折衷位置上。另外,晶粒内部也不是理想晶体,而是由位向差很小的称为嵌镶块的小块所组成,称为亚晶粒,尺寸为10-4~10-6cm。亚晶粒的交界称为亚晶界。•晶粒之间位向差较大,亚晶粒之间位向差较小。大于10°~15°的晶界称为大角度晶界,亚晶界是小角度晶界,其结构可以看成是位错的规则排列。•面缺陷能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细化晶粒是改善金属机械性能的有效手段。五、合金的相结构•所谓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比纯金属高得多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能,是工程上使用得最多的金属材料。•纯金属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但机械性能很差,价格昂贵,种类有限。为了满足各种机器零件对不同性能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合金。(先)•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通常,合金的组元就是组成合金的各种元素,但某些稳定的化合物也可以看成是组元。根据合金组元个数不同,把由两个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二元合金,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多元合金。•组成合金的元素相互作用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相。相是指合金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和原子聚集状态,并以界面互相分开的、均匀的组成部分。•固态金属一般是一个相,而合金则可能是几个相。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各相可以不同的数量、形状、大小组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的组织。•固态合金的相,可分成两大类:若相的晶体结构与某一组成元素的晶体结构相同,这种固相称为固溶体;若相的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元素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这种固相称为金属化合物。1.固溶体组成合金的元素互相溶解,形成一种与某一元素的晶体结构相同,并包含有其它元素的合金固相,称为固溶体。其中,与合金晶体结构相同的元素称为溶剂,其它元素称为溶质。固溶体一般用α、β、γ……来表示。(1)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置换固溶体。通常,当溶剂与溶质原子尺寸相近,直径差别较小,容易形成置换固溶体;当直径差别大于15%时,就很难形成置换固溶体了。置换固溶体中原子的分布通常是任意的,称之为无序固溶体。在某些条件下,原子成为有规则的排列,称为有序固溶体。两者之间的转变称为固溶体的有序化。这时,合金的某些物理性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2)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中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其中的溶质原子不占据晶格的正常位置。只有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直径之比小于0.59时,才会形成间隙固溶体。通常,间隙固溶体都是由原子直径很小的碳、氮、氢、硼、氧等非金属元素溶入过渡族金属元素的晶格间隙中而形成的。(3)固溶体的溶解度溶质原子溶入固溶体中的数量称为固溶体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的极限浓度叫做溶解度。如果固溶体的溶解度有一定的限度,这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