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课题研究的背景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研究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青春期性教育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普遍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周恩来总理早就说过:“一定要在女孩子来月经之前,男孩子首次遗精之前把科学的性卫生知识告诉他们。”目前,我国青少年在生理发育方面的早熟,加上受影视媒体的影响,心理也日趋早熟,表现出青春期性萌动的提前,给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使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当今社会的发展使青少年生理发育滞后于心理发育,引发了种种问题的出现,如:厌学、吸烟、出走、高消费、小团伙、打群架、追星、辍学、早恋、性失误、性罪错、亲子关系紧张乃至轻生。如此的问题在学校、家长和社会上带来的紧张和恐慌是无法忽视的。为了能帮助每个中学生安全、愉快、幸福地度过自己的青春期,避免在教育的缺失和失误下使学生的个体成长不出现遗憾和失误,我们必须认真而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二)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意义:性教育这个名词早在二十年代已传入我国,但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我国大多数人对性的问题尚处在无知的状态,有些人把性视为禁区,把性与丑恶、下流相联系。事实上,每个青少年到了青春期都要遇到性的问题,这是不能回避的。一方面,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性兴奋随之出现,从而萌发对异性的兴趣,性冲动、手淫是青春期易发生的现象;另一方面,当青春期发生种种生理变化时,由于青少年缺乏对自身身体发育的认识,加之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产生迷惑、焦虑、恐惧等心理上的不适应反应。因此,对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第二有利于消除性愚昧,促进正常的性生理及性心理的发展;第三有利于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可为其恋爱、择偶、建立幸福的家庭关系作好准备。二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概况(一)理论界定(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1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其年龄大致从十周岁到二十周岁。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外形和体内机能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性器官与性机能的迅速发育成熟,可能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家长、教3师和青少年本人都必须认真对待这一时期。学校应积极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使青少年能懂得有关性知识,并接受相应的性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健康地成长。“青春期”(Puberty)来自拉丁文“Puberfas”,表示“成熟年龄”或“具有生殖能力”之意,是就个体生殖器官功能的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而言的。达成共识的一点是:青春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转变与过渡时期,是人发育中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和重要时期,年龄在10-20岁这个阶段之内。其基本特征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和趋向成熟。2性教育是有助于儿童、少年和成人正确及时的性发育的教育措施的总称。狭义理解:就是指有关两性器官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卫生学方面的知识教育;广义理解:应该是性文明的完整理论体系,主要进行性的道德与伦理教育和性的文明修养,它与伦理学、法学、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生理学、遗传学、性学、医学、社会学、生物学、哲学等科学发生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笼统地说:性教育就是如何帮助人们明确性别角色意识、认识性器官、了解性生理、掌握性卫生常识、造就健康的性心理和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的一门综合学问。3青春期性教育是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人进行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的素质教育。教育对象只是指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不包括儿童和成人。任务是通过有关性的科学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对待异性的高尚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违反青少年身心发展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为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家庭抚养子女等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性教育是传授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道德等科学知识,培养健康人格,塑造正确的性角色的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把性教育局限于有关性器官的解剖和发育方面的教育,这是很不全面的。人不仅仅是自然生物的人,更是社会的人。因此,对人来说,性不仅存在着生物学意义的“性差别”,还存在着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的“性别差异”和“性角色差异”,所以,性教育内容应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及性社会学等方面。性教育也是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青春期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二)国内外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概况1美国青春期性教育:美国是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和教师大会就青春期性教育问题开展过多次讨论。从教育实践上看,19世纪美国尚未开展性教育,进入20世纪以后,性教育逐渐进入学校课堂。美国性教育和家庭生活教育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训练有素的教师不应当只强调性的事实,而应当适当地注意到整个性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说,性教育应当关注性心理和整个人的发展。70和80年代,性教育渗透到许多课程里,性教育的资源更为丰富,不仅有各种书籍,还有许多视听资料。在许多学区,性教育和家庭生活教育是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教育,即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都有性教育。此外,性教育师资培训也日益受到重视。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艾滋病的威胁,美国的青春期性教育与艾滋病预防教育结合起来。此时,美国主要4城市大约80%的公立中小学都进行性教育。但美国的青春期性教育质量却并不高,美国仍有大量青少年性无知。造成性教育质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中小学对性教育课程的内容缺乏广泛一致的意见。鉴于青少年中日益严重的性问题和性教育尚未有效地在学校中实施,9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中小学性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改革进程中。美国性信息和教育协会认为,必须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综合的性教育,因此,首先要进行性教育课程改革。1991年该协会编写的《全国性教育综合大纲》出台,标志着美国性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纲》认为,性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性健康,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性观念,向他们提供保护自己性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他们作出更好的有关两性关系决定的能力。《大纲》对改变美国中小学性教育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性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起到了规范作用,并进而为提高性教育质量起到推动作用。2瑞典的青春期性教育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早在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性教育,1957年国家教委就制订了性教育指导要领,1970年性教育范围扩大到所有学校。1975年之前,他们偏重于生理教育,以后逐步增加了性道德、性评价等内容。他们的教育有三个特点很突出:非常实用;从幼儿就开始;性科学教育一步到位,不兜圈子。瑞典性教育很有成效,少女妊娠和人流数明显减少,性病、性犯罪比例也在下降。3日本的青春期性教育日本的性教育大约从明治时代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日本的性教育,从明治时代到战前,属于性教育的初期启蒙时代,性教育主要从战后开始的。日本战后的青春期性教育分为五个时期,它们分别是:1945-1955年的纯洁教育前期:这一时期性教育的名称为纯洁教育,是日本战后性教育的开始。在此期间,学校健康教育课中开设了性教育,性教育内容涉及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过程、青春期身体变化、生殖系统的功能等。1955-1965年纯洁教育后期:纯洁教育的目的转向以青少年正确理解两性间的精神和肉体关系为重点。在学校教育中,学习与性教育有关的内容放在了一般了解的尺度,生理解剖方面的内容几乎取消,性教育失去了统一的形式。1965-1975年性教育复苏前期:总体上讲,性教育这一时期虽然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在具体实施方面仍然是消极的。1975-1989年性教育复苏后期:这一时期,日本教育部下发的学习指导纲要及指导书中开始使用“与性有关的指导”这一提法,对性教育改变了以前的消极态度而采取了超前的积极指导态度。1989年以后的性教育成熟期:这一时期,是日本性教育的迅速发展期,其主要的社会背景及原因是发现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急剧增加。爱滋病的预防提示了性教育的重要性。4除美国、瑞典、日本外,加拿大、英国、德国、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性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充满阻力、非难和曲解的敏感问题,已成为教育青少年的一个重要5组成部分,性教育的内容已成为健康教育学的重要一章。性教育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教育,通过政府、教育卫生部门和宣传部门来进行。(三)我国中学青春期性教育现实背景及存在的问题1性教育的认识误区目前,人们对性教育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方面:(1)对“性与性教育”的狭隘理解。这种观念认为,“性”即是性生理和性行为。“性教育”就是性生理知识的教育。持这种观点的人看不到“性与性教育”广阔背景后的丰富内涵,看不到它不仅包括性生理,而且还包括性心理、性审美、性别自认、性行为的角色认同,以及性伦理、性道德、性法制和性病预防等不同层面的内容。性教育是全方位的,其核心是人格教育。狭隘的“性与性教育观”采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必然使中学性教育的道路越走越窄,最终导致性教育难以在学校深入开展。(2)以堵为主的“应急论”。这是目前许多学校采取的方法。他们平时不对学生进行性教育,学校但愿学生不出“问题”,认为出了问题再解决也不迟。在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心目中,性教育是对那些出了性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这种观点的出发点的根本错误在于它不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而是回避问题,方法上采取消极压制以延缓问题的发生,或事后“亡羊补牢”,而不是积极疏导,更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发展中的问题,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做准备。加之教育主体对出了问题的学生往往采取批评指责的办法,或是简单地开除了事,这种简单化的处理,不可能使学生获取科学的性知识,更不可能培养他们成熟的性心理与性道德,因而绝不可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理想境界。(3)蒙昧主义的“本能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性知识自然会知道的,不必用语言、文字来传授。性欲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孩子随着生理成熟,男女之间的事他们自然会知道,开展性教育是多此一举。“本能论”的思想根源在于“性神秘”和害怕让学生知道性知识会导致某些学生的性越轨行为,并常常人为地为性教育设置种种禁区。在这种观点影响之下,往往导致学生因性神秘进而性好奇,进而演变为一些学生的性尝试,同时还会制造新的性愚昧。现实中,因性无知而造成的身心疾病、青少年性失误与性犯罪的增加,都证实了“本能论”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4)“价值中立”的性教育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性观念与性行为由学生自由选择,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性教育应持“价值中立”的原则,向学生传授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时候,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方面的引导。其实性价值观教育即使在现代西方也被视为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表明,没有价值标准的性教育是没有价值的性教育,甚至成为有负面作用的性教育。2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性教育职责上相互推诿多数学校认为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传授考试、升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应试的技能,提高应试成绩。至于性教育是个人的事情,是隐私,是学生家长的职责;而一些家长则认为,我把学生交给学校,学生的一切问题,包括性教育理应由学校负责;有时学校和家长则认为性教育失误,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太差,性教育应由社会上的有关机构或部门负责解决。各方相互推诿,没有一个教育主体自己主动去承担性教育的责任,致使中学性教6育出现空白,进而影响到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正常的异性交往。3在性教育过程中,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严重脱节中学性教育绝不是管束教育,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性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性观念和健康的性心理,并使其具有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性行为规范,而且要通过性教育,使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完善的人格,然而,由于素质教育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和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不尽科学,一些学校在性教育中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往往走过场。有的在教学中片面地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空洞的说教太多,内容太抽象,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抽象性知识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