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技术-课程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微生物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信息课程编码530101001课程名称微生物技术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B类)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课程学分5计划课时90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先修课程同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后续课程发酵技术职业资格培养基工课程部门生物工程学院制订人员微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制订时间2012.06课程负责人批准人1.课程定位《微生物技术》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达到利用有益微生物为生产服务,控制腐败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活动。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标准根据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对生物技术专业涵盖的岗位群所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选择内容,并以生产流程为主线编排课程内容,以彻底打破原来的学科模式课程设计思路,围绕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微生物操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对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等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在考虑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每个工作任务的学习都以职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微生物基本单元操作为载体来设计活动,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教学,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3.课程目标3.1知识目标●熟悉微生物特点,大小,形态特征知识;●掌握微生物革兰氏染色原理;●掌握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掌握微生物菌种衰退的机理,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复壮;●掌握对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和对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原理。3.2能力目标●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应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技术;●微生物的分离与接种技术;●菌种的保藏与复壮技术;3.3素质目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法制意识,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责任意识,吃苦耐劳;●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4.课程内容和要求4.1课程内容设置序号项目(情境)名称学时1显微技术82消毒与灭菌技术123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124微生物鉴别技术85微生物生长测定技术126微生物育种和菌种保藏技术87微生物综合应用304.2学习情境与要求序号项目(情境)典型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学时1显微技术普通光学显微镜构造和使用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4细菌涂片和复红染色掌握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42消毒与灭菌技术常用器皿有效的灭菌玻璃器皿的包扎方法;6麦芽汁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掌握常用消毒方法的操作。63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10斜面并活化掌握固体,液体接种操作;4用发酵罐进行乳酸发酵掌握无菌操作;4大曲中分离酿酒酵母掌握分离纯化技术44微生物鉴别技术观察安琪酵母(发面用)的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微生物的形态鉴别方法;4细菌,放线菌,霉菌形态观察巩固普通光学显微镜操作45微生物生长测定技术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4酵母菌的活菌计数显微镜直接计数操作;4微生物稀释平板计数平板间接技术操作46微生物育种和菌种保藏技术黑曲霉紫外线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准备操作;诱变后菌种的筛选;4酵母菌菌种保藏菌种的保藏操作。47微生物的综合应用土壤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培养、保藏。分离准备(培养基,器皿)5样品采集,分离4对分离菌种显微镜鉴定5对菌种进行诱变育种6优良菌种的发酵培养5对优良菌种的保藏54.3考核建议项目学习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权重1显微镜的使用与制片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制备细菌涂片80%B酵母菌水浸片C细菌进行美蓝染色D熟练使用显微镜2灭菌条件和灭菌设备的正确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常用的灭菌方法80%B玻璃器皿的包扎C培养基灭菌条件的选择D灭菌锅的使用3掌握微生物的常用的分离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常用分离方法80%B划线,稀释,涂布C无菌接种技术4掌握微生物的细胞和菌落形态特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显微镜的熟练应用80%B根据形态对菌种鉴定C制片技术5掌握微生物测定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生长测定方法80%B群体生长规律和意义C生长曲线的测定6微生物育种和菌种保藏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出发菌株处理80%B诱变过程控制C诱变菌株筛选D优良菌种的保藏7微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显微镜技术80%B灭菌技术C分离培养技术D育种与保藏技术4.4实现课程目标必需条件1)实训室主要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显微镜以及辅助设备,微生物无菌操作设备,灭菌设备。2)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融贯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2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景,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以工作任务着手,学会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鉴定,加强职业技能的实操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微生物技术中各种仪器、器具和器皿的使用,并能正确观察,辨别微生物的培养物,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仪器设备的内部结构,理解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4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5.实施建议5.1教学建议1实现教室和实训室零距离对接,把理论课程尽量安排在实训室授课,边将理论边演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内容的统一。2实行小班授课,教学效果将会更加理想。5.2教学评价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采用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心智。5.3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2应将本专业教学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并结合职业标准组织教材内容。通过常用微生物技术的操作,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使之更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3教材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微生物操作技术的认识。教材必须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6教学案例的编写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要作用,案例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教学互动性。5.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注重实训指导教材的开发和应用。2注重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真实的工作场景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跨校的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促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4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综合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5.5其他说明无执笔人: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