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生命对话-走向语言的视界融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命对话,走向语言的视界融合作为生命关怀的对话对话应该作为一种生命关怀的方式。对话的本质,不是为了裁定、评价,给学生一个终极的标准答案。这不是对话,它的本质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本质是对学生精神生命发育的一种尊重、一种唤醒、一种理解、一种引导。第一,对话,一种心灵的抚慰。一位老师上《做一片美的叶子》,课文行将结束,他安排了一个练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个孩子说:“地球把所有的国家结为一个整体,但美国为什么不让伊拉克有自己的位置?”老师应对:“问得好!先天下之忧而忧。”“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啊。”(把这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给悬置起来了,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功夫)一个女孩儿说:“家把爸爸、妈妈、孩子结为整体,每个人在家里都有自己的位置。可是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都不愿意要我,我没有自己的位置了,我很难过。”孩子说完,就这么傻傻地站在那儿。现场非常安静,大家都看着老师。有时候一堂课的成败,就在这么一个点上。处理好了,满堂生辉;处理不当,那就完了,黯然失色,前功尽弃。老师稍稍想了一会儿,不能多想,这是课堂教学,不是论文撰写,必须马上想出应对策略。只见老师走近学生,把女孩儿搂在怀里,就像只对这个孩子说,又像是说给大家听。老师说:“孩子,不要难过,老师给你讲个故事,我非常喜欢一种小动物,叫珍珠贝。这种贝类,如果有沙子什么的跑进身体里去,它会把它们包起来,最后变成一颗珍珠。孩子,不要难过,用自己的善良包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波折与困难,这样,你的内心就会长出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这番应对,既有肢体语言,又有自然语言。这样一个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情,一种心灵的抚慰。抚慰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同时抚慰着其他的孩子,谁能保证你的人生就不遇到挫折呢?人生有太多的苦难,太多的伤感,碰到这些不幸,我们怎么办?相互之间的言语的慰藉,就是最好的疗伤。第二,对话,一种智慧的启迪。如果对话只盯住最终的结果,那么对话很可能失去对话的意义。对话的每一个当下,都是师生本有的思想、激情、智慧的一种澄明。一位老师上《登山》,上完全部的新课内容,就安排学生质疑问难,问学生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课文中写过这样一个细节:列宁和巴果茨基下山的时候依然选择走那条险恶的小道。这时,一个孩子问:“列宁为什么坚持要走那条小路?老师,我还是不能理解。”完了,这课白上了!……这位老师处理得相当机敏、相当智慧。老师是这样应对的,第一句话:“这是不是对列宁最后说的那段话还有不理解的地方?”瞧!先来个投石问路,为了什么?理解!理解这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孩子还真点了头。实际上,孩子的发言并不总能准确表达他的本意。这时,老师的倾听理解就显得非常关键了。这么一探问,孩子的问题就发生了质变,变成“列宁说的这段话到底该怎么理解”。对症才能下药。老师说:“那这样,你再仔细读读最后一段话,看看列宁的话哪些地方你还不能理解,等会儿我们单独讨论。”这个老师的应对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第一,投石问路很重要,先把问题搞清楚;其次,宕开一笔,再把问题还给你,逼着学生先自己思考。这是“让学”的一种机敏。接着,第二个学生提问:“我觉得列宁回来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走那条小路。”这不是把老师往死胡同里逼吗?刚刚摆平一个,又来一个。更没想到,第三个学生提问,连理由都说得振振有辞:“我赞成,锻炼自己的意志有很多机会。你回来,你摔死了呢?我认为没有必要走那条小路。”这就是对话真正开启以后的尴尬,老师再一次被逼上了绝路。老师:“这倒的确是个重大的问题。万一列宁掉入深谷没命了呢,这次登山到底还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想过,但不瞒大家说,我还真没想通,我也找不出答案。”这个时候,学生的迷茫是他精神成长中所必需的营养,不要引到学生以为生活、人生都是有答案的。生活不是这样,该迷茫的时候就得让他迷茫,该痛苦的时候就得让他痛苦,该受挫折的时候就得让他受挫折。又一个孩子提问:“老师,这巴果茨基为什么一开始就对列宁说他不能走那条小路?他凭什么这样说呢?”……这么多问题,老师最后怎么处理呢?他给来了个九九归一、万法归宗,老师这样说:“这些问题,有的会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当中解决;有的可能在自己的反复思考当中解决;也可能解决不了,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对这个问题就明白了;有的可能要几十年后的某一天,某一个情境中,你一下子深深的领悟了。这都没关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我们在思考!”这就是一种智慧的启迪。课的神韵在最后那个对话当中呈现出来,老师已经把思考人生的终极答案传递给了学生。第三,对话,一种生命的赏识。《只拣儿童多出行》,交流读后感的环节,听听老师是怎样变着法儿夸赞学生的。认同式的夸赞,顺着学生的意思,适当地加以强化、加以展开。点头表示首肯。什么时候该延宕,什么时候该留白,这个火候要掌握得恰到好处,这个功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第四个学生:“冰心奶奶说我们是天使,是太阳,是花朵,是春天。我们感谢她的比喻,感谢她的提醒。是天使,我们要释放可爱;是太阳,我们要释放光明;是花朵,我们要释放美丽;是春天,我们要释放明媚!”小孩子厉害!这时候老师该出手了,说:“你正在释放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不仅是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你听,这里面有对话的技巧。老师信手拈来,巧借孩子的话来夸这个孩子,又省心、又讨巧,顺水推舟。第五个学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美在儿童。”老师:“很好,请你在这句话的下面划上破折号,签上你的姓名。记住,这就是你的读书格言啊。”第六个学生:“花是美丽的,也是柔弱的;花是美好的,花期却是短暂的。生命柔弱似花,生命短暂如花,我们应当怎样延续美丽的花期呢?”老师说:“了不起的是,你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花期,谈人生。你的问题值得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去思考。我愿意把你的话记在心里,时时警策!”第七个学生:“我认为课文第四节‘我们站了一会’读起来有点别扭,我建议加一个儿。”这孩子的心得与众不同,在挑刺儿呢!老师马上跟进:“学习书本,不迷信书本;崇拜作家,不盲从作家。这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你看,一下子把孩子的发现提高到学习品质上,不是把对话停留在一个层次上,而是像爬山一样一步一步往上递升。第八个学生:“春光,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这个是课文里的话,“我,把爸爸、妈妈一生蕴藏的天真、活泼释放出来了!”老师说:“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自己独到的想法、这里,我愿意和在场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一起再次聆听你刚才讲过的话语。”这个学生很激动,把话又重新说了一遍,这不就是赏识吗?第四,对话,一种生命的赏识。《三顾茅庐》中有一段话,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之前的一段话:“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这个老师叫两个学生站起来读,第一个女生站起来读:“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第二个男生站起来读:“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两个孩子读得不一样,,第二个孩子“如此无礼”后面停顿了一下,老师很机敏,马上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学情,于是老师让大家展开讨论:这个地方读的时候需不需要停顿?为什么?(可见这个老师功力深。)学生讨论了,多数学生赞成停顿。一个学生说:“这个地方停顿一下,是因为刘备心里想:我后面的话到底该不该说?因为他毕竟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呀!”第二个学生说:“刘备一上来就骂得很凶,他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所以要停顿一下,好换口气。”第三个学生说:“张飞已经是第二次惹刘备生气了。所以刘备骂完第一句话以后,要想一想怎么处罚张飞,因此就停了一下。”第四个学生说:“这是一个反问句,为了加强斥责的语气,就需要停顿一下。”四个学生说明理由的时候,老师说明都没干,他在专心致志地倾听,然后对这些结论给予充分肯定:说得好,说得有道理。第一,这个老师学情抓的好;第二,民主氛围造得好;第三,学生的学情生成是有价值的。但是很遗憾,老师这样处理功力还是不够。四个学生谈理由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你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他还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怎么办?需要你老师引领,需要你去点拨。《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妇孺皆知,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的一个难以抹去的精神痕迹,这就不是一个故事就能了事的了,这就不能就事论事了。因为,这是一个文化的存在,这是一种文化符号。《三顾茅庐》体现的是一种如何对待人才、如何尊重人才的文化。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暂且不管他到底诚不诚心,但联系当时的政治背景和刘备所处的历史环境,刘备需要诸葛亮,这是不争的事实。刘备这个时候干吗呢?打一仗败一仗,连个安身之地都没有,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但是,这时候关羽、张飞、赵云,五虎上将,三只虎都已经在他身边了,这三位,哪个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他们有勇,有大勇,神勇,但是,谋呢?不能说无谋,但全局之谋、战略之谋、神妙之谋,这三位还不够格。要成就一番惊天伟业,不能没有大智高参。从刘备的政治眼光看,他对诸葛亮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是真诚的。此时他无路可走,别无选择。所以这个学情,我们就需要重新挖掘它的文化内涵。第一个学生说“这个地方停顿一下,是因为刘备心里想:我后面的话到底该不该说?因为他毕竟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呀!”学生这样说,实际上这个孩子话里隐含了重要的文化信息,只是老师没有去蔽,老师可用这样的跟进策略:“是的,一个是情同手足的结拜兄弟,另一个却是尚未见面的一介书生。刘备犹豫了一下,但仅仅就是这么一下,他马上说出了下面的话。由此可见——”见什么?见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这个跟进的过程,就是对价值去蔽的过程,去蔽了,这个故事的文化象征意义就出来了。对诸葛亮这样的大智大贤,就应该这样去求啊!这个价值定位一旦明确,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可以说势如破竹、迎刃而解。第二个:“刘备一上来就骂得很凶,他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所以要停顿一下,好换口气。”老师跟进:“为什么要斥责?为什么还要大声斥责?以致一口气都缓不过来呢?由此可见——”可见什么?可见刘备实在太需要诸葛亮了,太需要智囊人才了。这样的应对,对出的是故事的文化意蕴和内涵。再看第三个:“张飞已经是第二次惹刘备生气了。所以刘备骂完第一句话以后,要想一想怎么处罚张飞,因此就停了一下。”老师跟进:“是的,第二次不光是斥责,还想到要处罚张飞。这又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步步逼近价值的核心,把学生往有着无限风光的险峰上推。第四个学生:“这是一个反问句,为了加强斥责的语气,就需要停顿一下。”老师跟进:“是啊,如果把反问句改成这样:你真是太无礼了!行吗?”“不行!”“为什么?又是斥责、又是反问、又是停顿,刘备到底想要告诉张飞什么?”这是文本全部的意蕴和价值,张飞啊,你个蠢货,你懂大哥的心思吗?这样一个去蔽的过程,让我们的对话有了理性思考的意义,这就不再是表面的,不再是就事论事、蜻蜓点水的,上升到了就事论理,这个理,就是一种价值、一种文化,这才是对话的终极关怀!最后看一个课本是有没有价值,就看这个课有没有把文本的价值充分地挖掘出来。第五,对话,一种真情的交融。贾志敏上过一课《两个名字》。他的课一般最后一个环节是训练,思路往往别出心裁,这是他的特色。贾老师对学生说:“你好,我有一枝铅笔。”一边说一边和一位小朋友握手,并举起一枝铅笔。孩子马上站起来说:“您好,我也有一枝铅笔。”师生倆就高高兴兴地说:“哈哈,我们都有一枝铅笔!”第二次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