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德育1.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2.从个体的素质构成出发,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A.政治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B.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C.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D.政治教育、伦理教育、道德教育1.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A.知、情B.知、行C.意、行D.知、意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E.德育原则4.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5.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6.【判断题】德育必须从提高首先认识开始。()1.“夫子循循然善诱也,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B.导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疏导原则2.【判断题】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疏导原则。()3.某学生是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但不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在班会上请他向全班同学讲解篮球竞赛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以此为例,讨论如何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促进该生发生了转正。这种做法体现了德育的()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D.个别教育原则4.【论述题】某初中三年级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这一事件。5.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原则。A.疏导B.因材施教C.导向性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6.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体现了德育原则的()。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8.孔子提出了“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德育教育不单单依靠学校教育力量,还要联合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这体现了德育原则的()。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D.因析施教原则11.【多选题】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老师问:“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啊?”老师说:“你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你是可爱的人,如果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那么你也是最可爱的人。”该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A.疏导原则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情感陶冶法D.道德修养法2.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法D.实践锻炼法4.【论述题】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师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信心十足的又投入学习中。该案例体现了哪项德育原则和哪种德育方法?5.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7.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法B.自我调节法C.道德修养法D.品德评价法8.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9.【多选题】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陈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有()。A.情感陶冶法B.实际锻炼法C.道德修养法D.品德评价法10.【多选题】以下属于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的有()。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情感陶冶法E.谈话法11.对中学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社会实践活动C.课外、校外活动D.思想政治及其他学科教学12.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活动B.社会活动C.课外、校外活动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3.下列属于德育的途径有()。A.参观军事博物馆B.学习模范事迹C.教学活动D.共青团工作E.进行公益劳动1.“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2.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3.()提出了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A.维果斯基B.班杜拉C.麦克费尔D.皮亚杰课堂练习十一、单选题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B.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A.德育内容B.德育方法C.德育评价D.德育目标3.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4.衡量人们思想品德好坏高低的根本标志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5.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A.德育内容B.德育活动C.德育方法D.德育过程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7.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赫尔巴特的这一言论表明了德育应该具有()功能。A.个体性B.教育性C.文化性D.社会性8.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德育方法是()A.自我锻炼法B.自我调节法C.自我修养法D.自我评价法9.通过人格感化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参观法D.实际锻炼法10.由于学生知、情、意、行几个因素发展不平衡,所以对学生的德育要注意()。A.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B.抓好行为习惯的训练C.抓薄弱环节,因材施教D.引导学生锻炼意志二、填空题1.狭义的德育则指________________。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_____________与受教育者已有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4.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学生任何微小进步都持肯定态度的德育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它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6.教师通过郭明义事迹的展示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7.“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8.德育的实践锻炼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实践锻炼两种形式。9.“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是前苏联教育家________________的德育观点。10.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11.语言说服和________________是说服教育法的主要方式。12.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构成的。13.美国教育家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14.体谅模式或学会关心模式的道德教育模式由英国________________所创。三、判断题1.德育过程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过程无关。()2.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3.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因此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德育。()4.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5.体谅模式是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较有影响力的道德教育模式,其创立者是英国的班杜拉。()四、名词解释题1.德育过程2.德育原则五、简答题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应遵循那些原则?六、论述题论述德育过程的四个基本规律。七、材料分析题1.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于是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出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对该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