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涵施工技术方案1、总则1.1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两阶段施工设计图》1.2工程概况K14+842涵洞设计为4*4.5的盖板涵,涵洞轴线与道路中线法向夹角为0度。涵长为59米,基础为厚0.9米整体式基础,墙身厚度为1.1米。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图纸复核⑴组织技术人员加强设计图的复核工作,主要复核涵洞(通道)进出口标高、涵洞长度、进出口形式,尤其是斜交涵洞(通道)八字墙或端墙要进行仔细计算复核,确定无误方可施工。⑵加强实地调查,特别是实地调查地方道路、水系,进一步复核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如与现场情况不符,则应对涵洞通道的位置、型式、跨径等方面进行调整。2.1.2施工方案拟定⑴涵洞基础、盖板部位施工采用跳段施工,即每个部位进行间隔施工,墙身部位施工采用滑模施工。⑵盖板根据场地条件和涵洞形式采用搭设支架间隔现浇施工。2.2现场调查⑴依据设计资料及定出的涵洞中线,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认真核对施工范围内是否有对施工有影响的构造物、树木、地下管线等,如有则及时联系有关单位解决。⑵对应设计图调查实际的地方道路、水系、基础地质情况,作出合理临时改道、改沟等分流方案和具体措施,以施工期间不妨碍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为原则。2.3施工场地平整施工前应对涵洞位置场地合理规划,大致整平并做适当的硬化处理,涵洞基坑四周设置截排水措施。2.4测量准备⑴按涵洞(通道)设计尺寸放出涵洞的纵、横轴线和开挖轮廓线。⑵基坑四周设置控制桩控制基坑方位、尺寸、标高,轮廓测量应根据涵洞基础尺寸、基坑开挖深度、施工襟边宽度、坡度综合考虑,控制桩应设置在比较稳固的位置,防止毁坏,便于施工过程中进行复核。2.5模板机具准备⑴涵洞墙身采用大块钢模板施工,每块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面板厚度不小于6mm,刚度不小于1/400,拉杆排列整齐规则,模板分块合理,横、竖拼缝整齐。⑵进行涵洞(通道)主要施工机具有:挖掘机、装载机、吊机、钢筋加工机具等。⑶各种模板、机具设备配置齐全,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3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3.1工艺流程不合格绑扎基础钢筋及涵台钢筋预埋、安装模板测量放样基坑承载力检测基坑开挖洞口铺砌及八字墙施工满堂支架浇筑盖板混凝土绑扎盖板钢筋、立模板绑扎涵台钢筋、安装模板分段浇注涵台混凝土分块浇筑底板混凝土钢筋加工基底加固处理弃土外运填塞封闭盖板缝、沉降缝沥青麻絮填塞与外侧沥青布封闭涵身外壁及盖板上表面刷沥青防水剂间隔完成基础施工拆模、洞身内壁整饰填塞涵台拉杆洞安装满堂脚手架、盖板底模板涵台背回填拆模、基台结合面凿毛3.2涵洞基础3.2.1基坑开挖⑴根据地质情况和开挖工程量大小,涵洞基础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基坑开挖尺寸及控制桩位见以下示意图。⑵开挖前根据放样用石灰线标出基坑平面位置和坡顶放坡线,一般采取放坡开挖,坡度一般按照1:0.5进行取值,地质条件不好的应适当放缓边坡,基础开挖底宽度为涵洞基础宽度两边各加0.5m,开挖至距设计标高差10~20cm时,由人工进行清理至设计标高,以免机械扰动基底原状土,造成承载力下降。⑶开挖过程中对边坡的稳定情况随时进行监测,并做好原始记录,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坑底四周设30cm×30cm排水沟,至少在两个转角处设置60cm×60cm集水井,以便及时排走基坑积水,确保基底土不被水浸泡。⑷开挖弃土不得妨碍基坑稳定和施工通道进出,弃土堆坡脚距基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基坑开挖深度,基坑顶动载距坑顶缘间距不得小于2.0m。51.53H*0.5+6+0.5*2+0.3灵山地面标高基础标高0.31:0.5控制桩位123456789105.850.025.05.05.05.02.05.05.05.5灵山⑸基坑开挖到标高后立即进行地基承载力实验,地基承载力实验采用轻型触探检测,检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分别设置在涵身中间与两端,如涵洞较长时,适当增加检测点数。若不满足要求,应进行地基处理,直至满足承载力要求后才可以进行基础施工。⑹对于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一般采取换填方式解决,提前进行换填材料的配备,以满足设计要求,换填时每20cm一层铺垫整平,采用压路机或小型夯实机械分层进行夯实,经检测达到承载力要求后再进行基础的施工。⑺基坑检查项目见下表。基坑检查项目项次检查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平面位置(mm)+200用全站仪检测2基底标高(mm)土质±50用水准仪测量5~8点石质+50,-2003基坑尺寸(mm)不小于设计尺寸用尺量4基底承载力(KPa)不小于设计规定轻型触探仪检测5基坑排水等现场查看积水、排水情况3.2.2基础施工⑴基坑经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封底和涵洞基础的施工,尤其雨季应随挖随施工,以避免基底长期暴露或泡水使其承载力降低。⑵为压缩施工周期,减少基础暴露时间,基础钢筋宜采用基坑外加工成型,然后整体吊装到模板内安装。⑶基础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利用滑槽将混凝土滑入模内,分层浇筑,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浇筑基础顶面时,应控制好流水面高程和大面平整度,为保证基础混凝土与台身连接牢固,在基础与台身接茬处埋置长度为30cm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头并进行凿毛处理。3.2.3基础回填涵洞基础回填前应保证基坑内无水,并对基坑内的杂物进行清理,按规范要求回填应对称、同步、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得超过20cm,一般采用为透水性强的材料,若设计有要求,填料应满足设计要求,距离结构较近处采用小型夯实设备分层夯实,回填后基坑一样保持排水通畅,不应使积水浸泡涵洞基础。3.3涵洞墙身3.3.1钢筋加工与安装⑴墙身钢筋采用现场直接绑扎成型,竖向受力主筋一般采用焊接,若钢筋直径大于25mm,宜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根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连接钢筋轴线一致。单面搭接焊缝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双面搭接焊缝长度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焊缝饱满,焊完后焊渣敲除干净。⑵钢筋骨架应有足够刚度,钢筋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可用点焊焊牢。⑶钢筋安装时采用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⑷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焊接接头,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同一断面内钢筋接头面积不大于总面积的50%。3.3.2模板安装与拆除⑴为保证涵洞外观质量,避免出现过多施工缝,台身、台帽宜一起浇筑成型,模板设计应适应工艺要求。⑵为方便模板安装,避免错台错缝,宜先在基础外搭设支架,整面模板拼装,然后整体吊装。⑶立模前应在基础上进行测量放样,按照测量的轴线和设计标高,挂设施工线,按照设计尺寸立两侧台身模板,严格控制模板的垂直度。⑷模板采用“内拉外撑”的方法固定,如下示意图所示,拉杆为φ16圆钢,按1.5m×1.5m的间距布设,外部采用支架支撑牢固,防止跑模。⑸模板安装好后对结构内轮廓尺寸、中心位置、标高、拼接质量、平整度进行仔细检查,保证其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要对模板整体稳定性进行检查,防止在施工中跑模、胀模。模板接缝采用泡沫条塞填密实,并用腻子粉刮平。⑹沉降缝处的端模采用2cm厚建筑模板,端模必须平整且与墙身和基础沉降缝在同一竖直线上。⑺为保证墙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倡采用废机油,其涂刷方法见相关专用工艺。3.3.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⑴混凝土浇注采用吊斗吊装混凝土灌注入模,每节墩身每侧布置不少于两个下料点,两侧墙身对称浇注,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0米时应设置串筒、溜管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基础钢模板底托顶托钢模板基础基础钢模板2.51m0.3m1.5m1.5m⑵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支架、拉杆进行仔细检查,对模内杂物、积水进行清理,符合要求后方可浇注混凝土。⑶每侧墙身基本水平分层浇注,控制层厚不超过30cm,保证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少于5~10cm,振捣时振动棒与侧模保持5~10cm间距,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时即可缓慢抽出振捣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确保砼内实外美。由于本涵洞设计墙身钢筋密度较大,且墙身体积偏大,应进行多点振捣,已达到是砼密实的效果。⑷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拆除模板,拆模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进行,不可生拉硬拽,确保砼棱角不因拆模而受破坏。⑸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3.4盖板施工3.4.1.支架搭设⑴盖板施工采取搭设支架立底模逐片现浇方式进行施工。⑵支架底口可直接落在涵洞基础上,顶部采用可调顶托,沿盖板横向和涵洞轴向设置方木或小型钢分配梁,支架底部距离基础10~20cm高设置扫地杆。⑶支架模板系统必须进行承载力检算,刚度、强度、稳定性满足要求。3.4.2.模板安拆⑴支架安装完成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面标高、节点连接情况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安装底模板。⑵底模板可采用大块钢模板或覆膜竹胶板,模板拼缝整齐,表面平整,止浆效果良好,面板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密合,相邻模板高差不大于2mm,模板平面度控制在5mm以内。⑶在台帽平面和侧面位置铺设一层油毛毡隔离,铺设之前,台帽表面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找平。⑷支架和底模可以按涵洞长度方向一个或几个沉降缝一次安装成型,盖板按设计要求逐片间隔现浇施工。⑸盖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落架,落架应由跨中向支点对称进行。3.4.3.钢筋安装⑴涵洞盖板模板安装完成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钢筋,钢筋事先在加工厂绑扎成型,整体吊放到模板内安装。⑵每块盖板钢筋的数量、规格、弯制和绑扎成型后的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⑶盖板钢筋设置专用保护层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3.4.4混凝土浇筑⑴单个盖板混凝土方量较小,可采用吊斗吊装混凝土灌注入模,混凝土的拌制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⑵每片盖板混凝土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浇注,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振动棒不得过于靠近模板,避免伤害模板影响外观质量。⑶混凝土施工完成初凝后立即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将盖板顶面压实抹平,并进行二次收浆,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出现开裂。3.5涵洞防水施工⑴防水层上设置保护层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顶面设置2%的双向流水坡,保证表面平整、排水畅通,防水层所用材料满足设计规定。⑵防水层施工前要对涵洞墙身、盖板表面进行清理,确保表面干净、干燥。⑶防水涂料涂刷要均匀,铺设防水材料的搭茬长度不小于20cm,且沿水流方向设置接茬。⑷沉降缝处防水先采用浸沥青麻筋填塞,然后涂刷防水涂料,涂刷宽度不小于50cm。⑸防水层所用的沥青采用石油沥青,其软化点不得低于50℃,针入度不得低于30(1/10mm),延伸度不得低于30cm。⑹采用敞口大锅熬制沥青,锅中盛装沥青不得超过其容量的2/3,熬制时用高温温度计测温,当沥青表面停止起泡,温度达到175~190℃时即停止升温,以温火保持保持此温度待用。⑺熬好的沥青盛在小铁桶送至工点,使用时沥青的温度不得低于150℃,涂敷沥青的圬工表面应先刷扫干净,消除粉屑污泥,涂敷工作必须在干燥温暖(温度不低于5℃)的天气进行。⑻沥青必须满铺满涂,平顺均匀,厚薄一致,不得有皱折、破损、鼓泡、翘边、脱层、滑动或封口不严等缺陷。3.6沉降缝施工⑴根据设计要求,涵洞一般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的施工,要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⑵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沉降缝与基础、台身沉降缝一一对应,基础和墙身上下不得交错,必须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3.7八字墙施工⑴为避免八字墙后回填挤压造成八字墙倾覆,应在路基填筑到涵顶后反挖进行八字墙施工。⑵八字墙结构尺寸差异较大,若采用钢模板不但投入较大,而且其通用性差,效果反而不如采用木模板,一般采用15mm厚高强覆膜竹胶板,其特点是:幅面大、表面光滑、易脱模和拆模、易加工、结构适应性较强。⑶模板方案:面板采用15mm覆膜竹胶板,竖向采用10×10cm木方,间距30cm并上下贯通,横向每层采用2根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