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远集团各子公司事故案例分析与对策物体打击事故原因及预防物体打击一般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碰撞、人撞固定物体、运动物体撞人、互撞、撞击等造成的伤害。但不包括因爆炸和起重机械\车辆等而引起的物体打击。物体打击事故的特点是分布范围广泛。机械设备运转、立体交叉作业等均会发生物体打击伤人事故;突发性强,事故前没有预兆,突然发生,不易防护;伤害严重,由于多数物体打击能量大,凡受伤,轻者伤残,重者死亡。此类事故发生率高。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船舶修理环境较为复杂,随时都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设备、工具缺陷,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或损坏、失灵等,工人在操作时就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2、管理混乱作业环境差,生产中用的材料、工具、成品、废料、设备等乱堆乱放,工作场地狭窄安全距离不够,施工中立体交叉作业等都可能会发生物体打击伤人。3、高空或上层作业中操作方法错误,如用抛掷办法取送材料(废料)或工具不慎坠落伤人等。4、未按规定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砸鞋等。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措施物体打击的形式,一是同时具有势能和动能的物体击中人体;二是仅具有势能的物体由高处坠落时击中人体。防止物体打击的主要措施是:1、建立建全设备与工具使用的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贯彻执行,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督促设备、工具的安全使用,充分发挥安全规程的作用;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以保证自身的安全。2、保持作业现场的清洁生产,做好“整理、整顿、清洁、清扫”。3、一般情况下禁止进行立体交叉作业,特殊情况必须经安全主管同意,采取安全可靠的防击伤措施。如上层操作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必须采取可靠措施放稳妥,防止掉下伤人;4、工作方法上禁止上抛、下扔方式输送等。25、安全帽、防砸鞋等劳动防护用品要严格监督使用,这是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重要手段。一、物体打击操作方法不当自已伤害自已企业名称:广州船务事故发生时间:1996年3月24日事故简要经过:船体车间合同工(工种:装配工)潘××在东码头工场气割舱口围废料时,由于自己站位错误,被切离的材料倒下,致使其左小腿挫裂伤和腓骨骨折。事故主要原因:1、伤者潘××本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安全常识,站位错误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2、船体车间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少数人安全意识差,特别是“三不伤害”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防范措施:1、领班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技术交底。2、施工人员在作业前应养成预知危险的习惯,任何时候避免站在下风位置。3、完善规章制度,规定切割钢板(包括废料)时应留根四处以上,或者采取足够的加强措施。4、加强对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评析】对于事故预防人们通常采取“三E对策“,即事故预防具有三大预防技术和方法:安全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该起事故我们应采取安全教育对策,即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教育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手挡铁板被压伤企业名称:广州船务事故发生时间:1998年4月14日事故简要经过:电工车间工人钟××等人在车间拆卸“榕江”轮发电机联轴器上的一块约Φ700mm厚25mm铁板,当铁板与联轴器分离时钟伸手去扶,但由于铁板重,钟未能扶稳而下脱,缩手不及,左手无名指的第一节被压伤。3事故主要原因:当事人钟××经验不足,未预见铁板可能下脱,因此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防范措施:1、电工车间应完善操作规程,规定在进行类似作业前,对可能下脱的零部件采取防护措施或用吊车配合。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预知危险的能力。移动铁架倾斜倒塌企业名称:广州船务事故发生时间;2000年2月26日伤亡情况:死亡1人事故简要经过:坞修车间钳工沈××在“翠华山”浮坞尾右侧,与另三位工友一起移动一个用于拆检船舶螺旋桨的高约4米的铁支架时,沈在前面拉,另三位工友在后面侧推,沈突然滑倒,支架跟着倒下并砸着沈的头部和身体,在场的工人迅速抬离支架,由值班医生等人护送至附近的中山医科大学黄埔医院急救,经抢救无效身亡。事故原因分析:1、支架重心过高,沈在前面背拉处在危险的下风位置,四人用力不协调,移动速度过快是事故直接原因。2、一个高4米、重约250KG的支架违章用人工搬移是事故的重要原因。3、从事后检查发现,造成事故的A型支架的其中一条腿的底部已经断了五分之四,架子表面包括焊缝处没有采取油漆等防止锈蚀的措施,并且用了一年多也没有发现,说明平时生产车间对设备缺乏维护检查,安全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反映了由管理层、职能部门到车间领导“安全第一”的观念不强,管理有死角,监督不力,是事故的根本原因。预防措施:1、对高、重支架设施不得再用人工移动的办法,必须用机械吊运。2、完善规章制度,大型支架的设计应由技术部门设计、并经安技部门审批。3、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评析】从该起事故来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违反了工效学的原理,4米高的铁架在承重情况下用人工搬运不科学,存在着危险性,由于管理的问题,铁架腿部已经开裂,人员安全意识差,不能预知危险因素,造成了这起事故的发生。手托铜环被压伤企业名称:广州船务事故发生时间:2000年7月26日事故简要经过:4“威德海”轮于2000年七月二十五日20:40进坞抬船到位,因有抽尾轴、换油封工程,工作量较大,为争取时间,确保工程进度,尽量避开打砂时间,当时,由工段长张×带钳三组四人连夜拆松车叶,张××则带其他人先回家休息,以便第二天正常上班,配合钳一组抽尾轴。7月26日中午,钳三组将车叶捆绑吊好移位,尾轴上的键拆出之后,张××通知钳一组可以抽尾轴了。在抽尾轴的过程中,张××见速度很快,担心套在尾轴上的铜环会掉下坞底摔坏,便急忙用手去拿铜环。因经验不足,估计不准。铜环当时跟着尾轴一起快速移向白钢套,张××因坐在尾轴管上方未能即时松手,右手被铜环带着撞向白钢套,造成右手三个手指被压伤。事故原因分析:1、××经验不足,未能预见可能的危险,因此没有采取防护措施。2、张××在工作过程中,选择的位置不当,不应坐在尾轴管上方,应站在尾轴侧面的架子上或高空车斗里。3、钳一组在抽尾轴时速度过快。预防措施:1、动作之前,预知危险。2、工作之前,选好合适工作位置。3、抽尾轴时,速度应均衡,避免发生意外。【评析】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技术不熟、经验不足而轻率地作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是只看到作业条件好的一方面,忽视了客观条件的复杂、多变、有潜在危险的一面。在思想上掉以轻心,盲目乐观,事故临头,手忙脚乱,措手不及。安全通道不畅通搬运重物被绊倒企业名称:广州船务事故发生时间:2001年5月16日事故简要经过:轮机钳工张××用左肩扛着(右手扶着)“威信”轮油舱道门的一只约7公斤的转盘,上船梯以后进入第一档船“泛源”甲板通道,不慎被横贯通道、高30厘米的电焊线绊倒,转盘砸下,砸着已按在甲板上的右手食指,诊断为右手食指第三节骨折。事故原因分析:1、船体车间在“泛源”轮使用的电焊线架设高出甲板30厘米,影响安全通道;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2、当事人(张××)甲板行走时没有预知危险,没有观察到通道上的危险。3、现场安全管理不力。电焊线架设过高,影响安全通道是明显的不安全状态,说明船体车间电焊工人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常识;同时说明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在内的现场管理人员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事先没有任何人提出整改意见。预防措施:1、完善规章制度,规定电焊线、氧气、乙炔皮管等横过甲板作业通道时,应架空(不低于2.0米)或内贴着甲板平置,并加强相关考核。52、教育职工作业前预知危险,主动防范危险因素。3、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执行《现场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指南》。【评析】“安全首先从4S开始”、“4S是安全之母”,说明了现场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作的重要性,从以上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来看,由于4S工作做得不好,而发生了事故,凡严格实行4S的企业生产效率就高,事故率就低。另外作业人员要养成作业前预知危险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思想麻痹留隐患违章操作人被砸企业名称:南通船务事故发生时间:2001年9月14日事故简要经过:9月14日下午5:00中班,船体车间三工段带班长胡某安排陈某、尤某、王某、唐某配合安装“塔波拉”轮4号舱左侧纵舱壁的球扃钢纵骨(8200mm×340mm×14mm,重约400kg),沙某与陈某切割废钢,因白班已将要装配的两块球扁钢纵搁在框架接口里,但没有封口。此时船尾一块球扁钢须向前移动调整位置,尤某站在船头方向,陈某站在船尾方向,尤某用执行者撬棒去撬板,撬了两三下,没有效果,当陈某转身去拿撬棒准备一起撬时,球扁钢突然滑落,击中尤某后脑并将其压在钢板下。经在场人员救出后,急送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尤某终因严重颅脑外伤,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分析:1、尤某在校正球扁钢纵骨时,由于框架接口没有封口,操作不当,致球扁钢滑落。2、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3、未认真进行交接班,对搁置球扁钢的接口未封的情况没有明确交接。4、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差,违章冒险蛮干。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完善的施工工艺。2、认真进行交接班,上道工序要确保下道工序施工的人员安全。3、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4、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评析】安全管理工作体现在方方面面,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应实行标准化管理,各工程都要有施工工艺方案,进行安全交底,上道工序要对下道工序负责,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才能做到有序生产。传递过程失误滑轮落下伤人企业名称:广州船务6事故发生时间:2002年7月22日事故简要经过:2002年7月22日13:00,广州某船舶维修服务有限公司领班李××,安排胡×带领九名工人到“城市大学”轮二舱右清理废铁,六人到舱内将能搬得动的废铁搬到工艺孔下方,另三人(胡×、廉××、王×)在甲板上用绳子把废铁拉上甲板。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板上的三人觉得直接用绳子将废铁往上拉太吃力,于是向南通市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现场主管施××提出,借用其在该舱甲板工艺孔附近架设的滑轮装置,但未得到同意。于是三人打开滑轮活动板,并取下了钢丝绳。在甲板上的三人由于缺乏这种滑轮的知识,误认为挂在支杆上的滑轮是坏的。于是其中的胡×和廉××分别爬上滑车支杆的上位和中位,胡×拆下滑轮后传给廉××,廉××接着传给站在甲板上的王×,由于王×右手拿着另一只他们认为好的滑轮(准备往上装),只能用左手去接廉××递下来的滑轮,在传递过程中失手,滑轮掉到甲板上,弹入工艺孔,碰到上层的脚手板后继续往下掉,当时津通队的孔××、丁××等人在该舱内安装纵壁的纵骨,两人都在第四层(从上往下数)脚手架上,丁在55号肋位,孔××在56号肋位。孔××在确定自己这一边安装到位后,跟上一层的金×打了一下招呼,示意停一下气割,他要到前面的55肋位去看一看另一端的安装情况。15:30丁××突然听坠物的声音,循声望去,正在走近他约离他2米远的孔××的头上的安全帽掉下去了,孔××随后倒下去,坠落舱底,坠落高度4.5米。丁××等目击者称,孔××的头部碰撞到了下方的纵壁开口的下缘,安全帽和红色的滑轮就在附近舱底。丁××、金×等人当时还听到甲板上的人说滑车掉下去了。经中山医科大学黄埔医院检查,孔××头部受伤。事故原因分析:1、海明队的胡×、廉××、王×等三人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擅自从4米高处的支杆上拆下他队的滑轮,并且未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2、津通队和海明队违规垂直交叉作业,未采取避让措施。3、生产主管在安排工作时没有考虑到立体交叉作业的事故隐患,说明生产主管安全意识不强。预防措施1、对海明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禁止使用不熟悉的生产工具。2、强化生产主管的安全意识,明确在安排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布置安全工作。【评析】从该起事故的发生,我们看到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安排的时候,隐患就已经出现,如何消除这种管理上造成的隐患是我们企业和所有管理人员应该认真考虑的。另外施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