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讲与口才过渡页TRANSITIONPAGE第二章口才训练—3—目录页CONTENTSPAGE01声音训练02常见口才训练方法—4—学习目标CONTENTSPAGE知识目标理解发音效果的训练方法掌握音调变化的训练方法掌握节奏的训练方法掌握口才训练的一些方法能力目标能熟练掌握发音效果、共鸣控制和节奏的训练方法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训练口才—5—1.这位演讲者采用特殊停顿法,你认为效果好不好?2.请分析这位演讲者说话时的音调和节奏。—6—同样的场合,同样的话,为什么不同的人讲出来,效果却大不一样?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1.2音调变化训练1.3节奏掌握训练—8—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口才是训练之后获得的一种技术•良好的口才,必须经过严格的、刻苦的、长期的声音训练,在熟练掌握了声音的运用技巧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科学的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加速你口才的培养。—9—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其基本要求是:发音准确清晰、清亮圆润、富于变化,没有痉挛、颤抖或飘忽不定的情况;字音纯正,完全符合普通话的发音标准;能够恰到好处地控制音量、音调和节奏的变化。发音效果,是口语表达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1.1发音效果训练—10—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1.1.1气息控制气息是声音洪亮悦耳的原动力。关键在于把握适度,用力得当。气息是催发情感、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气息控制是艺术语言工作者学习发声用气的第一步。学习气息控制的目标:掌握气息运用的基本方法,对气息进行动态的把握,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能够灵活调节和控制气息,使声音稳定,富有弹性和色彩。逻辑思维1.1发音效果训练—11—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气息控制的要领,是指胸腹联合呼吸状态下的气息控制。1.1发音效果训练吸气的要领吸气时,全身放松,肩不要耸起来,口鼻同时进气,吸气肌肉群收缩,把气吸到肺的底部,感觉两肋得到充分的扩展,膈肌下降,腰部鼓起来,裤腰渐紧,腹部肌肉向小腹丹田处呈收缩的感觉,腹部保持不凸不凹的状态,腹壁“站定”,为呼气控制做准备。呼气的要领呼气是整个气息控制的关键。呼气时,吸气肌肉群不能马上松动回弹,小腹仍保持收缩状态牵制膈肌和两肋,随着呼气肌肉群回弹式的全面回缩,两肋才缓缓回缩,膈肌缓慢上升。小腹逐渐放松,气流缓缓地均匀地呼出。—12—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从古至今戏曲、歌唱等艺术中,发声非常讲究用“丹田气”。所谓“丹田气”并不是“丹田”部位能够产生气流,或扩大气流,而是指加强“丹田”这部分肌肉的作用,用它来顶住气息的回收,增加呼气的力量。在气息控制中,“丹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气息的支点。呼气的过程是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相互对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膈肌和小腹,由于膈肌不可随意调节,所以要用小腹的收缩力量来控制呼气。1.1发音效果训练—13—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气息调节的方法进气量大,气息就吸得深,丹田用力就大。进气量小,气息相对吸得浅,丹田用力就小。有声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决定了气息状态必须富有变化。可以通过控制丹田用力程度来表现不同的声音色彩。深浅法:有声语言声音的刚、柔,不仅与气息的深浅有关而且与气息的强弱有关。气息的强弱变化,可以靠吸气深浅、进气量的大小来调节。但气息强弱不同,主要还是呼气时的力度变化所至。强弱法:有声语言表达过程中,情、气、声的完美结合是表达者追求的较高境界。俗话说“气随情变”。不同的感情色彩,总有不同的气息状态与之相对应。以情调气:气息的疾徐一般通过吸气节律的快慢来调节。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语言表达时心理节奏与语速和吸气速度是基本吻合的。疾徐法:有声语言表达,气息应该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根据语言表达需要在语句当中或句子之间时常要灵活补气。补气分换气、偷气、抢气、就气几种情况。气口则与补气的多少、语速的快慢、个人气息能力的强弱有关。补气时一定要找好气口,不能影响语意的连贯。一般语速快气口少,语速慢气口多。补气与气口:—14—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气息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避免气息僵化(2)吸气的时候切忌耸肩(3)气息要有流动感—15—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气息控制练习的基本方法呼吸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从认识上把握呼吸的正确要领,然后不断地练习体会,逐渐地增加训练强度,直至熟练地掌握。1.1发音效果训练坐姿状态•第一,身体放松,坐在凳子上,胸和腰不要特意挺起来,两手放在腿上或自然下垂。•第二,用鼻吸气或口鼻同时吸气,这时两肋扩张,腰部鼓起来,小腹逐渐收紧,腹壁站定。•第三,保持住,体会一下腰部的胀满感及小腹的紧张度。•第四,撮口,将气息缓慢地均匀地呼出,或者发si音、u音将气呼出也可以。站姿状态•第一,人站直,全身放松,两肩不要抬起来,小腹微收,两肋开,腰渐紧,产生一种把花香慢慢地吸进去的感觉。•第二,保持住,再缓慢均匀地呼出。或者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姿势:人站着身子稍向前倾,弯下腰似去闻花香。—16—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头腔指硬、软腭以上的部分(包括鼻腔),这部分属于高频泛音区,它使声音高亢、响亮;口腔指硬腭以下、胸腔以上的各共鸣腔体(含咽腔),这部分属于中频泛音区,它使声音丰满、圆润、庄重;胸腔指喉部以下部分,这部分属于低频泛音区,它使声音浑厚、低沉。1.1.2共鸣控制所谓共鸣,就是气息在口腔、鼻腔、胸腔中相互碰撞而产生声音的统一性。共鸣腔一般分为三处:头腔、口腔和胸腔。1.1发音效果训练—17—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人们说话或演讲一般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略带鼻腔共鸣。要想获得理想的音质,就必须使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共同协调工作。—18—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共鸣方式艺术语言采用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声道共鸣以口腔共鸣为主的共鸣特点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共鸣特点—19—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声道由发音器官构成,像一个由风箱、管子、阀门和腔体组成的空气装置。肺就是一个活动的风箱;气管可看作管子;声带、双唇、舌、软腭都像是一个个可活动的阀门;而腔体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当作为“风箱”的肺受到挤压时,气流通过气管这个“管子”到达喉头。喉头就像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塞子”,喉内的声带就是第一道“阀门”,在气流的作用下振动发声,或者不振动发声只控制气流的强弱。而喉上面咽腔、口腔、鼻腔在双唇、舌、软腭这三道阀门的控制下,分别对喉产生的声音中的某一频率起共鸣加强作用,并形成网络共振体系,进行协同、多层次的共鸣,使原来的喉音发生变化,得到扩大和美化。声道共鸣—20—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以口腔共鸣为主的共鸣特点口腔是构成人类语言的重要场所,是形成语言最主要的共鸣腔。口腔主要提供泛音共鸣,如果能够出色地运用它,那么字音的清晰、饱满,音色的明亮、圆润就有了保障。注意:口腔不要开得太大,口腔共鸣并非越强越好,要适度,不然会使泛音贫乏,出现字音模糊不清而产生“音包字”的现象,影响字音的清晰度。—21—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共鸣特点胸腔共鸣也叫“低音共鸣”,它起“基音”的作用,决定发音的音高。其特点为浑厚、结实、有力。注意:胸腔共鸣的运用也要适度,胸声过多会使声音发闷,影响字音的清晰度。—22—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共鸣控制的感觉(气息控制直接影响共鸣的运用。)采用声道共鸣时,在感觉上有一根弹性声音柱,从小腹拉出来经胸部垂直向上又经口咽部转而向前,沿着上腭的中纵线流动,“挂”于硬腭前部,透出口外。这时候脊背直而舒展,颈前部肌肉放松,保持咽管通畅。胸部放松,胸部放松的时候能感觉到胸部的振动感,声音像从胸部响点透出来。吸气不要太多,吸气太多不好控制,容易感到胸口憋,声音出不来,不利于胸腔共鸣的调节。当声束经口咽出来的时候,要适当打开后槽牙,感觉上下牙没咬在一起,下颌能灵活地运动,这样声波才能通畅地到达口腔,并沿着上腭中纵线前行,向硬腭前部流动冲击,使声音挂在硬腭穹隆处,再流出口外,声音听着明朗、润泽,发音也省力。—23—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共鸣控制的基本训练方法第一,用高、中、低三个声区来发出各韵母“a”“o”“e”“i”“u”“v”的延长,体会上下贯通的共鸣状态。第二,发上声字来体会胸腔振动的感觉,发慢一些。第三,发“h-i”“h3”的音,由低到高一声声弹发,体会声音从胸部发出来,胸部响点随着声音高低的弹发而上下移动。胸腔共鸣练习第一,发“a”“i”的音,感觉气流越来越集中到硬腭前部,从听觉上感到声音越来越集中、圆润、响亮。第二,打开牙关,反复发韵母“ai”“ei”“ao”“ou”,体会声束沿上腭前行,“挂”在硬腭前部的感觉。第三,发较短促的音,使声束打到硬腭前部,这时鼻腔也有微弱的振动,可体会一下微量的鼻共鸣。胸腔共鸣练习第一,拔音练习,由最低拔向最高发“a”“i”,体会共鸣状态的变化。第二,绕音练习,用“o”“i”由低至高螺旋形上升,再由高至低螺旋形下降。第三,用阶梯式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的方法发数字一到七的音,从音高变化中体会共鸣的变化。音高变化的共鸣练习—24—01声音训练1.1发音效果训练共鸣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①由于艺术语言要求声音纯正、音色优美,所以声带的运动情况及音响要求就不同于生活语言,它要求使用适合本音的共鸣腔。②在发音过程中,口腔开合的大小与声带松紧的配合要恰当。③每个音的共鸣都有自己的特殊方式,这个方式是舌头高低伸缩变化形成的。—25—01声音训练1.2音调变化训练1.2.1声调声调也叫“字调”,就是一个音节在发音时的高、低、升、降。普通话有四个基本声调,声、韵、调配合,共有1300多个音节。—26—01声音训练1.2音调变化训练1.2.2句调句调我们通常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子的,只是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27—01声音训练1.2音调变化训练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如: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茅盾《白杨礼赞》)降调(↘)前高后低,语势下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过土地》)—28—01声音训练1.2音调变化训练平调(↗)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如:这些海燕呀,享受不了战斗生活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高尔基《海燕》)—29—01声音训练1.2音调变化训练1.2.3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30—01声音训练1.2音调变化训练(1)并列性重音因为客票中心的售票系统主机硬盘出现故障,前天下午6点到晚上10点,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售票中断四个小时。—31—01声音训练1.2音调变化训练(2)对比性重音虽然品牌空调与普通空调的外表相同,但是制冷制热能力要远远超过普通空调,它爆发力强,启动快,达到同样的温度,要比普通空调节省一半的时间。—32—01声音训练1.2音调变化训练(3)呼应性重音如果说科研工作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那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是说明真理、传播真理。—33—01声音训练1.2音调变化训练(4)递进性重音常见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还)……”“只有……就……”“……也……”“……又……呢”等。现在还在进行的波黑战争不仅给波黑共和国带来严重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给前南斯拉夫各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