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律研究报告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法律服务中心)2019年10月引言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工业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全新产物,是我国抢占汽车产业未来战略的制高点,也是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场景。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将引发汽车工业,交通形态,社会分工等等方面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必然会对既有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带来挑战。法律规则建设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由于智能网联汽车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许多传统立法的规定不能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甚至会对智能网联汽车上路行驶或运输服务构成限制,需要及时对这些立法做出调整或解释,减少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阻碍;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带来的新业态、新秩序需要新的规则予以调整,科学有效的法律制度供给能够促进新业态的良性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增加公众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程度。因此,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做了比较系统地研究,我们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既需要新的法律规则,同时更需要新的治理理念,以治理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规则之变促进业态之变,使我国能在未来产业竞争中获得制度优势。在2018年10月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我们发布了《2018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律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们持续研究,今年更新而成了2019版。目录引言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规则之变..........................................1(一)规则需求之变:从商业化的单轨需求转向测试和商业化的双轨需求1(二)规则要素之变:从基于人的要素体系转向兼顾人类机器等多种要素2二、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规则修订进程.............................6(一)美国............................................................................................................61.联邦层面:避免技术路线干预,负责构建安全框架...........................62.加利福尼亚州:示范性的规则体系,率先展开部署工作...................73.内华达州:建立新型公司载体,加速示范运营落地.........................114.亚利桑那州:充分解释既有规则,形成宽松制度环境.....................14(二)欧洲..........................................................................................................171.欧盟:积极推进产业发展,负责构建协调框架.................................172.英国:充分评估规则需求,重视保险责任制度.................................193.德国:路测规则相对保守,关注伦理道德引导.................................224.荷兰:对开放与安全并重,重视新知识的传播.................................25(三)新加坡:率先制定国家标准,探索新的安全体系................................28(四)日本:循序渐进修订规则,部门工作紧密衔接..................................31三、智能网联汽车对既有规则的冲击....................................34(一)交通规则..................................................................................................341.人:需转变驾驶人员与驾驶许可制度.................................................342.车:缺乏安全标准和细化的智能等级.................................................373.路:受地图限制且缺乏车路协同标准.................................................38(二)经营规则..................................................................................................411.运输规则.................................................................................................412.合同规则.................................................................................................453.竞争规则.................................................................................................494.保险规则.................................................................................................50(三)法律责任..................................................................................................511.侵权责任.................................................................................................522.违约责任.................................................................................................543.刑事责任.................................................................................................57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律修改建议...........................60(一)推动立法组的建设,研究重点事项和冲突条文..................................60(二)评估企业技术能力,建立行业需求的收集渠道..................................60(三)重视伦理引导作用,建立自动驾驶伦理委员会..................................61(四)形成多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行业的治理能力..................................62(五)加强部门协同合作,使协同机制制度化规范化..................................62(六)构建多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创造性..................................631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规则之变智能网联汽车属于“破坏式创新”,它是全新的交通参与者,改变了传统交通中人、车、路几者之间的关系,为交通增加了许多新的要素,同时要取代人的主导地位。这些改变必然引起治理规则的变化,规则之变以阶段性为特点,体现在规则的需求层面和要素层面。(一)规则需求之变:从商业化的单轨需求转向测试和商业化的双轨需求测试阶段规则需求的增加是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产业发展在规则层面最大的区别。传统汽车产业对国家制定法的需求基本是从商用阶段开始的。无论是确立所有权的物权法、规范资质的许可法还是明确责任的侵权法,规范的都是汽车设计完成,推向市场化之后的法律关系。而商用之前各大厂商在规则层面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标准领域,特别是整车、零部件和环保等强制性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极大地改变了该传统。当前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是以机器学习为核心构建,这决定了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大量的训练。由于人类社会行为存在潜在不确定性、驾驶员经验形成的可变性、故障和环境因素造成的变化等原因,完全自动驾驶的机器学习仅依靠模拟训练难以实现,只能结合海量的道路测试不断修正、学习。因此智能网联汽车在测试阶段就需要大量规则。一是封闭场地测试规则,规定2智能网联汽车基本性能、智能、安全性要求;二是开放道路测试规则,规定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测试主体、测试车辆、参与主体、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要求;三是商业部署规则,规定随着新商业模式和社会关系的出现,而需明确的新治理规则。(二)规则要素之变:从基于人的要素体系转向兼顾人类机器等多种要素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但催生出新的规则需求,也为相关规则要素带来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为道路交通增加了新的要素,如新增机器(自动驾驶系统)主体导致人类的驾驶职能逐渐被取代;另一方面,使原有要素发生变化,如扩大对数据和信息的依赖等。而交通要素的变化将会导致规则要素的变化,进而需要新的规则予以规范。新型生命权问题。传统道路交通对于生命权的保护主要依赖两种方法,一种是为道路车辆设定一系列安全标准,一种是设定一系列道路交通规则,要求驾驶员获得行驶许可。此外主要靠事后追责机制督促驾驶员安全驾驶。这种安全保障主要是被动安全保障和事后救济型。但是,进入自动驾驶时代以后,机器拥有比人类更强的控制能力、更快速的反应、更稳定的状态,有了主动的安全保障能力,此时道路安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是二难选择问题。面对前方不同方向上存在或突然出现的行人,如何选择。从安全标准要求的3角度讲,自动驾驶汽车应当避免出现这种场景。但是极端情况下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形,传统交通中,人类没有思考时间,只能依据本能反应。但是自动驾驶所有处理背后必然有逻辑判断,这种情况的处理策略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原则。二是车内外生命权分配问题。传统车辆优先保障车内人员安全,原因在于:车内人员是消费者,车企有义务最大限度保证消费者的安全;车辆没有能力主动保护车外人员的安全,只能依靠驾驶员的操作。自动驾驶车辆与传统车辆不同,它拥有了主动安全保障能力。因此其安全策略不能沿用以往,不能认为最大限度的保护车内人员安全就天然正确。自动驾驶车辆应能权衡伤害损失,在事故无法避免时,尽量将事故造成的总的伤害降到最低。如果自动驾驶系统可以选择减少损害后果的处置措施,且给车内人员造成的损失显著低于车外人员的损失,那么应当要求自动驾驶车辆采取这种措施。监管对象转变。由于智能网联汽车是全新的监管对象,拥有与传统车辆和人类驾驶员完全不同的特征特点,因此需要全新的监管方式。一是监管对象,现行法律中没有自动驾驶的相关规定,自动驾驶还没有合法的地位,但是进入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自动驾驶汽车是重要的交通主体,需要成为单独的监管对象,拥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二是监管内容,目前对交通的监管重点是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员行为的合法4性,在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交通主体后,对于驾驶员或者说乘客的行为的监管必要性逐渐降低,而对于车辆的智能程度、系统可靠性、算法合理性等方面监管的重要性则不断提升。三是监管方式,智能网联汽车可以连入车联网,接受统一的调度和路线规划,因此传统的交通信号,道路监控,交通管理等等方面必然发生诸多变化,监管需要变得更加高效智能。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智能网联汽车相比传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