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同富裕》精品课件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2走向共同富裕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凸显。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大。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依然不少。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困难较多。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如何应对这一主要矛盾?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的能源发展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浪费。面对挑战,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以电代煤,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带来的污染物排放;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智能电网;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开启“无燃煤”的绿色时代。2016年国家电网发布《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未来进一步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能源网,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光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年份中国GDP年度增长率20176.9%20166.7%20156.9%20147.3%20137.76%20127.86%20119.54%201010.64%20099.4%20089.65%200714.23%200612.72%200511.4%200410.1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面对新常态应对措施:(如何追求高质量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有多高呢?统计显示,虽然各有不同,但基本都在80%左右!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末,德国75.5%,法国79.8%,美国81.8%,加拿大82%,英国82.8%,日本93.9%!城镇化水平低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对措施:意义:〖归纳提升〗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1)、进入新时期需要适应新变化,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是什么?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的内涵是什么?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西汉)刘安“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唐)李世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意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1、下面的各种矛盾中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是()A、社会的飞速发展变革与法律政策的滞后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拆迁矛盾C一、单项选择题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放在心头的民生大事。强调“共同富裕”是因为()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3、下列政策能体现我国政府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③乡村振兴战略④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1、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让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哪一发展理念?2、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二、问答题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发展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习近平主席就任以来,不断地强调我国要继续深化改革。为什么?(1)、进入新时期需要适应新变化,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2018年精准脱贫有力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2019年贫困人口继续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精准脱贫要坚持现行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当前的国情是什么?(2)党中央重视扶贫工作说明了什么?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当前的国情是什么?(2)党中央重视扶贫工作说明了什么?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①说明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②意义: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等。思考:目前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①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城乡发展还不平衡;②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思考:目前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2、学生回答•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提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该部分内容,并勾画重点。(板书问题)•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解答上一问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句加以辅助解释。(分点板书答案)•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创造,展示课前准备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其他发明。•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起以及兴起原因。过渡到对工业革命概况的讲解。•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因•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演出机器技术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讲解工业革命概况。•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第二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运用过程。•课堂总结•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什么在以后的400年间会产生这样的奇迹?简而言之,是由于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