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变革与教师专业成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学校组织变革与教师专业成长谌启标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专家组shqibiao@yahoo.com.cn2不变化就是死亡2005年7月18日,某杂志美术总监娃娃和她的插图作者冰芽的崖在MSN上聊天。娃娃:你的画图风格应该有所变化和创新。冰芽的崖:我们做美术的讲究个性与风格。变化就会没有根底。娃娃:但是你要知道,不变化就是死亡。3一、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是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迷宫中,有四个可爱的小生灵在迷宫中寻找他们的奶酪。故事里的“奶酪”是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可以是金钱,一幢豪宅,还可以是自由、健康、社会的认可和老板的赏识。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宁静,甚至还可以只是一项运动,如马术、高尔夫球等等。4我们多面的人性故事中虚构的四个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用来代表我们的不同方面,即我们简单的一面和复杂的一面。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些不同的方面,不论我们的年龄、性别、种族和国籍如何。有时我们的行为象:嗅嗅,他能够及早嗅出变化的气息;或者像:匆匆,他能够迅速行动;或者像:哼哼,他因为害怕改变而否认和拒绝变化,这会使事情变得更糟,或者像:唧唧,当他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不管我们选择哪一面,我们都有共同的方面,那就是:需要在迷宫中找到我们自己的道路,帮助我们在变化的时代获得成功。5解读《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是一本没有学术价值、没有艺术品位的通俗读物。为什么引起人们的关注?书中有四个小精灵他们到迷宫中寻找奶酪寻找到奶酪之后的表现突然,有一天奶酪没有了。怎么办?6如果没有了奶酪?迷宫就是现实的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奶酪就是我们的荣誉、地位、成就、金钱。裁员、下岗、跳槽、改行都是说明奶酪在变化。掌握主动权。抢先一步,自己动自己的奶酪。离开竞争对手的队伍,寻找新奶酪。我准备动邻居家的奶酪。建立行业规范、秩序,不让别人动我的奶酪向动我奶酪的人讨还公道。721世纪找到新奶酪的人他能够敏锐地觉察到时代的变化,告别昨天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不是经验丰富的人,而是变革速度最快,学习能力最强的人。(德鲁克)他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把组织的智力资源释放出来。(吉布森)他不是驾驶“豪华轿车”的人,而是把组织改造成“吉普车”的人。(贝尼斯)8他不仅有识别机遇的敏感性,还要有捕捉机遇的胆识。他不追求各项工作的完美,而是创造自己明天的优势。(波特)任何事情都有机会成本。如果把精力、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在弥补缺陷上,结果不仅达不到完美,就连单项冠军也丢掉了(马库斯·白金汉)胜利将最终属于哪些有能力发明全新游戏规则的人。(汉默尔)9教师抑或组织?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实际上,专业发展不仅是个人问题,还是组织问题。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与组织的专业化水平是相互作用的,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水平。10二、学校组织变革:现象、理论与策略现象一两位水平相当的教师进入两所不同的学校,几年之后,两个人的水平出现了很大的差距,为什么?显然,这与两所学校专业水平有关。学校的专业水平不同,对教师的影响就不同。学校问题现象11现象二在一些学校,某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学校和地方教研部门的专业水平却没有相应的变化。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依靠与课题研究等外部组织的交流,这样就造成了教师与学校或教研部门的隔阂,而这种隔阂可能就是师资流失的原因。12现象三有的教师教育教学非常成功,但他们的经验却只能局限在他们自己的身上,而不能带动其他教师的发展。学校应该承担起总结教师经验,将其提升为专业知识并将其作为其他教师工作的参考。这个过程就不是教师或校长个人的专业发展过程,而是学校组织专业发展的过程。13现象四课程改革真的主要就是教师的事吗?教师行为的转变真的就只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吗?这种期望真的就是对教师的尊重吗?有的教师,你和他聊新课程理念,他能侃侃而谈,但一看他的课,却还是老样子。可见,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在课程改革中,有许多教师很有激情,想有所作为,但是、他们并没有掌握相应的策略与技术。比如说,要组织好合作学习,不仅要理解合作学习的理念,还要掌握组织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技巧。有些实验区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师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师所在的学校,甚至所在地区的教研部门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发生变化。评价的时候,当地教研部门和学校仍然用过去的评价方案去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14学校组织变革的困境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校几乎没有停止过改革,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是学校里、教室里真正发生的变化却不大,一些变革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肤浅的、短期的项目上,而关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学校内部的真正的建设却没有发生变化。一种没有转换的变革!15学校组织变革的三种理论(一)科层制的变革理论科层制的变革理论强调采用理性的、有计划的变革。实行这种管理革新,必须熟练掌握学校正式组织的特征,例如,学校的目标制定、机构设置、集权或分权、改换关键岗位的人选、教师的再培训和确定新的规章制度等。在这种变革理论中,发挥作用的是理性人,所重视的是理想的计划而不是现实世界,他们的变革轨迹是内部的理智过程,往往忽视学校组织环境的特点,忽视变革过程中可能的妨碍因素。16(二)社会系统的变革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如果希望一个变革方案能得以成功地推行,就必须使学校内部的各个系统都拥有自己的非正式目标、动力源、控制行动的规范和激励机制。由于学校组织中存在各种半自治的子系统(例如、教学委员会、教师联合会、年级组等),因此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出现抵制变革的可能性,或甚至直接发动独立的变革。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考虑到变革的施行涉及或影响到那些方面。如果一项变革只涉及其自身的势力范围,那么单项决定最为有效;如果变革涉及范围较广,这就需要采用策略和技术,这些策略(做什么)和技术(怎样做)可能需要按导向的方式来进行。17(三)权变的变革理论这种变革理论用于学校组织的变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这样一些观点:(1)学校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着强烈的依存关系,在外部环境需要发生变化时,学校的产出(也包括教育教学的过程)也必须随之改变,否则学校就有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制造者而非社会发展的动力;(2)环境需求变量要与组织反应变量相适应,换言之,学校要有能力对外部环境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3)对于组织变革本身也应当持一种权变的思维方式,从而能够进行不断的调节。18变革策略之一:研究—开发—生产策略所谓“研究——开发——生产策略”,以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为例,首先集中一批课程和学科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研制,然后通过教材出版部门进行教材的开发,最终投入学校教学。这种策略是以专家为中心推动的。(课程专家为中心)三种教育变革策略19变革策略之二:权力—强制策略所谓“权力—强制策略”,仍然以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为例,教育部要求在2005年在全国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并对各级教育部门都有具体的要求。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类型的改革,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在变革过程中实际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如果希望教育改革真正发生的话,就必须推行学校组织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行政官员为中心)20变革策略之三:组织自我更新策略目前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育部特别提出校本教研、校本管理、学校文化改造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其实质就是要将课程改革建立在学校组织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基础上。(校本观念、以自我诊断为基础)21三、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变革教师发展规划教师专业阅读教师校本教研教师知识管理教师发展评价教师自我诊断22(一)教师发展规划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立行动方向、行动实践和行动方案。教师的成长是个性化的成长,不同的教师任教的学科、职称、自身发展程度、自身发展规划各不相同。学校要引领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23教师发展规划框架1.自我分析:优势与缺陷、能力、兴趣、需求2.环境分析:教育背景、教师专业发展趋势、学校要求、学生需求3.专业发展目标:总体目标、阶段目标4.专业发展路径:教学、学术、行政或多种路径5.行动方案:步骤、措施、时间、条件与资源6.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建议:7.对各步骤活动的记录、评价:8.分析与反思:24(二)教师专业阅读教师阅读是走进新课程的“基本功”。教师帮助学生学业成长而读书。教师为专业成长而读书。教师“为教育者的尊严读书”。25《帕夫雷什中学》“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这不能称其为学校。”苏霍姆林斯基26教师学习的对象1.读书2.读“图像”3.读“人”271.读书第一类:新课程图书新课改是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线教师应该积极投入到这次课改中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并将之贯彻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推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这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28第二类:所教专业书籍许多教师过分依赖课本与教参,这样即使再用力钻研,也终究有限。课本与教参只是一碗水,怎么可能从中挖取到一桶水呢。教师要跳出课本与教参的小圈子,进入更广阔的专业书籍空间展开阅读,并且要读得深读得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29第三类:教育经典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教师要读教育经典,向大家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之作,要反复读之、品之。如《陶行知文集》、《多元智能》和《给教师的建议》等,应该成为每位教师案上、枕边的常用书。构造自己的经典。30第四类:文化资源这部大书这里所说的文化资源,包含两个方面:大而言之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小而言之是指地方传统文化。我以为不论哪一专业的老师,这两方面的传统文化都要有所了解。第五类:学生这部大书把学生喻为书,并且还是一部大书,并不为过。312.读“图像”(1)电影、电视(2)讲座、报告(3)名师讲课323.读“人”(1)名人(2)同伴33(三)教师校本教研所谓校本教研,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有三层基本含义:①研究教学②联系学校的实际进行研究。③教学研究的主体是学校领导、教师。34新课程校本教研专业发展“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35校本教研与专业研究的比较校本教研专业研究研究人员一线教师为主,学者专家提供支持,注重人员民主参与和合作协商学者专家为主,其他人员协助研究者基础基本程度,经验少或无相当程度的研究水平,经验多研究目的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获得专业能力,促进学校发展发展或检验假设,解释或预测产生可推广的结论文献探讨多阅览可用的二手资料,概括了解验证或发展理论,多来源于文献阅览或学术反思选择样本周围取样,不要求代表性,要求针对性抽取具有代表性样本36校本教研专业研究研究设计流程自发,有弹性,可修改。收集、解释、实施等阶段循环进行,不太关注控制无关变量和减少误差严谨设计,控制干扰无关变量,根据计划,按步骤严格实施。重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资料收集用简易可用技术收集资料采用具有信度、效度的测量技术,要进行前导性研究或前测资料分析简单分析,多呈现原始资料,注重实用性,较多主观看法说明,批评者协助检查结果分析技术复杂,呈

1 / 8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