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本报告与以下机构合作完成生态足迹报告2019WWFCHINA.ORG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报告201920194.2全球公顷1/62.5个地球0.27全球公顷15.6倍粤港澳大湾区人均生物承载力不到世界水平的1/6如果全球人口都采用湾区的生活模式,世界一年需要2.5个地球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均生物承载力0.27全球公顷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是区域生物承载力的15.6倍中国中国©AdamMinu/WWF荔枝&RohanChakravarty/WWF1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保组织之一。网络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全世界将近500万支持者。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我们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是一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注册并合法存续的非营利机构,其宗旨为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足迹、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主要包括:资助和开展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资助和开展森林、淡水和湿地及海洋等不同生态系统的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资助和开展公众环境教育,促进公众参与,推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推动不同领域和地区的低碳减排、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与推动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研究陆地表层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研究所,是我国地表过程与要素相互作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领机构和资源环境基础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它的主要部门包括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谢高地、曹淑艳、毕明丽、徐洁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卢思骋、李楠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黎姵延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罗媛楠、谭璐铭本报告初稿完成后。有幸邀请到各界专家协助审阅报告并建议,在此特别致谢(按姓名拼音排序):敖建南、陈凡、黄海峰、李双成、齐晔、孙新章、王大伟、王天送、王福强、杨中艺、周丽旋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院(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内)2号楼3层B区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但长时间快速发展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生态透支问题严重,包括土地、能源、水等生态资源量质并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同时,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生态文明上集中体现在对清洁的空气、水、绿化空间等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高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区域发展空间面临瓶颈制约,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报告从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两个维度分析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对生态资本的需求和供给。数据显示,本区域面临生态赤字。这其实也是我国整体面临的严峻生态挑战的一个缩影。建设一个生态湾区、绿色湾区,实现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愿景。在此背景下,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如何建设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湾区城市群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湾区至少需要应对两方面的挑战:在供给端,提供基本充足的本地生态系统服务;在消费端,抑制生态足迹特别是碳足迹的不合理增长。就大湾区的贡献来说,我们不仅要提供一种创新发展的模式,实现经济、科技层面的质、量齐升,也要寻找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出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价值追求,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终极追求。如果大湾区能在此节点实现这种转变,就可以变道超车,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城市群的典范,并推广适用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从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转型。报告同时也指出,要实现这种转变,就需要粤港澳三地加强协同。目前三地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基础,未来仍需紧密合作,加强统筹协调,努力增强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本底,共建共管共享美丽湾区,共同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希望报告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PREFACE序王福强产业规划部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3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报告2019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陆海相连、山水相依的世界级湾区,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2000年以来湾区整体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后期成熟阶段,2015年湾区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的发达标准。在这片充满发展机遇的城市群,人们对优质美好生活追求已经由“生活殷实”不断向“生态富裕”拓展,良好生态环境日益成为湾区吸引和留住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的重要要素。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将承载更活跃的人流与物流,面临更复杂的生态文明建设挑战与机遇,湾区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其发展的生态资本需求及其可持续性。生态足迹法是一种以土地为媒介的量化区域人类活动的生态资本需求及其可持续性的资源核算工具,包含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两个综合指标。其中,生态足迹,通常从消费角度核算,衡量人类消费行为的生态资本需求,生物承载力则衡量自然提供生态资本的能力。区域生态资本供不足需的状况被称为生态赤字,赤字的幅度越大,说明区域跨时空边界使用生态资本的规模越大。人类食物消费的生态资本需求,可以用耕地、草地与渔业用地构成的可更新膳食足迹来度量,是人类对自然生态资本的基础性与永恒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对自然生态资本的刚性需求。当库存变化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区域膳食型生态赤字反映的是该区域食物消费对外部生态资本的依存程度,它几乎没有弹性,需要其他区域切实提供同等大小的膳食生物承载力空间来支持;相比而言,碳足迹造成的生态赤字部分,聚焦未来发展的生态风险。本报告核算与报告粤港澳大湾区2000年与201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状况。其中,香港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数据由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HK)提供,最新可得核算结果为2014年,因而,2015年香港足迹与承载力使用其2014年值,假定两个年度的值在规模与结构上大致接近;其他城市的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由项目组依据“技术说明”部分的方法核算。湾区以生物承载力衡量的生态资本供给能力严重不足。2015年,湾区生物承载力总量为0.18亿全球公顷,较2000年提高了10.8%。承载力总量区域分布受生态资本分布的影响随距海距离增加而减少,城市间生物承载力变动的方向、程度、机制有所差异。由于人口增长的影响,2015年人均生物承载力0.27全球公顷,较其2000年水平下降了17%。与全球1.68全球公顷、全国1全球公顷的人均生物承载力相比,湾区人均拥有的生态资本严重匮乏,并面临进一步缩减的风险。而且,这些承载力实现的背后还隐藏着一定的生态代价,例如,耕地质量整体退化、海洋特色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衰退、多样化生态服务功能的湿地被转换为单一功能的建设用地。湾区以生态足迹衡量的生态资本需求量巨大。2015年,湾区总生态足迹为2.8亿全球公顷,人均4.2全球公顷,是区域生物承载力的15.6倍。2000~2015年,湾区生态足迹总量与人均水平分别增长了75%与31%,城市间人均足迹变动异质性明显:澳门人均足迹增长了80%,广州、东莞与中山人均足迹增长了50%,深圳人均增长最低、不足9%,其他城市人均足迹增长了15%~35%,使得城市间人均生态足迹差距缩小,生态消费公平性提高。同期,湾区的人均GDP的公平性亦提高。湾区现有的生态消费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人均4.2全球公顷的生态足迹意味着如果全球人口都采用湾区的生活模式,世界一年需要2.5个地球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然而,湾区人均GDP为12.65万元,是中国人均水平的2.5倍,反映湾区的生态消费具有相对理性、绿色性,虽然其人均生态足迹超出了全球人均1.68全球公顷的生物承载力限额。湾区生态资本供需平衡结果为完全的生态赤字。2015年生态赤字总规模为25930.8万全球公顷,较2000年扩大了约82%,2015年人均规模较2000年扩大了约36%,各类生物承载力组分(建设用地除外)在各个城市均供不足需,是生态赤字的。膳食消费对外地的生态资本依赖度极高且呈扩大趋势,在2015年达到88%。下降的人均生物承载力、增长的生态赤字、增高的膳食空间对外依存度揭示,湾区面临愈趋严重的生态系统服务匮乏挑战。湾区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匮乏的背后,隐藏着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下降风险;高度膳食承载力空间对外依存度警示,湾区人口规模已逼近甚至超越了城市生态承载红线。湾区生态足迹的构成特征揭示抑制与降低生态足迹增长应当多视角“双轮并进”。碳足迹所占比重在2015年为65%,尚未达成峰值;膳食足迹约占30%。碳足迹主要以隐含的形式伴随产品与服务消费而发生:2015年,25%的碳足迹隐含于食品消费中,61%的碳足迹隐含于其他产品及服务消费中;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的碳足迹虽然仅14%,但是,较2000年水平倍增。从衣食住行等五大人类活动看,约80%的生态足迹来自食物消费与居所消费。各城市的足迹构成具有一定的差异。生产效率提高的步伐赶不上财富增长的步伐,是湾区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的主要原因。抑制生态足迹增长应当从家庭部门与生产部门两个领域推进;在家庭部门,重点是促进食物消费与居所消费两个物流系统的理性、绿色消费;在生产部门,增强生产绿色度与增进效率并重。生态资本供需矛盾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和香港这些人口规模过700万人的城市最突出。这里居住着湾区72%的人口、生产了湾区82%的GDP,形成了湾区约80%的生态足迹、约85%的生态赤字、90%左右的膳食空间生态赤字以及83%的生态赤字增量。香港、澳门与大陆之间活跃的生物承载力流揭示,生态服务流愈加成为湾区城市间共同发展的纽带。建设亲近自然的生态可持续城市群,湾区至少需要应对两方面的挑战:在供给端,提供基本充足的本地生态系统服务;在消费端,抑制生态足迹特别是碳足迹的不合理增长。应对的措施是:保护自然生态资本,保护与促进自然生产力;推动减量消费,鼓励可持续生活方式,激励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及增效。作为一个内部联系合作非常紧密、生态资本极度匮乏的区域综合体与城市群,湾区各城市间生态命运息息相关,因而,湾区规划发展应当生态命运共同体规划先行。在一张科学编制的具有前瞻性、定位好各城市生态角色、红线与格局的生态规划蓝图约束下,各城市创新、协调与共享生态发展成果,共同增强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本底,共同建成优质美好生活城市。序执行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概况全球与中国的生态背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城市化、发展与生态压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建设与自然共生的城市群参考文献技术说明生态足迹碳足迹可更新膳食足迹核算方法(香港以外城市)数据来源1248163442465051CONTENTSEXECUTIVESUMMARY目录执行摘要45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报告2019粤港澳大湾区概况湾区,从地理概念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