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新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中小学书香校园的创建研究——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书香校园建设个案分析研究报告主持人:曹晶单位: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二○一四年三月【摘要】21世纪,社会革新步伐加快。一群新教育人,提出了“书香校园”的概念,梦想是从“书香校园”走向“书香社会”,从推进阅读来撬动中国教育改造,所以教育的改造应该从校园开始,应该真正地从孩子们的阅读开始。但现实是,尽管近几年国民阅读量有所回暖,但相较于国外许多国家仍有不小差距,基于此,笔者以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书香校园建设为个案对中小学书香校园的创建进行了研究。其选题意义在于:1.这是应对区域性教育格局变革,谋求学校发展之路的需要;2.这是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新课改校本化的需要;3.注重全民阅读,阅读应从儿童抓起;4.将“书香校园”作为一种“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贯彻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有:1.文献资料法,查阅、分析和整理国内外有关教育学、校园文化、书香校园建设等方面的文献资料。2.行动研究法,坚持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合作性、持续性、创造性原则,采取个别研究、小组研究群体观察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3.经验总结法,写教学随笔,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广。书香校园创建的具体举措为(一机制两环境):1.创建书香校园的保障机制;2.创建书香校园硬环境;3.创建书香校园软环境。课题研究的成果概述1.提高了师生素质,让阅读真正成为了师生的生活方式;2.开阔了书香校园的创建视野创新了经典诵读的课型;3.书香校园建设让家校沟通更为和谐。【关键词】书香校园;创建;硬环境;软环境一、立题的背景和意义(一)立题背景21世纪,社会革新步伐加快。一群新教育人,提出了“书香校园”的概念,梦想是从“书香校园”走向“书香社会”,从推进阅读来撬动中国教育改造,所以教育的改造应该从校园开始,应该真正地从孩子们的阅读开始。“书香校园”的理念才是真正的给孩子们一个心灵的成长。当前,对于书香校园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的层面水平较为参差不齐。阅读的问题,全社会在高度的关注。2012年国民阅读报告发布人均阅读量与国外仍有差距。在第1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近日对外发布初步研究成果。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依旧高歌猛进,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比2011年上升了个百分点,数字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比2011年上升了个百分点。中国读者年度最喜爱的书籍没有新书,以四大名着和莫言为主。传统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在这项调查中一直备受关注。200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公布的数字是%,此后连年下降,到2006年公布的上一年阅读率甚至跌至%。自那以后,国民阅读率开始触底反弹,逐年回暖。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本,与2011年的本相比基本持平。有媒体报道称,“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对此,郝振省郑重表示:所谓“国际上(人均读书)五六十本”的说法,严格讲没有权威信息源,不予认可。根据国际出版蓝皮书的统计,韩国大概11本,法国本,日本也是到本左右,美国读7本,但他们也有大概4成以上人不读书。而将中国人读的纸质和电子书加起来,2011年有本。不过他也坦承差距还很大。(二)立题意义1.这是应对区域性教育格局变革,谋求学校发展之路的需要我校始建于2008年,市直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建校以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书香气”渐渐浓缩进这所新校。然而,随着地区性教育大形势的高速发展,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所新校要想茁壮成长必须接受新的挑战。未来几年,教育重组,“优胜劣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如何面对教育的“重新洗牌”,是我校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不过分依赖硬件设施,走内涵发展之路,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学校”,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品牌,这是从我校实际出发,作出的一种具有远见的战略决策。2.这是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新课改校本化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突破和创新,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它要求学校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师生员工的“生命生存的场所”,是“生命的乐园”。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而阅读关注的就是人的发展,阅读,就是为了学习与传承人类经典文化。在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中,与古今中外优秀人物展开对话,促进阅读个体、阅读群体的批判性思考,获得审美体验,在阅读中活出生命意义,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师生伴着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由于阅读具有思想重构的作用,因此,它对于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理念、校风、学风、都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在建设“书香校园”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伴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而发生质的飞跃,凸显办学特色,体现优质教育,形成教育品牌,走出一条新课程改革校本化的成功之路。3.注重全民阅读,阅读应从儿童抓起当前,对于书香校园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的层面水平较为参差不齐。阅读的问题,全社会在高度的关注。?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本,与2011年的本相比基本持平。尽管近几年有回暖趋势,但扔远低于韩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国,与文化大国的称号不相符。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大学生也没有阅读习惯,据复旦大学的一个调查,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着作的,只有%,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着作的%,阅读专业期刊的只有%,阅读外文文献的只有%。这是我们大学生阅读的一个普遍状态。在学校教育中,应试主义甚嚣尘上,真正的阅读被排挤了,大部分学生没有享受到阅读带给他的快乐,反而过早地轻视甚至厌恶阅读许多原本天真快乐的孩子,应该在大量阅读的时期,没有得到阅读的滋养,阅读应该从儿童开始,从教育着手。4.实施本课题的实验研究,还具有突破相关研究不足的意义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书香校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不多。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这一课题有别于一般的短期的读书活动或单纯的“书香校园”的实验研究。我们把“书香校园”作为一种“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贯彻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本课题实验研究成果的取得,将会开辟一条全新的办学之路,不但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甚至,对专业的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来说,也将会有启示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以拉动地区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建设。二、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1.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如何发展的问题,回眸世界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轨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应强调的是人的基本素质要素的每一个方面都获得一定的发展,强调的是以个人特点为基础的独创性的发展,更加关注的是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个性,以及这两者的高度统一。在学校教育中,应试主义甚嚣尘上,真正的阅读被排挤了,大部分学生没有享受到阅读带给他的快乐,反而过早地轻视甚至厌恶阅读许多原本天真快乐的孩子,应该在大量阅读的时期,没有得到阅读的滋养,阅读应该从儿童开始,从教育着手。2.新教育理论: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强调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相对低级的内在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级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同时,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新教育: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强调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相对低级的内在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级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同时,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书香校园:书香指的是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书香校园的提出源自着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提出的“书香社会”。对“书香社会”,朱永新曾经这样说道:“通过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师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伴随人终生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定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来营造书香校园。换言之,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建阅读资源和环境,开展普遍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有效率,培养师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陶冶师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的一种校园文化。这里的“书香校园创建”是指学校在硬环境(物质)与软环境(精神)层面上,积极营建一种适应阅读的环境,让书香飘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着力培养师生的阅读情趣与阅读习惯,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需要,从而进一步促进师生、学校乃至家庭、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价值研究目标:(1)创设优美典雅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书香”氛围,打造学校书香特色,成为品牌学校。(2)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兴趣,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像呼吸一样自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逐渐形成乐读、博学、善思、实干、智慧型的新一代教师群体。研究内容:(1)“书香校园”的一般文化内涵及其形成的探索。对书香校园硬环境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使我们的校园更具书香气息,如创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对书香校园软环境的研究:①主要研究如何采取多种形式与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渠道;②如何由校内阅读带动家庭阅读,由家庭阅读带动社区阅读。(2)“书香校园”的社会意义借书香校园建设,走出一条学校建设的新路子,研究其对地区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及相互关系。研究价值:“营造‘书香校园’”这一课题,有别于一般的短期的读书活动或单纯的“书香校园”、“学习型学校”的实验研究。我们将作为一种“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贯彻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本课题实验研究成果的取得,将会开辟一条全新的办学之路,对专业的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来说,也将会有启示作用,可以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以拉动地区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建设。五、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过程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个体全面发展”理论、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以及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论,以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营造书香校园为个案,对中小学书香校园的创建进行系统科学地研究。首先成立课题组同步展开研究,明确课题组的负责人和成员,明确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具体内容,按照总课题的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严格按照日程完成相应的研究工作。加强联络、协调与配合,明确各子课题研究过程的控制。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分析和整理国内外有关教育学、校园文化、书香校园建设等方面的文献资料。2.行动研究法,坚持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合作性、持续性、创造性原则,采取个别研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