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政治上: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经济上: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夹缝中曲折发展。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资产阶级先后提出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无产阶级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社会生活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通讯手段和大众传媒发生了巨变。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建筑传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中后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时间阶段门户开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列强“以华治华”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近代报刊兴起;上海首映电影(1896);电话传入(1882);科举制度废除(1905)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19世纪末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文化经济政治时间阶段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北伐战争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中山装、剪辫;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20世纪初到20年代中华民国建立与北洋军阀统治文化经济政治时间阶段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萎缩重庆谈判;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945~1949年解放战争毛泽东思想成熟民族资本遭受打击七七事变;国共合作;两个战场;四大会战;抗战胜利1937~1945年抗日战争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日本局部侵华1927~1937年十年对峙文化经济政治时间阶段一、时空坐标二、特征概览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政治上表现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阶段特征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社会生活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思想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经济上表现一、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1)原因:①根本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影响:①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③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法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权益。(2)过程:①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②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3.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石达开主要人物1851~1864年时间范围过程直接原因主要原因起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民族、阶级矛盾空前激化重要纲领重大事件过程金田起义(开始)、定都天京(发展)、北伐西征(全盛)、天京事变(转折)、天京陷落(失败)①《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提出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主张,具有革命性和空想性②《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迫于形势,未能实行评价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动摇了其统治根基②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起了反侵略的任务③部分领导人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④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法完成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失败二、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工业的兴起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小农经济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洋务运动(1)原因: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为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2)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3)评价:①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壮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影响表现原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①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②著名的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三、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抵抗派影响主要思想及著作代表人物派别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等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起了启蒙作用王韬、郑观应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李鸿章、曾国藩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影响主要思想及著作代表人物派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推行“商战”四、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出现了旗袍。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3.近代报刊的出现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考点一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2013浙江文综: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概念2012北京文综: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2011北京文综:《海国图志》的思想内涵考题统计从历史概念、特征、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考向11.(2013·浙江文综)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命题立意]本题从历史概念、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近代列强侵华的历史,涉及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门户开放”政策等历史概念,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片面最惠国待遇的理解。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被迫给予另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在当时的最优惠待遇(一般指商务方面,当时的中国则超出此范围)。故答案B符合题意。[答案]B2.(2012·北京文综)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命题立意]本题从历史概念、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已获得“最惠国待遇”,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总理衙门成立于1861年,D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于是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故选B项。[答案]B2013北京文综:第二次鸦片战争对美国的影响2013重庆文综:《海国图志》的影响2013重庆文综:近代新疆出现边疆危机的原因及新疆建省的意义2012北京文综: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2011新课标全国卷:太平天国由反孔到尊孔演变的原因考题统计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的角度考查考向23.(2013·北京文综)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命题立意]本题从历史影响角度以美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得的权益为切入点考查列强侵华活动,主要考查识记能力。[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美国”,采用排除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只对英法两国进行军费赔偿,排除A项;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的规定,排除B项;在华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规定,排除C项。故选D。[答案]D4.(2013·重庆文综)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演论》D.《资政新篇》[命题立意]本题从历史影响的角度以《海国图志》为切入点考查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主要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题干的关键信息:兵部左侍郎王茂荫奏请咸丰皇帝,要求重印此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也就是希望清廷将这本书当作救国良方;并且把本书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由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该书为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它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并影响到后来的洋务运动。[答案]B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归纳近代中国外交观念的近代化2011福建文综:归纳材料中鸦片泛滥的危害考题统计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的角度考查考向3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联系的角度考查清朝的外交,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解析]材料表明,清政府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答案]C6.(2011·福建文综)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