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浅谈静脉输液的安全护理主要学习内容静脉输液的发展历史静脉输液给药标准操作规程(SOP)和操作流程。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措施1.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静脉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静脉输液治疗技术的发展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认识到血液的运输作用,从而奠定了静脉输液治疗的基础。1656年,英国医生克利斯朵夫和罗伯特用羽毛管针头和动物膀胱,将药物注入狗的静脉内,是历史上首次注入血液循环的医疗行为。1662年,德国一名叫约翰的医生,首次将药物注入人体,但由于感染的原因,病人未被救活。静脉输液治疗技术的发展1832年,英格兰医生托马斯试着把煮沸的盐水注入病人的血管,使药液直接进入人体静脉参与血液循环治疗疾病,这个方法效果明显。托马斯医生被认为是第一个成功奠定静脉输液治疗模式的医生。19世纪后半叶,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创立了无菌的理论与方法、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借助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以及佛洛伦斯发现热原后,静脉输液才有了安全的保障。1940年以前静脉输液只被用于病情危急的病人,仅由医生执行操作,被认为是一项医疗行为,护士只能协助准备静脉输液所需的物品。静脉输液治疗技术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静脉输液技术迅速发展。由于医生不再有充分的时间完成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责任范围得以扩展。护士才被允许负责静脉输液治疗,第一位被允许负责静脉输液治疗的护士是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的AdaPlumer,她后来成立了第一个静脉输液小组。输液器具的发展输液器具的发展输液治疗的目的1.补充水、电解质及调节酸碱平衡的药物。2.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物质。3.输注需快速起效又不能经口服及肌肉的药物。4.输注各种血液成分,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或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输液治疗的优缺点优点:1.不能经口进食病人,可经静脉给药、营养和其他溶液。2.起效快,经血液迅速到达全身,利于抢救病人时争取宝贵时间3.通过控制给药速度,使血药浓度保持平稳。缺点:1.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创伤及并发症。2.由于是侵入性操作,增加了病人感染的机会。3输液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行动。4.穿刺治疗时引起疼痛或不适。5.费用相对较高。静脉输液的理念变化传统的静脉输液教学中关于静脉输液血管的选择是:从远端到近端,从小血管到大血管。现在,人们选择血管与输液工具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人的病情、疗程的长短、输液的速度、药物的特性等选择不同的血管及不同的穿刺工具。静脉输液新理念——钢针“零容忍”。静脉输液护理的新进展静脉穿刺过程的实践与研究1、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研究2、穿刺前静脉充盈方法的研究3、穿刺时无痛技术研究4、穿刺时进针角度与方法的研究5、穿刺时易见回血的研究6、静脉输液流程的再造静脉输液给药标准操作规程(SOP)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一、护士长首先要用好自己。(一)自身的管理1、了解自己: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威信2、提升自己:8小时以外的学习(二)把自己作为一名培训师1、扎实理论和操作功底2、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3、总结传授护理实践经验,指导临床。(三)把自己作为一名冲突的管理者1、不仅仅作为一名信息的传达者,应重视护患沟通。2、对上级下达的任务和目标、制度政策能够正确领悟,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二、加强对护士的管理(一)了解护士1、护士的结构2、护士的心理3、护士的能力4、护士的潜力5、护士的状态(二)提升护士综合素质1、组织讨论院内外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2、合理排班3、学习法律法规:以法行护。4、培训:仪器、新技术、新理论5、鼓励业务学习(三)加强实习护士的管理1、了解实习时间2、知识结构3、信任程度:能力如何4、所到过科室5、带教老师三、加强对病人的管理:1、重点管理对象:儿童、新生儿、老人、危重病人、大手术后、抢救病人、急诊病人。2、陪护的管理四、加强对四新要素管理:新人(医生、护士、病人、实习生)、新物品、新知识、新规定。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局部并发症:1.静脉炎2.药物外渗3.血肿4.胶带灼伤5.血栓栓塞6.血栓静脉炎7.局部感染8.蜂窝织炎9.神经损伤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全身并发症:1.发热反应(最常见)2.急性肺水肿3.空气栓塞4.晕厥5.败血症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静脉炎:发生原因:1.无菌操作不严格。2.药液过酸过减,引起PH值改变,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3.输入高渗液体,致血浆渗透压升高。4.输液时间长,或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等。5.刺激性较大的药液如抗癌药6.高浓度刺激强的药物,如:青霉素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静脉炎分级:按INS的标准,静脉炎分五级。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2.5cm,有脓液渗出。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一般情况下严禁在瘫痪下肢行静脉穿刺,最好选择上肢输液。3.输注非生理PH药液时,适当加入缓冲剂,使PH值接近7.44.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输注速度。5.严格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每瓶药液联合用药,以不超过2—3种为宜。6.留置针留置时间做多不超过96h,每天检查穿刺部位。7.长时间输液过程中可采用定时湿热敷穿刺肢体,2小时1次,每次20min,以改善血液循环。8.一旦发生静脉炎,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并将患者抬高、制动。局部进行热敷或湿热敷。(硫酸镁服帖)9.营养不良、免疫力低的患者,应加强营养。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二、药物外渗发生原因:1.针头脱出2.局部静脉内压增高3.药物因素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药物外渗症状:1.患部肿胀,通常是沿着注射部位或针头的周围2.药物滴数减慢或不滴3.患者主诉穿刺处或周围疼痛。4.渗漏部位周围皮肤的温度低于手臂其他部位的温度。药物外渗的损伤的表现还包括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神经损伤(2)骨筋膜综合征(3)晚期并发症:关节痉挛、肌腱粘连等。多巴胺液滲所至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提高操作技能,尽量“一针见血”,并准确判断针头位于血管内,固定牢靠。2.勤观察,勤巡视。3.输注易致外渗损伤的药物时,选择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下肢静脉。4.避免在肢体屈曲的部位穿刺。5.切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输液。6.输注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针头不要直接接触病人,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7.输注药液速度不能太快,尽量避免加压输液。8.严重的药物外渗及时停止原部位静脉滴注,抬高患肢。9.如果渗出溶液属等张、非酸性或碱性溶液时则予以热敷患部,或硫酸镁湿敷。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三、血肿发生原因:1.定位和穿刺方法不正确,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2.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穿透对侧血管壁,导致血液外漏,造成血肿。3.对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血药的病人,拔针时未延长按压时间。4.误穿动脉而未确切止血。5.进行静脉穿刺失败后立即在肢体上绑上止血带。6.拔针按压方法、部位不正确。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熟悉穿刺静脉的解剖特点,对于新护士操作应加强培训,穿刺方法要正确,防止盲目穿刺。2.如一侧穿刺不成功,可改为对侧穿刺,禁止在原穿刺点反复穿刺。出现血肿立即停止穿刺、拔针、局部加压止血。3.拔针之后切勿立即在穿刺肢体上绑上止血带。4.从静脉中拔针后在注射部位加压以预防血液进入皮下组织中,尤其使用抗凝剂的病人拔针后局部加压按压时间延长,5min以上。5.根据血肿大小采取相应措施。小血肿无需特殊处理;大血肿早期可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h后再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四、神经损伤1.发生原因:1.夹板固定时,皮肤与夹板之间未加衬垫。2.绑在肢体上的绷带太紧。3.约束带过紧。4.穿刺针刺伤神经。5.浅表的神经受压:如约束带、夹板等。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四、神经损伤2.症状:肢体出现麻木的感觉,如手指麻木、手麻木、手臂麻木或肢体有刺痛感,相应关节功能受限,或穿刺血管时病人感到剧痛,难以忍受,过后出现神经支配相应部位的麻木、无力、功能障碍等外周神经受损的症状。3.预防与处理:(1)使固定夹板时需适当地加衬垫,并适当固定,避免浅表神经过度的局部受压。(2)外周浅静脉穿刺时,尽可能选择手背静脉,选择适宜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尽可能一次成功。(3)发生神经损伤后,通知医师,患肢不宜过多活动,可用理疗、红外线、超短波照射每日2次,也可用肌肉注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每日一次等方法。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其他:胶带灼伤感染蜂窝织炎血栓栓塞血栓静脉炎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全身性并发症(一)发热反应发生原因:1.与输入液体和加入药物质量有关。2.输液器具的污染。3.配液加药操作中的污染。4.静脉穿刺不成功未更换针头。5.环境空气的污染。6.输液速度过快。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发热反应临床表现: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38℃,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悸、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发热反应预防与处理:1.严格检查药物用具2.改进安瓶的割锯与消毒3.改进加药的习惯进针方法4.加药注射器要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5.避免液体输入操作污染。6.精湛的穿刺技术及穿刺后的良好固定。7.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8.对于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9.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及激素治疗。10.对严重发热反应者应停止输液。予以对症处理,应保留输液器和溶液进行检验。如需继续输液,则应重新更换液体、输液器,更换注射部位。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二)急性肺水肿发生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使血液循环量急剧增加。2.老年人代谢缓慢,机体调节功能差,单位时间内输入的液体和钠盐过多。3.外伤、恐惧、疼痛时输液过多、过快可能发生潴留导致肺水肿。4.心、肝、肾功能障碍病人输液过快。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二)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被迫端坐位,胸闷、气促、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听现大量湿性啰音。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二)急性肺水肿预防及处理:1.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心脏病病人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2.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慢滴数。3.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4.高浓度给氧,用50%—70%乙醇湿化后吸入。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扎止血带,5—10分钟放松一次,以利于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6.遵医嘱给药:强心、利尿剂应用。7.做好心理指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三)空气栓塞发生原因:1.没有将输液器管腔中的空气完全排出。2.经由注射器口注射药物时将空气注入输液器内。3.当溶液输完后未将输液管关闭。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三)空气栓塞临床表现:病人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吸困难,严重发绀,病人有频死感,听诊心脏有杂音。如果空气量小,到达毛细血管时就发生堵塞,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则在右心室内将阻塞肺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三)空气栓塞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注意检查输液器各连接处是否紧密,松脱。穿刺前排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