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程说明1.1编制依据和工程范围(1)编制依据1)XX高速公路F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XX高速公路合同条件及技术规范;3)国家和省部现行公路工程技术规范、验收标准、行业标准;4)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及我单位从事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5)XX(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QB/ZTWJ:SC-2004-C[0])和程序文件(QB/ZTWJ:CX1~26-2004-C[0])。(2)工程范围XX高速公路F合同段范围内的路基土石方、桥梁、涵洞、通道、隧道、排水与防护等土建工程。1.2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XX高速公路F合同段起点里程K162+625,终点里程K163+600,全长2.977km。全管段主要有路基挖方24.5万m3,填方9.3万m3,桥梁286m/2座(单幅),涵洞及通道204.55m/8座,隧道3412m/6座(单洞)。(2)地形、地貌路线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条件属于中低山、丘陵区。地形变化大,路线经过的地貌分为侵蚀堆积河谷地形、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地形、构造侵蚀中、低山地形。该路线位于长江北岸,与长江基本平行。(3)气象、气候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热秋雨绵、冬暖而多雾,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6.6℃~18.7℃,年平均降雨量1149.3毫米,降雨多集中于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最少。相对湿度73~87%,霜冻期日数一般为10~20天/年,雾日数多为25~30天/年,最大风速为17米/秒,多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2(4)工程地质本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构造体系为新华夏系第三隆起段与第三沉降带之结合部位,属四川沉降褶皱带东缘即川东褶皱带与川粤湘黔隆起带西北缘的一部分。岩性主要为砂岩、砾岩、灰岩、页岩等。本区基本地震烈度为VI度。1.3交通、水电、通讯、筑路材料供应(1)交通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有村镇道路与本项目线路交叉,交通比较便利。(2)用水和供电沿线河流、溪流、水库、井水多可作为工程用水,生活用水以井水为主;电力资源较丰富,施工现场可通过电网联接得到电力供应。(3)通讯施工通讯就近向电信局申请安装国内直拨电话及利用移动电话等途径解决。(4)筑路材料本项目沿线石料较丰富,岩性主要为砂岩、石灰岩等。沿线所经地区分布有砂场,均为中细砂,产量较大,料场运输条件方便。1.4技术标准XX高速公路F合同段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技术指标1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米24.5分离式路基米12.252行车道宽米2×7.53设计速度公里/小时804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4005最大纵坡%46最小坡长米3607凸形坚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97008凹形坚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850032施工总体布署2.1施工组织机构(1)施工组织机构为保证本项目顺利实施,我公司按高效精干的原则组建了XX集团第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XX高速公路F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管理层与作业层分开,劳动力按弹性编制,对各项资源投入进行动态管理,全面考核,独立核算。项目经理部设在施工现场附近的双江镇复兴街(复兴中学对面),便于对外联络和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副经理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副经理XX集团第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XX高速公路F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机械室材料室测量组工程技术室试验室质检工程师计量工程师办公室部财务部工程部部隧道项目一队隧道项目二队桥涵路基项目队安质部安全工程师4(2)经理部主要人员名单经理部主要人员名单表序号职称姓名备注1经理苏成军2党工委书记罗秀强3副经理杨朝4副经理兼总工程师田发军5副经理兼工程部长梁健壮6计量工程师张治升7试验工程师郎杰坤8财务部长谢勇9办公室主任张凉10机电物资工程师李忠全2.2工期、质量、安全及环保文明施工目标(1)工期目标计划总工期27个月,比合同工期27.1个月提前3天完成。(2)质量目标贯彻执行国家和有关部委发布的施工规范,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施工。施工中消灭质量通病,杜绝技术责任事故,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3%以上,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3)安全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有关部委发布的施工安全规程、规则,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内;杜绝重大交通、机损、火灾、溺水、坠落事故。(4)环保施工目标达到国家、地方环保施工要求,争创环保、文明施工先进单位。52.3总体施工方案根据本合同段工程项目全、工点多,互相干扰,互相制约的特点,总体施工布署为“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减少干扰、加强协调”,总体施工安排为“隧道施工、路桥兼顾,各项工程顺序铺开”。分阶段要求为:施工准备阶段:计划工期安排31天,重点完成施工场地的“四通一平”工作。施工主要阶段:计划安排25个月时间,该阶段的安排重点突出桥、隧道、路基穿插进行施工。施工收尾阶段:计划工期安排28天,主要是现场清理、成品保护、验收交接等工作。各项工程施工方法:(1)路基施工:路堑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整修边坡;路堑石方采用松动爆破、接近边坡2m内采用光面爆破;路堤填筑用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2)桥梁施工:扩大基础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检底;钻孔桩采用冲击钻机成孔,导管法灌注水下砼;墩台身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合钢模板施工,分段整体灌注;空心板梁采用场外预制,吊车架设。(3)涵洞、通道工程施工涵洞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础、台身采用人工砌筑,箱涵盖板、管节采用集中预制,人工配合吊车安装。(4)隧道工程施工曾家垭隧道由出口单向掘进、左右线同时施工;青蝴山隧道由进口单向掘进、左右线同时施工;袁家垭隧道由出口单向掘进、左右线同时施工。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其中Ⅱ类围岩采用CD法开挖,Ⅲ类围岩采用短台阶分步法开挖。整体式衬砌台车施作拱墙模筑二次衬砌,最后施作洞内路面。(5)路基防护及排水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浆砌采用挤浆法施工;砼结构工程采用搅拌站拌和,现场灌注。62.4施工队伍住地安排及任务划分项目经理部设在云阳县双江镇复兴街,租用当地民房,工地中心试验室设在经理部附近。其余生产和生活用房在工地新建临时房屋。本合同段各施工队驻地安排、任务划分如下:序号施工队驻地位置人员安排主要工程任务1隧道施工项目一队K163+100左侧100袁家垭隧道施工2隧道施工项目二队K161+900左侧200曾家垭隧道和青蝴山隧道施工3桥涵路基项目队K161+600右侧150F合同段桥涵、路基施工施工驻地及有关场地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2.5劳动力计划本合同段劳动力计划如下图:劳动力计划80150200250300350400430450450450450450450450430400350300280250200150100806050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04年12月2005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6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7年1月2月3月时间人数3临时工程3.1临时便道(1)利用便道有两条机耕道与本合同段相交,其中一条通往袁家垭隧道出口(K163+150),长6公里;另一条通往青蝴山隧道进口(K161+700),长4公里。扩宽加固后都可以进行利用。7(2)新建便道为了保证路基、桥涵和隧道的施工,管段内需新建便道1.5公里,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3.2临时房屋租用临时房屋:项目经理部300m2,中心试验室150m2,在附近村庄租用。新建临时房屋:隧道项目一队、隧道项目二队、桥涵路基项目队在工地附近新建。预制场、存梁场2250m2,拌合站2000m2,生产房屋2300m2、生活房屋1900m2。全部采用砖木结构。3.3供电和供水本合同段以地方电源为主,自发电为辅。供电采用就近搭接地方电源。配备630KVA变压器3台,输电线路共3.5km。另隧道进出口配备备用120kw发电机各1台。生产利用河流、溪流或附近水库取水,生活饮用水采用打井取水。3.4临时通讯和计算机系统配置(1)临时通讯项目经理部设4部程控电话,各工程队各设1部程控电话,主要管理人员配移动电话。(2)计算机系统配置与地方电讯部门联系,经理部开通市话、国内长途和internet网络并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计算机系统相关配置。3.5拌和站本合同段拟建3座砼集中拌和站,分别建于隧道洞口附近和桥梁工地旁。3.6预制场本合同段拟建预制场1处,设在桥梁工地附近,紧靠新建便道。4主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4.1路基施工测量方案(1)线路复测采用导线法布设,且线路每条直线上联测不少于360m8个点。对全管段内的控制桩间的方向、距离、高程和中桩高程进行复测。(2)对设计提供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及加密。其复测线路闭合差不大于规范要求并形成闭合水准路线。(3)路基开工前,采用坐标法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4)路基施工时,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等的具体位置桩。同时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大于50米。(5)放完边桩后,立即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5m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对于高填方地段,填土达到一定的高度后立即按规范要求埋设位移、沉降观测桩,定时进行位移、沉降观测。(6)机械施工时,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4.2桥梁施工测量方案(1)桥梁平面控制网测量用全站仪进行。施测前对桥梁所在线路的直线或曲线进行复测,测量结果以复测数据为准。(2)按照《规范》规定的相应的测量精度要求,将控制点引测至两侧桥台附近,并根据施工需要,进行控制点加密,建立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如桥梁施工控制网示意图所示。(3)在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同时,用精密水准仪对水准控制点进行联测,建立桥梁高程控制网。(4)涵洞、挡墙、抗滑桩的施工测量方案与桥梁相同。4.3隧道施工测量方案(1)地表平面控制A-1B-1AA-2B桥梁施工控制网示意图..........9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进行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且至隧道进出口距离保证在80~100m之间。其地表控制网布网方案如下图:(2)洞口联系测量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传递到洞内控制点,洞口控制点与地表控制点组成边角网进行联测,其布网如下图:(3)洞内施工测量洞内导线的布设按主附导线的形式进行敷设,并在适当地段进行闭合检查。每导线环闭合边一般不大于6条,其布网形式如下图:洞内精密导线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洞内日常测量工作采用经纬仪及水准仪进行测量,施工中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短于50米。洞2洞1洞投1(控制点)洞投2(控制点)洞口控制点洞口洞口洞口洞口洞口洞口洞口洞口洞内主导线洞内副导线洞内延伸导线洞内导线点隧道中线隧道中线地表导线控制网进口洞口小三角网进口洞口小三角网进口洞口小三角网进口洞口小三角网进口洞口小三角网进口洞口小三角网进口洞口小三角网进口洞口小三角网出口洞口小三角网10洞内水准路线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测点间距为200m。为使施工方便,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每100m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并定期复核。(4)隧道横向和高程贯通精度要求测量部位横向中误差高程中误差相邻两开挖洞口间长度(km)0~44~88~1010~1313~1717~20洞外3045609012015018洞内40608012016020017洞外、洞内总影响507510015020025025(5)隧道贯通误差的调整1)隧道开挖贯通后,在贯通面附近预留一段(不小于100m)暂不进行衬砌,以作为贯通误差的调整段,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以调整后的中线及高程进行放样,保证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