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19世纪中期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考点一】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一)关键词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背景战争结果影响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开拓世界市场,倾销商品,掠夺生产_____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国战败,1842年签订《__________》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国战败,签订《_________》《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原料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考点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关键词金田起义天京变乱《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1.背景:鸦片战争后封建压迫和西方侵略激化矛盾。2.准备:洪秀全创立_________,组织群众。3.爆发:金田起义建号、建军,称“太平天国”。拜上帝教4.高潮: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军事全盛。5.转折:_________,由盛而衰。6.防御:英王、忠王防御战、干王颁布《_________》,力求挽回败局。7.失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天京陷落。8.意义:农民战争高峰,揭开民主革命序幕。资政新篇天京变乱【考点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关键词自然经济解体洋务运动民族工业产生1.变动原因:(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_________、掠夺原料、农产品。(2)西方科技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倾销商品2.变动表现:(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始终占据_________。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被迫卷入_________________。(2)洋务企业:出现曾国藩的_____________、李鸿章的______________、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军事工业和李鸿章的___________、开平煤矿、张之洞的__________、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3)民族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___________、广东南海的_____________、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近代企业出现。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考点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关键词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1.抵抗派的思想:(1)代表:林则徐、魏源。(2)主张:“_______________”。(3)作用:对中国的知识界起了思想启迪作用。师夷长技以制夷2.洋务派的思想:(1)代表:曾国藩、_______、左宗棠。(2)主张:“__________________”,“师夷长技以自强”。(3)作用: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李鸿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热点考向1】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思想方面: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2.经济方面:(1)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技术,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2)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政治方面:(1)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促使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和无产阶级成长。(2)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后来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3)洋务运动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教育上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典例1】材料19世纪70年代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结合材料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其决策。【解题提示】找题眼评价清政府筹划海防抓时间19世纪70年代答之源结合清廷上谕和具体措施联系世界潮流回答答案:评价:清政府筹划海防旨在抵抗列强侵略,具有积极进步意义;兴办海军和近代军事教育事业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深化拓展】全面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1.洋务派创办军事、民用企业,开了学习西方的风气,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积累了经验。2.洋务派通过兴办新式企业,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新型科技人才,造就了一批技术力量。3.洋务运动引进的新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易错提醒】洋务运动的致命弱点洋务运动虽有其进步性但更有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首先,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确定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其次,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派及其委派的官僚操纵,经营不善,管理腐败,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内部充满了封建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热点考向2】中国与西方近代化的比较项目西方中国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创(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较晚)起步方式一般由轻工业开始,继而发展重工业,在民用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军事工业先有重工业再有轻工业,先有军事工业再有民用工业。(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基础一般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到资本主义基本依靠国家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随着社会条件的成熟出现民用企业【典例2】材料具体到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我个人以为:人类历史上所曾出现过的各个伟大文明中,其中只有西欧是最早(也是惟一自发地)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的。然而问题却在于,一旦有了某个文明早着先鞭,率先进入了近代化,则别的文明也必将步它的后尘步入近代化。近代化是惟一的历史道路,其间并无中外之别、华夷之辨。民族特色当然是会有的,但那只是近代化过程中的不同形式或风格,究其实质并无二致。——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相比,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民族特色”。【解题提示】找题眼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民族特色”抓时间近代前期答之源联系西方近代化进程来回答答案: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入侵下被迫进行的;中国近代化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或:肩负着民族解放和近代化的双重任务);中国近代化先器物后制度再思想。【深化拓展】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它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2.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中外反动势力逐步勾结起来,使中国社会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经过百余年的艰苦奋斗才取得成功。4.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出现了不同的阶级(如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如地主阶级中有顽固派和洋务派,资产阶级中有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和民主派)、出现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如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等)。1.(2013·重庆文综·T7)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演论》D.《资政新篇》【解析】选B。A只是介绍外国地理和历史,并没有提出学习西方的主张;C《天演论》是维新派严复的社会进化著作,是维新派的主张;D《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代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著作。B是魏源的著作,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当时没有实践,到洋务运动时期才真正实践。2.(2013·海南单科·T12)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祖宗之法不足守C.变者,天下之公理D.托古改制【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魏源强调即使是圣王复作,也不舍明代税制而回到唐代税制,强调历史发展的进步,主张不学习古人,四个选项都强调变法,但A、B、C强调的变法和材料意思一致;D强调借助古人来进行变法,与题干材料思想差异最大,故选D。3.(2013·北京文综·T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解析】选D。根据《天津条约》的规定,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故D符合题意。A权益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为英、法两国获取,B、C侵略权益则分别出自后来的《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故A、B、C均不符合题目要求。4.(2012·北京文综·T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C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5.(2012·安徽文综·T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解析】选D。材料中说明商人只是可以从钱庄中借钱,不能体现钱庄是洋行的附庸,排除A;B商人从上海购洋货不是中外贸易;C材料无法体现。6.(2011·广东文综·T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选B。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创举”这个中心词,在材料中指“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A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出现,与之无关。C从材料中可知爵位制度在此创举之前已设,故不选。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指皇权不断加强,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C、D。“创举”意为发生重大变化,明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到清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B。7.(2013·广东文综·T39)(节选)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