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技能初诊接待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二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说明是否向求助者提供帮助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力和义务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空间距离是彼此关系的反映.远——>近(1)、场地:室内社交距离,室外稍远。(2)、性别:同性别近些,异性稍远。(3)、年龄:老年、儿童近些。(4)、事件:敏感、防御性强的希望距离大些,强烈求助欲望的希望距离近些.如何进行初诊接待2、接待方式和语言——礼貌!3、间接地询问方式4、向求助者,明确表态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6、说明咨询的性质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8、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初诊接待的重要原则:1、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2、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重要性3、危机处理的重要性4、用脑勿动手的重要性初诊接待的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2、语言表达3、反复说明保密原则4、说明心理测量的有限性5、咨询时的仪态摄入性谈话病史采集了解健康状况了解工作状况等一、工作程序(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内容2、咨询师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测量发现的问题确定提问方式1、封闭式提问2、开放式提问封闭性询间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功能:这种询问常用来收集资料并加以条理化,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当求助者的叙述偏离正题时,用来适当地终止其叙述。封闭性询间*问题:若过多地使用封闭性询问,就会使来访者陷入被动回答之中,会压制求助者自我表达的愿望和积极性.化费时间而且不得要领.想当然地猜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原因,却又总是不到位,会导致求助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开放性询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说明。它没有固定的答案,容许求助者自由地发表意见,从而带来较多的信息。询问与导向不同的用词可导致不同的询问结果:比如,带“什么”的询问往往能获得一些事实、资料;带“如何”的询问往往牵涉到某一件事的过程、次序或情绪性的事物;而“为什么”的询问则可引出一些对原因的探讨;有时用“愿不愿”、“能不能”起始的询问句,以促进来访者作自我剖析。倾听:是指咨询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向求助者传达一个信息,我正在很有兴趣地听着你的叙述,我表示理解和接纳。倾听包括咨询师通过身体传达的专注,以及内心的专注。倾听的意义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咨访关系,鼓励求助者更加开放自己,同时,还具有助人效果。倾听是每个咨询师的基本功。如何倾听1.倾听并非仅仅是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2.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在于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比如,用“嗯”、“是的”、“然后呢”、“请继续”等言语来鼓励求助者继续说下去.3.倾听更重要的是理解求助者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不排斥、不歧视,把自己放在求助者的位置上来思考,鼓励其宣泄,帮助其澄清自己的想法。注意事项初学者往往不重视倾听,不愿意倾听,容易犯以下的错误:l急于下结论。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认为对方是大惊小怪、无事生非。3.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不时打断求助者的叙述而转移话题,使求助者无所适从。4.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按照自己的想法或习惯,对求助者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念发表评论。对会谈内容归类:1、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2、现实生活状况3、婚姻状况。4、人际关系中的问题。5、身体感觉。6、情绪体验、生活态度。7、其他。结束会谈:申明和承诺会谈内容的选择:1、符合求助者的兴趣和接受能力2、病因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探索深层病因5、症状的鉴别诊断6、改善认知功能7、会谈的有效性谈话法—伟大的艺术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2、会谈中“态度”决定一切3、会谈中的“鉴赏力”会谈法包括:摄入性会谈、鉴别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摄入性会谈目标内容①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②根据在咨询过程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③根据心测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④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会谈注意事项:1)态度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咨询人员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语言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言语组织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生硬,以免引起误解。对于咨询中避免出现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避免多重选择性的问题避免多重问题避免修饰性问题避免责备性问题避免解释性问题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作用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思对求助者症状鉴别诊断有意义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重要意义。正确使用心理测验一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1量表应有指向性2适时启用人格问卷,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3寻找早期原因,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4鉴别排除疾病使用量表二、注意事项:(一)不得乱用心理测验: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2、单凭测验结果主观解释,脱离临床。3、量表可靠性及操作规范4、超出测验功能,诊断以外使用心理测验(二)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测验1、无临床印象,测验实施“万箭齐发”方式2、追求经济效益,实施“地毯式轰炸”方式资料的整理与评估1整理一般资料:2整理成长资料:3整理精神、身体、社会状态资料:(1)精神状态(2)身体状态(3)工作与交往整理评估先决条件———资料的可靠性影响因素:1、过分随意交谈2、早期印象3、资料收集是一个过程4、依据事实资料修正和调整印象职业影响对资料的理解:1、非专业的观查者---切近生活!2、医务、病理学的咨询师---是否有病!3、行为学派---学习、行为!4、心理学派---认知、成长!5、生态学派---环境条件!6、生物学派---机理机制!------每一种观点都是一个进入心理世界的入口,试图逼近人性的本质了解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一、了解躯体情况,详读诊疗病历及有关资料。二、了解心理疾患诊疗过程:1、了解当时诊断、治疗、效果。2、了解不同诊疗机构,不要盲从。3、了解既往精神疾病史。4、了解既往咨询过程、方法、性质。三、注意事项:多听少评!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1、一般心理问题2、严重心理问题3、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确定心理学帮助的方法:1、心理咨询2、心理治疗3、药物治疗4、无能为力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的图解理解心理正常中心理不健康所包含的内容:1、心理问题2、严重心理问题,含部分可疑神经症关键点1.该因素是多数问题的原因或与其有内在联系(横的方向)2.该因素持久存在多变化而本质不变(纵的方向)寻找问题的关键点注意事项:1.可靠、真实、已经验证2.符合客观规律3.不能有主观随意性判断正常与异常的三项原则:1.主客观的统一性原则2.知、情、意及行为的一致性原则3.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求医行为判断心理问题性质1、“轻症”——强烈主动求医。2、“重症”——无求医欲望。通过自知力程度分析心理问题性质:自知力概念:心理问题“症状”的认识及配合治疗的程度。1、神经症——存在自知力2、精神病——无自知力不属于心理咨询问题的处理:1、咨询师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2、咨询的作用是有限的提示:咨询师自知之明,不能包揽一切!形成初步印象心理诊断的目标:以个体为目标,探求某一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及其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心理诊断的依据目前多采用“心理评估——诊断”这一概念(不仅注意结果,还要强调过程)主要用于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者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一般心理问题指: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这类问题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效果较好。一般心理问题:(一)有因:现实因素激发(二)有时:不间断持续1个月间断地持续2个月(三)有度:1、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2、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3、不泛化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一)经历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二)冲突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有求治欲望。(三)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受损(四)排除器质性病变及其他精神疾患严重心理问题:(一)有因:现实的刺激1、强烈2、对个体威胁较大(二)有时:间断或不间断>2个月,<6个月(三)有度:1、痛苦难以自行解脱2、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3、泛化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边缘状态:存在明确精神症状,临床界于正常与异常的一种中间状态.也称:临界状态---精神疾病的易感者诊断的垃圾箱: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统归于此。提出心理评估报告(一)临床资料的核实。(二)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三)分析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四)确定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写出评估报告。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三项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幻觉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无重大刺激的个性改变。严重心理问题诊断:1)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2)分析其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3)分析去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4)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时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1.病程:1-3个月为1分,3个月到1年为二分,1年以上为三分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摆脱为1分,需借助外界或处境改变才能摆脱为2分,无法摆脱为3分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与人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1分,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能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2分,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能不退学或停止工作或对社会交往完全回避3分问题的原因1.生物原因:此处要考虑求助者是否有胜利疾病,如果有,就要考虑胜利疾病是否和产生的心理问题相关联,如果没有就要说明没有器质性改变,而且要考虑生理年龄的影响和性别的影响2.社会原因:此处要考虑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及社会文化五因素与产生心理问题的关系3.心理与行为方面原因:此处包括:A.从个人心理发育史资料入手,查看其认知能力和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B.查看求助者对显示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C.分析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事的持久性偏见D.分析求助着的记忆中有无持久性的负性情绪记忆E.分析求助者的思维倾向和习惯,有无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F.分析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G.分析有无深层主观因素---价值观方面的问题H.分析有否心理发育停滞的问题神经症与精神疾病的辨别诊断:神经症:自知力完好,有求治要求,持久的心理冲突表现,体验到冲突带来的痛苦,社会功能相对完好;精神疾病:完全没有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对现实认知严重歪曲,没有理智,不觉痛苦,社会功能完全损坏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化形式障碍、抑郁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状及诊断⑴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⑵情绪症状主要表现有:①烦恼。②易激惹。③心情紧张。情绪症状主要特点有:①病人感到痛苦,并常常向别人倾诉,寻求帮助或治疗。②感到控制不了或摆脱不了。③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实践和处境不相称。⑶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①睡眠障碍。②头部不适感。③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焦虑症定义: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表现的神经症。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