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纪念馆扩建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XX纪念馆扩建工程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XX纪念馆扩建工程1.2工程位置:XX大街418号1.3建筑面积:地下二层、地上一层1.4基坑开挖深度:6.21~10.35米1.5建设单位:XX市念馆工程建设指挥部1.6支护设计单位:中国地XX分公司1.7支护施工单位:经投标评审、择优选用1.8执行规范:招标文件规定的计价规范和技术规范2.场地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于XX市水西门大街,茶南一号路以东,水西门大街以南,西为经四路,北为江汉路。场地东西两侧(扩建部分)原建有大量民房、商场,拆迁后整个场地堆满建筑垃圾,地面高低不平,地面绝对标高9.00~11.00m,最大高差约2.00m。该拟建场地地貌属长江低漫滩相。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杂填土(Q4ml):表层为近2年拆房建筑垃圾,松散;下部为20年以上的填土,灰、灰黑色,由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碎砖瓦、石等组成,稍密。该层厚度0.30~3.5m,在暗沟内较厚,约5.80m。②粉质粘土(Q4al):黄色~灰黄色,下部为浅灰色。夹小碎砖、石块和植物根系等,无层理。可塑~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中等压缩性,场地东部层厚稍大于场地西侧,并2在局部地段缺失。顶板标高4.81~8.65m,层厚0.00~3.30m。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新近沉积土,灰色,局部为灰黑色,上部偶夹少量腐植质,流塑,水平层理发育,偶夹有粉砂薄层,在场地西侧局部还夹有软塑状粉质粘土。土质不均匀,摇振反应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低,高压缩性,分布稳定。所夹粉土的单层厚度一般在0.01m~0.40m左右;粉砂薄层单层厚度一般在0.01m~0.20m左右;粉质粘土单层厚度一般在0.10m~0.45m左右。该层顶板标高3.37~7.53m,层厚9.00~13.50m。③-1粉土夹粉质粘土(Q4al):新近沉积土,灰色,稍密、很湿,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或粉砂薄层,呈水平韵律沉积,水平层理发育,土质不均匀,分布不稳定,仅在场地西侧分布于③层内,在东侧没有,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中等压缩性。所夹粉质粘土或淤泥质粘土的单层厚度一般在0.10m~0.45m左右;粉砂薄层单层厚度一般在0.01m~0.30m左右。该层顶板标高-5.83~-4.15m,层厚0.60~3.20m。④粉土夹粉质粘土(Q4al):新近沉积土,灰色,稍密,很湿,局部夹粉砂和淤泥质粉质粘土,水平韵律沉积,呈千层饼状,水平层理发育,土质不均匀,分布稳定,场地东西两侧均有分布,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中等压缩性。所夹粉质粘土一般单层厚度在0.10m~0.40m左右;粉砂单层厚度在0.01m~0.40m左右,且分布不稳定;该层顶板标高-9.63~5.12m,层厚6.20~12.00m。⑤粉砂(Q4al):青灰色,饱和,中密,局部夹粉土或粉质粘土薄层,水平韵律沉积,水平层理发育。粉砂中含云母碎片、石英等矿物,土质不均匀,颗粒呈亚圆形及次棱角状,分布稳定,中等压缩性。粉土3一般单层厚度在0.10m~0.30m左右;粉质粘土一般单层厚度在0.20m~0.40m左右。该层顶板标高-28.72~-14.89m,层厚3.50~4.50m。⑤-1粉质粘土夹粉砂(Q4al),部分地段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流塑,局部软塑,水平韵律沉积,呈千层饼状,水平层理发育,土质不均匀。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分布不稳定,仅在场地东侧分布。所夹粉砂一般单层厚度在0.02m~0.30m左右。该层顶板标高-17.86~-16.60m,层厚3.60~11.50m。⑥粉质粘土(Q4al):灰色,软塑~流塑,局部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薄层,水平韵律沉积,水平层理发育,土质不均匀。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中等偏高压缩性。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和微承压水,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各土层均赋含地下水,但第①层为强透水层;第②、③、⑥为微透水层;第③-1、④、⑤-1为弱透水层,第⑤层地下水为微承压地下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渗入的补给,排泄形式主要以蒸发和侧向径流为主。勘察期间,测得初见水位埋深在1.40m(绝对标高7.55m)左右,稳定地下水位埋深在0.45~1.30m(绝对标高7.74~6.65m)之间,据调查近3~5年内,年最高水位为0.30m(绝对标高为8.65m),年变化幅度在0.70m左右。3.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及要求3.1本工程±0.00对应的绝对标高为+9.00m,坑底标高为-6.67、-8.17、-10.47,基坑开挖-16.1(-3.5)m,现地面绝对标高为-1.2~-0.12,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6.21~10.35m。本设计所注标高均相对于±0.00。3.2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43.3支护结构形式:①整个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两层支撑作为挡土结构。②采用双排双轴深搅桩作为止水帷幕。③采用管井疏干坑内地下水。④深浅坑分界处采用深搅桩重力式挡墙结构支护。3.4图中钢筋符号:ф表示HPB235钢;Ф表示HRB335钢;表示HRB400钢。3.5支护桩、圈梁及砼支撑的砼等级为C30,要求各支护桩主筋锚入圈梁内600mm,支护桩锚入圈梁内50mm。支护桩钢筋保护层50mm,圈梁及砼支撑钢筋保护层35mm,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5d。3.6第一层钢筋砼支撑撑于桩顶圈梁上,第二层钢管支撑位置处设钢围檩。钢支撑采用2根ф610×12钢管作为支撑材料,连系杆采用[22b槽钢,对钢支撑预应力施加水平不得低于900KN,双管支撑预应力施加必须同步进行。3.7立柱桩采用钻孔灌注桩,上段立柱采用钢管,立柱桩位置应避开工程桩、柱、地梁及小型承台等,如相矛盾立柱桩(立柱桩只能沿支撑轴线方向移位)位置可作适当调整。3.8止水帷幕采用双轴深层搅拌机施工,叶片直径为700,桩中心距为1.0m,桩间搭接200mm;使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掺入量为16%,水灰比为0.45-0.55,送浆压力为0.4-0.6MPa,要求28天的强度大于1.0MPa,应进行试配试验以确保达到设计强度;深搅桩施工时,应保证垂直度偏差小于1%,错开搭接,搭接时间不小于24小时,否则需进行补强处理。3.9坑内共布27口降水疏干井,坑外布设4口观测井(回灌井),5管井及观测井井径ф800,井深16.0m,下入ф360/300水泥井管,孔内填1-5mm绿豆砂;基坑开挖前应提前两周进行降水,确保基坑开挖面无明水;应保证水井的施工质量,钻进时尽量采用清水和稀泥浆,保证水井的出水量,同时要严格控制填滤料的规格,保证水井出清水,防止水井淤塞和坑外掏空。3.10基坑内上方应分层分块对称开挖,每次挖土深度应与支撑架设密切配合,必须做到先撑后挖。挖到设计标高及时铺碎石、浇素砼垫层。土方开挖期间,基坑四周严禁堆土或堆载,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护结构。挖土严格控制标高,严禁超挖。3.11拆撑要求:地下室为一层的区域,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两层支撑同时拆除;地下室为两层的区域,基础负二层以及负一层底板施工完成后,两层支撑同时拆除。浇筑底板砼时应浇到支护桩边,拆撑前需先进行换撑处理。3.12支护结构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3.13该基坑属一级安全等级,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基坑监测。3.13.1测试内容:1.地面沉降位移观测:a.沿圈梁顶面每隔20米设一观测点。b.周围道路临近基坑范围每隔15米设一观测点。c.选择六根立柱桩进行位移、沉降(或隆起)观测。2.深层水平位移量测:共布置9根左右测斜管,测斜管深度比所在位置的支护桩长深3米。3.支撑轴力量测:选择8根砼支撑,采用应力计法。64.桩身应力量测:选择8根支护桩,采用钢筋应力计量测。3.13.2监测要求1.所有测试点、测试设备需加强保护,以防损坏。2.量测周期:基坑土方开挖到地下室侧壁回填。3.测试单位需及时向设计人员通报测试结果并提供最终测试成果。3.13.3监测与测试的控制要求:1.支护桩:水平位移速度不超过2.5mm/d;位移总量小于3‰挖深。2.立柱桩:差异沉降小于10mm,每天小于0.5mm。3.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速度不超过2mm/d;周围道路位移总量小于20mm。4.支撑轴力:小于设计值的80%。3.13.4监测位置结合现场条件会同基坑监测单位确定,届时另出详细基坑监测图纸。74.设计工程量表1桩径d(m)桩长(m)桩底标高(m)主筋数量(根)区段备注支护桩0.815.5-17.414Ф25(HRB400)59ABC0.919.2-21.118Ф25(HRB400)152CD、EFGH0.816.7-18.616Ф25(HRB400)154HIJ0.818.2-20.114Ф25(HRB400)85JA(DE)深搅桩0.710.54-11.0141ABC0.716.38-16.5153、170CD、EFGH0.712.0-12.7315HIJ0.714.7-15.9122(48)JA(DE)0.79.4-14.974341-10.73.17~5.0-13.175822-2(3-3)立柱桩0.924.83~28.6368降水井0.916275.施工目标5.1工期目标:140日历天。5.2质量目标:符合国家验收标准,确保基础坑开挖后无渗漏水,保证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的安全使用。85.3安全目标:遵守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等法规,施工中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整个工程中保证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5.4文明施工目标:施工前,合理布置场地,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进度,各工种分工明确,对于场内道路、废浆、废渣专人负责管理,材料堆放有序,做到文明施工。6.施工组织部署为确保我公司对工程的施工目标,顺利地完成本工程建设任务,我公司将从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五个方面进行贯彻落实,在实际施工中加以保证。为确保该支护工程质量,按期完工,我公司将为该工程项目配备足够资源,提供各种后勤保障。公司工程施工部为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公司质量保证部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协助项目经理部完善有关施工组织、质量管理制度;公司材料设备部为项目提供充足机械设备及相应易损件,必要时提供备用机械设备。该工程经公司反复研究,施工组织部署如下:6.1准备工作6.1.1施工设备与机械进场前,整修场地与场地内道路,做到施工场地“三通一平”。6.1.2清除桩位上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安装、调试施工机械。6.1.3开工前,落实好所需材料供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进场水泥、钢筋、等并按规范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采用商品砼由厂家提供试验报告。6.1.4按甲方提供的坐标点、水准点在场内、场外增设控制点,对引进和控制点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埋设,并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复核验收签证,然后测放轴线与桩位,开挖护筒,钉好十字引线桩。6.1.5施工前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作好图纸会审工作,同时单位内部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的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工程特点及各自工作内容等,并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教9育。6.1.6开工前,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做好场地平面布置工作,尤其要明确场内道路、料场以及集中废泥浆池的位置,做到进料排浆井然有序。6.1.7遵守基建程序,合理安排施工流程,按照现场业主提供的电量,同时开展施工。6.2劳动力组织根据施工安排,劳动力在各个施工阶段确立采取合理作业的形式,具体安排原则是以主要分项工程满足主要工序所需最少人数为基础,其他辅助安排在施工高峰期合理进行调配,以满足工程需要。另外,专业班组的劳动力在基本固定的原则下,在流水施工时遇到意外使主线路出现阻碍时,迅速果断由项目部统一调配人力,确保关键线路不受影响。劳动力组织见表2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暂定)表2工种机操工砼灌注工钢筋工电焊工电工辅助工合计人数8245782111556.3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人员配置,首先我公司选用熟悉XX地区土层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