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司股权结构模式研究——某非上市公司案例姓名:付桂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王元月20081201公司股权结构模式研究——某非上市公司案例作者:付桂森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刘昕婷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相关性分析——基于股改试点上市公司的数据2007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二者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界、资本市场研究的热门话题。股权结构是企业相关利益者权利义务的集中反映,对公司治理结构乃至企业价值等均有重大影响,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价值。对股权结构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及公司管理行为的内在关系,而且可以为公司股权结构决策和投融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从国际上看,学者和公司的管理者们在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发展一种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寻找促进公司业绩提升的股权结构,始终是我们在探索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基于运用数据分析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目的,笔者选择了我国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发现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寻找问题之所在,为进一步改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业绩提供一些实际的依据。本文共包括五章,结构和内容如下:第一章,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理论性分析。本章主要阐述了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及公司业绩的基本涵义和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股权结构的内涵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考察,质的规定性主要考察持股主体的类型及其构成,即股东特性;量的规定性主要考察公司股份的分布状况,即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下两层含义:公司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合约关系;公司治理的功能是配置权、责、利。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基本关系表现为股权结构通过公司治理成本和治理效率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当公司治理成本与风险成本之和达到最小时,即代理总成本降到最低点时的股权结构是能使公司业绩达到最大化的适度点。股权结构是否合理安排,关系到公司内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的实现程度,关系到外部市场保证对代理人实施有效的约束和监督的完善程度,这些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将综合体现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中。第二章,文献回顾与评述。股权结构理论的发展与企业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相关性领域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主要从股权结构形成原因和股权结构内涵两个角度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国内学者则主要从股权集中度方面进行论证。由于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加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未成熟,部分学者间的研究成果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论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本文对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综述,总结了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研究存在差异的原因,为后面的实证分析指标的设计、样本的选择提供了指导。第三章,股权集中度、股东特性与公司业绩。本章在第一章对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公司业绩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股权结构质和量两方面内涵——股东特性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股东特性作为股权结构质的表现,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不同性质的股东基于不同持股目的对管理者施加影响,从而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影响董事会和高级经理的决策来实现;而股权集中摩作为量的表现,通过对公司治理机制两个层面的影响而导致公司业绩上升或下降的变动。‘笔者认为,股东特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可以看作是一种定性作用,注重公司经营层面的治理,而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则是一种定量作用,注重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分析。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公司业绩的影响应着重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寻找能实现公司业绩最大化且持股主体在公司经营者的激励与监控和对公司控制权的竞争与代理权的争夺层面上相对制衡的股权结构适度点。本章具体分析了高度集中、高度分散和相对集中三种股权集中度以及国家股、法人股和流通股(社会公众股)三类股东性质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和结果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章,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分析。本章选用最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46家上市公司2005年6月30日、2006年6月30日中期报表及公司股权结构方面的数据对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四个假设: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家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法人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通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4.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四个公司业绩指标(ROE、CROA、NCFOE、LnAMBR)都能通过前3个假设的检验,在检验回归结果的比较中,ROE明显差于其他三个指标,笔者认为,这可能是该指标被盈余管理处理的原因。第4个检验仅有LnAMBR通过,在对2005、2006两年数据的回归结果求极值点后发现,2006年比2005年满足较低的股权集中度既能达到公司业绩最大化,这可以说明股权集中度降低并未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的影响。相反,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后,较为分散的股权集中度同样有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实现公司业绩最大化。本文引入了净资产现金率(NCFOE)作为公司业绩指标,对股东特性的检验结果良好,但对股权集中度由于显著性不明显未通过检验,这可能是由于现金流指标评价公司绩效依赖于对其长期表现的评估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将企业现金流量状况作为分析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衡量指标是对该领域问题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第五章,政策建议。本章在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提出了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促进公司业绩提升的措施。上市公司应推进“寡头垄断股权结构下多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的制衡模式”调整股权结构;提高法人股比重,引入银行法人、鼓励法人相互持股、培育理性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形成以法人股东为主导的股权结构多元化;同时建立和完善经营者持股的内部人持股制度。优化股权结构还需要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促进经理人市场的形成等方面建立配套体系。本文的主要贡献:1.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本文选择了最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两批试点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不同性质的股东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2.文章提出了对股东特性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关系的不同理解。笔者认为,股东特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定性的,通过不同性质股东基于不同持股目的对管理者施加影响,以影响董事会和高级经理的决策实现对公司经营层面的治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定量的,主要表现在对公司经营者的激励与监控、公司控制权的竞争与代理权的争夺等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在这种定性与定量影响的前提下,对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研究应着重分析股权集中度的作用,寻找能实现公司业绩最大化股权结构适度点。3.在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政策建议方面,本文提出以上市家族公司为试点,推进“寡头垄断股权结构下多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的制衡模式”的实现。上市家族公司中存耷控制性家族大股东,家族成员间与生俱来存在对上市公司利益分享与争夺的制衡关系,而这种制衡关系比其他性质的上市公司股东间股权的争夺更为紧密。因此,在上市家族公司中积极发挥第二、第三大股东对控制性家族大股东的制衡与监督,更容易建立“大股东联盟治理结构”,形成“寡头垄断型”股权结构。2.学位论文高毅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2005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决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在利益主体中的分配。不同的股权结构表明不同的权力分布和利益分配,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公司中的地位与投资目的不同,会使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公司业绩。因此,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息息相关。因而,在设计公司治理结构时,应当首先设置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普遍存在股权高度集中的特点,从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实事求是的分析这些影响的作用,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消除之,对上市公司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针对所研究的内容,本文依据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采用因子分析、Kruskal-WallisH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分析,得出了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结论,主要包括:较之相对集中型的股权结构而言,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从各持股主体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来看,国家股、流通股对公司业绩存在负的影响作用,其中国家股的负影响并不显著,而流通股则具有显著性,法人股则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此外,机构投资者作为一股重要力量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管理层持股比例虽然与公司业绩相关系数为正,但并不具有显著性。基于这些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改变我国上市公司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业绩的六点相关政策建议,包括:改变一股独大,构造存在股权制衡的相对集中型股权结构、解决国有股所有者缺位问题、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通过改组改制等手段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加快管理层持股等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完善措施加大对投资者利益保护和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监管力度等。全文共分五部分,首先提出了选题目的及意义,并对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以及管理层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治理进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而据之分析了股权高度集中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然后以2002至200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最新数据为样本,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是如何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的;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了改革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公司业绩的六点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利用因子分析法构造了全面综合反映公司业绩的综合指标体系,用最新的上市公司数据对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将股权控制类型的划分进一步精确化。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仍存在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样本仅限于最近三年,无法与之前年份进行分阶段比较,研究内容仅从股权高度集中角度出发,没有针对股权流通问题进行专门分析,难以为股权分置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以及综合业绩指标体系的构造缺乏非财务指标等问题上。3.期刊论文孔爱国.王淑庆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股权结构是公司所有权的结构安排,决定着公司投资、经营、治理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公司业绩.本文采用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股权的属性与集中度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仅股权的属性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股权的集中度也和公司业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然,股权结构在影响公司业绩的同时,还受到公司特性(如公司规模)以及外部因素(比如公司是否交叉在香港或纽约上市等)的影响.研究的结果为公司股权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找到理论支撑,特别是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退出寻找到一些方向.4.学位论文胡玲燕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2006本文的研究背景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已成为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近年来,学者、企业、各地政府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进行了许多尝试。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国际比较基础上,从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的角度进行讨论。上市公司业绩亏损加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股权结构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公司治理的低效率,突出表现为上市公司的“所有者主体缺位”和“内部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