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2、桑代克于(1930年)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是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真正的开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二多选1、心理学范畴的有(教育心理学,航天心理学)2、学与教的过程是心理的过程,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3、教育心理学性质正确(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科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科学)三、填空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系统的过程,该系统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组成6、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日本小原又一著、(房东岳)译的《教育实用心理学》7、(1924)年我国出版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廖世承)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章学习、教育与发展1、巴普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缺乏与分化)2、皮亚杰将儿童认知阶段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第四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选1、加涅对个体学习按(学习层次分类,学习结果分类)2、桑代克总结三主要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3、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分别是(现有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4、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三填空1、学习是(个体凭借经验而产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外显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学习层次分类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连接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3、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4、加涅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阶段)5、人的身心发展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发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6、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包括(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三是教育因素)三、填空1、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仪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行动的原因。)2、动机的功能有(激活功能;强化功能;指向功能)3、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4、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诱因)构成。5、学习需要(学生追求学业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6、诱因是(指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7、根据学习动机发挥作用的范围,学习动机可分为(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8、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个体对学习任务或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结果的动机)9、根据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可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高尚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低级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主义),源于自身或当前利益。10、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1、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行为结果形成原因的过程)12、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成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愿望和倾向)13、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1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15、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或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16、兴趣包括(倾向性;广阔行;持久性)第四章学习迁移1、以迁移的结果与性质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以迁移的内容分,学习迁移分为(具体迁移和一般迁移)3、以迁移的内容概括水平,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4、以迁移的心理机制分,学习迁移分为(顺应性迁移;同化性迁移;重组性迁移)三填空题1、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他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2、正迁移是(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3、负迁移是(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促进的作用)4、具体迁移是(一种学习活动中获得学习具体的知识技能迁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中,是特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也称特殊迁移)5、一般迁移是(一种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一般原理、观念、方法、策略和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中,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6、水平迁移是在内容和难度上相似的两种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称横向迁移)7、垂直迁移是(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8、同化性迁移(是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获得的知识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9、顺应性迁移(是将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调整概括,才能应用到新的学习活动中)10、重组性迁移(将原有的知识经验的构成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只有调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才能应用到新的学习活动中。)11、学习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整合)第五章,知识掌握与技能学习1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组织是(广义的知识)1、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指的是(狭义的知识)2、对活动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指的是(感性知识)3、反映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是(理性知识)4、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描述的知识,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5、个体难以清除的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的知识(程序性知识)6、根据概念的关键特征是否明显可以分为两种(易下定义概念和难下定义概念)7、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二多选1、根据知识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4、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不同的水平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5、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长久记忆;长时记忆)三填空1、感性知识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2、理性知识包括(概念和命题)2、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来表征。4.、现代认知派认为,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是通过(产生式系统实现的)5、图式)是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知识单元。6、奥苏泊尔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学生掌握概念的最基本形式。7、(规则)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最基本形式。8、智力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9、大多数概念包括四个方面(概念名称;例子;属性;定义)第六章学习策略1资源管理策略有(学习时间管理;努力学习;心态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2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提问;生成性学习;做笔记)3、认知策略有(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4、会影响学生学习掌握的因素有(学生年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动机)5、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控制)组成填空1、学习策略是(学习主体)为最有效的实现(学习目标)。自觉得对(学习活动)及其要素进行调控的策划和谋略。2、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3、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4、元认知的基本功能(意识性和调控性)4、元认知监控具体包括(计划、监视、调节)。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1、任何问题都含有基本成分(初始状态;障碍;目标状态)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目的性顺序性;认知性。)二填空题1、(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2、创造力是个体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适当的)产品能力或特性。3、(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习惯定势。5、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常规性和创造性)6、(习惯定势)是先前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第八章态度与品德1、对表达某种状态时所涉及的概念或命题的认识和理解是态度的(认知成分)2、对态度对象的喜爱尊敬,或厌恶藐视的情绪情感是态度的(情感成分)3、对特定情境的行为的预先安排或准备的态度是(行为倾向成分)4、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5、态度的特征有(社会时代性;针对性;间接性;概括性)6、品德的构成因素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7、态度和品德的改变分阶段实现包括(依从;内化;认同)二、填空题第九章课堂管理1、行为矫正是用(条件反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学校的领导类型;班级集体的大小;定型的期望;班集体的性质)3、关于课堂纪律说法错误的(课堂越安静越好;遵守纪律就是绝对服从教师的权威)二填空题1、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的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2、教学时间由(分配时间;教学时间;投入时间;学业学习时间)组成3、学校的领导类型可分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4、(课堂纪律)是教师采取某些方法来防止和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5、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为(教师促进的纪律;集体促进的纪律;自我促进的纪律;任务促进的纪律)第十章个性差异与教育1、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是根据(按适应范围)标准划分的2、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是根据(按功能)划分的3、能力分为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是根据(按指向)标准划分的4、高级神经活动特征最基本的四种类型(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强而平衡且灵活的类型;强而平衡且不灵活的类型;兴奋和抑制都比较弱的类型)5、反应的敏捷性包括(对刺激的不随意反应程度;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6、四种典型的个体气质类型包括(胆汁型;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7、以心理活动的倾向划分,可将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8、按创造性成分划分。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创造能力)三填空题。1、个性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2、个性的特征包括(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3、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4、个性差异的表现为(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5、气质是(个体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6、关于人的气质的学说主要有(四根说;体液说;高级活动类型说)7、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映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向性)8、个体内差异是指(个体素质结构上的差异)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9、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趣特征;意志特征)10、性格是(个体对待现实和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11、以个体心理机能划分,可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感型;意志型)12、以个体独立性程度划分,课将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13、以人际关系、情趣稳定性、社会适应型和心理活动向性为划分,可将性格分为(行为型;平衡型;安定消极型;安定积极型;反常型)五种类型。14、能力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果个性心理特征)15、性别差异包括(男女两性生理方面的不同;男女两性在个性、性格、能力、兴趣等心理方面的差异)16、学生性别差异的表现(智力活动的性别差异;兴趣特征的性别差异;兴趣爱好的性别差异)第十一章1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一般具有(了解自己,愉快的接受自己;接受他人,善于与周围让你交往;调整心态,合理看待情感变化;面对现实,接受困难的挑战;热爱生活,乐于完成学业。)2、心理将抗教育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3、现代健康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