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第5课完整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发展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贽明末清初明代晚期一、明清出现进步思潮的背景笔记1.国际背景:2.国内背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统治极端腐败,阶级矛盾尖锐(1)政治:(2)经济:(3)阶级:(4)思想文化: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①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②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又严重地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土而出明清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型时期二、明代异端思想家李贽笔记1.生平2.代表作:3.思想主张:《焚书》与《藏书》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害致死否定孔孟权威批判程朱理学追求物质享受倡导个性自由主张男女平等(1)反对程朱理学将孔孟权威化,认为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2)反对理是万物的本原,认为万物生于两即阴阳二气,从根本上动摇了理学的基础(3)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反对道学虚伪,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提倡个性自由(4)提倡男女平等二、明代异端思想家李贽笔记4.评价:(1)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2)将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3)未能将批判的矛头深入指向封建思想背后的封建政治统治秩序,只是个人对于社会文化的抗争。共同生活背景:处在动荡的年代,都参加了抗清斗争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顾炎武—亭林先生黄宗羲—梨洲先生王夫之—船山先生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笔记1.王夫之:(1)代表作:①哲学上:认为“理在气中”,从哲学的高度批判了程朱理学,建立起朴素的唯物主义体系。(2)主要思想:②政治上:要求严以治吏,宽以养民(反对专制暴政,鼓吹早期民主。)③经济上:要求重视商人和商业的发展《船山遗书》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笔记2.黄宗羲(1)代表作:政治上:①反对君主专制,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②倡导言论自由,提倡“法治”取代“人治”③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2)主要思想: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笔记3.顾炎武:(1)代表作:政治上:①区分亡国与亡天下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提倡众治,鼓出早期民主思想(2)主要思想:经济上:大力发展工商业《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学术上:提倡经世致用补充笔记:经世致用笔记1.概念解释:2.提出背景:3.影响:经国济民,尽其所用;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明代读书人沉缅于诵读程朱注解求取功名,或者空谈心学,“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严重脱离社会现实。(1)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2)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思想源泉。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笔记4.归纳三大思想家的共同点:(1)背景相同(2)思想有相同处: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为学求务实,倡导经世致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3)影响相同处: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当时虽没有直接推动社会变革,但对后世的民主改革或革命起到了启迪作用。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梁启超等)维新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明清三大思想家反对专制的思想和法国启蒙运动为什么在推动社会变革上会起到不同的作用?(3分)列举中国近代反对君主专制的人物或者派别,(2分)他们各有什么主张?(2分)①原因②列举③主张B.当时中国封建专制仍然在不断加强A.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仍处萌芽C.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提出资本主义发展方案,整体上仍然是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发展1、创立:2、继承:3、重创:4、主导:5、冲击:6、融合:7、发展:8、批判式继承:春秋时期,孔子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A、否定君主专制B、批判宋明理学和八股取士C、限制君权D、经世致用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四人)的主张,不包括:A、个性自由B、经世致用C、农工皆本D、民主共和在李贽的思想体系中,世界的本原是:A、阴阳二气B、道C、理D、天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B、否定宋明理学C、批判三纲五常D、否定君主专制明末“经世致用”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不包括:A、政局动荡,统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赋税不均,百姓生活困苦B、商品经济蓬勃发展,“重商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D、明朝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关于明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放思想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神宗一次就赐给他的儿子福王田二百万亩;在太湖流域,十分之九的农民失去土地。封建政府的赋役剥削也越来越重。借口与后金作战、镇压农民起义,先后加派“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饷加派的总额超过明朝正赋的一倍以上。农民常常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这些“皇粮国税”。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十八岁登位,努力挽救频临灭亡的明王朝命运,但明末的吏治已至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不断地加税,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返回据传到了1601年,利玛窦神父来到中国,进贡给明万历皇帝的是一座有驱动坠的铁钟,后来西方进贡给清皇朝的钟越来越豪华,体现出西洋钟实用与艺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世界第一只手表:1868年)明清开始,科举制度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恶制”,这主要就是因为八股文的存在。它不仅形式被规定死了,而且在思想内容上,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出题,还必须是以朱熹等人对经书的阐释为主,要求“代圣贤立言”,绝不允许有自己的发挥。这自然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使得儒家的学说完全成为求取利禄的敲门砖,至于如何再使儒家的学说发展,根本无人关心。况且,朱熹等人的学说核心“忠君”,科举完全成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在使读书人思想僵化的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八股文是思想的毒药该书长6.2cm,宽5cm,厚1cm,仅火柴盒大小,面积约31平方厘米,全书一百页,每平方厘米42字,约25万字。雕版印刷,雕字笔画清晰,墨色清匀。其排字密度之高、形制之小、存世量之少,皆堪称一绝。坎肩上面用毛笔抄满了四书五经,密密麻麻,足抄了四五万字。从这些“挟带”上可以进一步考证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有关清朝末年的八股文章。科举考试是文人做官的唯一途径考场举子为入官场不惜煞费苦心返回材料二:反对程朱理学将孔孟权威化,认为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材料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熹“圣人不曾(未必)高,众人不曾低。”“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人人皆可以为圣”“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材料四:“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李贽:反对理是世界本原,认为“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撼动理学的基础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反对道学虚伪,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提倡个性自由。返回结合材料并课本内容分析王夫之是怎样批判程朱理学的?程朱理学王夫之世界本原方法论天理与人欲的关系理,理在气先理在气中格物致知唯心主义先验论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存天理,灭人欲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材料一:“气者理之依也”、“天下惟器”(物质第一性)、“天地之化新”——王夫之《黄书》材料二:严者,治吏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而非以时为进退者也。”——《读通鉴论》材料三: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王夫之《黄书》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王夫之什么思想?王夫之的思想答:材料二:“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材料三:重视商人,重视商业的发展返回文献资料:引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生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以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人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文献资料引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分官以治之。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根据课本及上述材料,总结黄宗羲的政治思想:①反对君主专制,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②倡导言论自由,提倡“法治”取代“人治”③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顾炎武《日知录》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四中黄宗羲提出什么经济思想?这种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传统的经济思想是什么?结合背景简要评价传统经济思想(4分)经济思想:背景:传统经济思想:评价: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这种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尤其是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这时,它就不再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了。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雁南、雁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能市舶,发展海外贸易。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王夫之《黄书》返回顾炎武思想材料五:“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你认为什么是“亡国”什么是“亡天下”?(4分)是指朝代的更替是指民族的危亡或文化的危亡“亡天下”:“亡国”:(2011·江苏单科)(12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典型例题(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1)政治背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统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代考据学者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诸子百家、史部、集部等更大范围内的传统文化典籍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使许多面目全非、久已散佚、真伪混杂的文献基本恢复了本来面目。清代考据学的发展,使服务于经学的辅助学科文字学、音韵学、历史学、地理学、历算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传统学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清代考据学不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