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杏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摘要:杏树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果树品种,也是公主岭市主要栽植的优良果树之一。农谚有“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卖钱”的说法,杏树四年就开花结果,收益早,见效快,五年就进入盛果期,给果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危害杏树生长的常见病虫害较多,及时加以有效的防治是获得较高收益的关键。关键词: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杏树属蔷薇科阳性树种,其适应性强,寿命长,一般寿命为40~100年,素有长寿树的美称。杏树具有喜光耐寒,耐旱,抗风,耐瘠薄,较耐盐碱,深根性特点,对生长环境、生长条件适应性极强,为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栽培果树。危害杏树生长的主要病虫害有褐腐病、根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疮痂病、流胶病、黑斑病、杏象甲、杏仁蜂、红蜘蛛、介壳虫、舟形毛虫等,本文主要介绍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介壳虫。1褐腐病褐腐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也会侵染花、枝和叶片。1.1发病规律。病菌在僵果、病枯枝溃疡处越冬,翌年春季气候条件适宜时活跃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力、雨水、昆虫等进行传播,造成初侵染。分生孢子从杏树皮孔、伤口侵入树体造成危害。高温高湿、雨后曝晴、排水不畅等情况下发病率高且重。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0~25℃。多发生在果实着色期,发病后迅速蔓延,导致减产。1.2发病症状。果实染病后,初期果实表面出现圆形、稍凹陷的褐色病斑,发展后病斑迅速扩大,后期果实变软腐烂。病果易脱落。有的病果失水干缩,变成褐色或黑色的僵果,挂在枝头经久不落;花器染病,变褐萎蔫,湿度大时生有灰白色霉层;嫩叶染病,叶缘变褐,出现水浸状斑点,并迅速蔓延全叶,导致叶片枯萎下垂,死亡;枝条染病,出现灰褐色溃疡斑,伴有流胶。后期病斑扩大,导致枝条死亡。1.3防治方法1.3.1农业防治。加强果园管理,春秋两季要彻底清除病枝、枯叶、僵果,集中处理,切忌随意堆放或丢弃,造成新的发病源。及时防治各类害虫,减少害虫造成的伤口,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果园管理时,尽量避免人为造成果实受伤,减少发病机会。保持果园排灌畅通,尤其是雨季、或连日阴雨,避免果园湿度过高。及时修枝剪枝,提高枝条、果实间的通风透气性,改善果园光照条件。1.3.2药物防治。因褐腐病多发生在果实着色期,可在幼果期进行药物防治。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喷施防治。10~14天喷一次,连喷2~3次;果实近成熟时,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施防治。2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是危害杏树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枝梢,影响树势、结果量、果质。2.1发病规律。细菌性穿孔病多发生在开花前后。病菌在枝条皮层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气候条件适宜时萌发活跃。细菌借助风力、雨水、昆虫等进行传播,从叶片气孔、枝条芽痕、果实皮孔侵入体内,造成危害。春季溃疡斑是主要初侵染源,潜育期为7~14天。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9~28℃,相对湿度为70~90%。果园地势较低、多雨多雾、通风不良、光照较差、排灌不畅缺少养分或偏施氮肥等情况下发病率高且重。2.2发病症状。发病后,叶片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发展后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多为直径约2mm、紫褐色或黑褐色,湿度较大时病斑上生有黄色菌脓。后期病部组织干枯,产生裂纹或穿孔,病叶提早脱落;果实发病,初期果面上出现稍凹陷的褐色小圆斑。发展后病斑扩大,呈暗紫色。病斑上或其周围产生小裂纹。湿度较大时,病斑上生有黄白色黏性分泌物,造成果实腐烂;枝条染病,造成溃疡斑2.3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合理修剪,提高果园通透性。及时清除病残枝叶,集中做无害化处理。提高果园排水能力,保持合理的湿度。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微肥,提高树体长势,增强自身抗病能力。秋季收获后,要及时剪枝整枝、剪除病枝,能有效降低翌春的发病几率。细菌性穿孔病多发生在开花前后,可在发芽前全树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杀菌预防。发芽后,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施防治。幼果期,可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700倍液等喷施防治。15~20天喷1次,连喷2~3次。3介壳虫介壳虫是危害杏树的主要虫害,害虫以刺吸枝干、叶片、果实汁液为生,影响光合作用,影响发芽开花,造成花芽干瘪,严重的枝条或整枝枯死。及时修剪病残枝,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生长态势。保护瓢虫、寄生蜂、草蛉等害虫天敌。发芽前,可用40速扑杀500~700倍液等全树喷雾预防。虫害发生后,可用速扑杀1000倍液,或灭扫利2000~3000倍液等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喷洒药物要认真、细致、周到,使全树均匀着药,避免漏喷。建议几种药物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在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