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历史的发展竟是如此的相似,如果没有文字提示,你能分辩出右图哪一幅是日本的寺庙建筑,哪一幅是唐朝的寺庙建筑吗?从日本寺庙建筑的发展可以看出,日本和唐朝的关系比较密切,正是在借鉴和学习了唐朝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日本才实现了民族的第一次大飞跃。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古代的中国和日本,来共同体验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课标要求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显要求目标分解掌握:大化改新的主要措施及意义理解:(1)推行公地公民制度,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2)大化改新打破了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1.原因(1)中华文明:公元6~7世纪,中国的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昌盛,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2)主要目的: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文化2.概况(1)遣隋使:607年,日本第一次向隋朝派遣使者,开启了长达近300年向中国学习的历程。(2)遣唐使:遣唐使团既是外交使团,也是代表团。入唐留学生不仅广泛学习文化知识,而且也深受中国生活习俗的影响,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贸易日本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到我国学习,主要是因为()A.日本相对落后B.日本善于学习外来文化C.中华文明先进D.中国经济发达答案:C1.背景(1)日本统一:3世纪兴起的逐渐统一了日本。(2)政局动荡:国家体制极不完备,强大,政局动荡不安。(3)改革派形成:归国留学生的推动,出现了以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4)新政权建立:645年,发动政变,组成新政权,逐步全面推进改革。大和国豪族势力中臣镰足改革派2.措施(1)经济方面①推行制度:废除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②实行班田收授法:仿效唐朝租庸调制实行,定期向农民授田,受地的农民负担租庸调。公地公民公地公民(2)政治方面①国家体制:在中央设立了掌管国家祭祀的和掌管行政的太政官两机构,太政官下设大藏、刑部等八省,在地方设置各级机构,把地方置于中央控制之下。②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用的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下来。(3)文化方面:为确立的最高地位,新政权编纂历史,把天皇说成是神,把皇室说成是日本民族的祖先。法律天皇神祇官3.历史意义(1)氏族豪族的特权被打破。(2)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3)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4)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世袭大化改新前新旧势力的斗争和作用提示:大和国统一了日本,豪族势力强大,多次发生中央豪族杀死天皇和地方豪族反抗中央的叛乱,政局动荡不安。在归国留学生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645年,改革派发动政变,消灭了专横的中央豪族,组成新政权,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1.日本源源不断向中国派遣使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一衣带水。(2)从中国来看,中国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日本有巨大的吸引力。(3)从日本自身来看,日本具有为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不畏艰险的精神。2.日本派遣到中国来的使者扮演了哪些角色?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提示:角色遣唐使既是外交使团,又是贸易代表团,还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使者影响(1)遣唐使把所带礼品赠与唐朝,唐朝也相应地予以回赠,实际上构成了一种贸易方式,促进了中日之间的经济交往(2)遣唐使在中国广泛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科技,并把它们传播到日本,对促进日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日两国间的友谊起了积极作用(3)遣唐使在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文化科技的同时,他们还深入研究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变革(2011·山东青岛模拟)从公元7世纪开始,日本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使节,日本遣唐使团()①既是外交使团②也是贸易代表团③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④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综合能力。①②是遣唐使团的性质,③④分别是其作用及目的。答案:A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请回答:(1)图一、二反映了日本在向中国学习中的什么精神?(2)日本人为何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遣隋使和遣唐使的行动产生了什么影响?(3)从上述图片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第(1)问要通过阅读图一、二提炼出答案;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3)问要充分利用上述图片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回答,答案不要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不畏艰险,坚韧不拔。(2)原因:为了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身的发展。影响: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程,从而使日本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3)日本积极向中国学习;隋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的货币、服装都仿效唐朝制作;开放学习则国盛。1.大化改新中哪些措施是仿效唐制改革的?提示:国家措施唐朝日本土地制度均田制班田收授法赋税制度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二官八省制地方官制郡县制国、郡、里制2.大化改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提示:(1)社会性质上:通过班田收授法,将土地授给农民,从而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大化改新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2)阶级关系上:改新后,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班田农民有了生产资料,虽然人身仍然不自由,但有了人格,已是封建农民。(3)生产关系上:豪族对部民的奴役解除后,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生产积极性提高。但班田制实施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2011·江苏南京统考)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经济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唐朝的文化对日本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A.铸铜和制铁技术B.均田制和租庸调制C.文字和建筑D.佛教和儒学解析:利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解决问题。题目中“日本社会转型”指的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封建经济基础(或生产关系)当然是最根本的。思维流程:答案:B2.阅读下列材料:大化二年春正月甲子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曰:其一曰,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其三曰,初造户籍,计账,班田授受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而二十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两束两把,町租稻二十二束。……——《日本大化改新诏》请回答:(1)归纳材料中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2)分析这些措施对日本历史产生的影响?解析:阅读材料,分析提炼有效信息,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注意对材料中“班田授受之法”“段租”等关键词语的理解。答案:(1)实行公民公地制度、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公民公地制度是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的前提和基础,租庸调制以班田收授法为基础。(2)这些措施使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本课内容在课标中没有明确的要求,基本属于了解的范畴。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知道日本7世纪发生的重大转折,并为学习日本历史的第二次重大转折——明治维新作好铺垫。一、阅读与思考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的例子的。18世纪初俄国的彼得大帝可能算个例外,但是后者的时代要晚得多了,做起来要容易多了,规模也小得多了。——赖肖尔《当今日本人》这段话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结合课文说明这一特点对日本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答案:(1)这段话反映了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外国长处,促进本国发展。(2)学习唐朝三省六部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二官八省制、班田收授法,从而打破了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飞跃。二、解析与探究(材料见教材第13页)1.想一想,材料一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答案:因为这一时期日本全方位接受中国文化,从政治、经济制度到文学艺术、思想等各个领域都打上了唐文化的烙印,故被称为“唐风时代”。2.三条材料反映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答案:能够批判地吸收中国文化,剔除中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如宦官制度;抛弃不利于天皇专制统治的内容,如“易姓革命”思想。三、自我测评1.概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答案:仿效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学习中国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在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在地方设立各级机构等。2.简析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原因。答案:(1)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是成功的根本原因。(2)改革派通过政变消灭专横的中央豪族,组建新政权,是能够成功的前提。(3)日本民族对先进文明积极学习、善于利用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4)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1.历史上日本不断向中国派遣使者,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优越条件是()A.地理位置优越,中日两国一衣带水B.中华文化先进C.中国社会政治安定,政府开明D.日本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比较发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向中国学习的有利条件,即地理位置优越。答案:A2.大化改新时,日本新政权推行公地公民制度,是指()A.土地归公,人民成为享有一定民主权利的公民B.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C.在公地上的生产者为公民D.土地归农民所有解析: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废除了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答案:B3.大化改新在日本政治史上的最主要的作用是()A.消除了封建割据,完成了国家统一B.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改革的成果C.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政体D.削弱了世袭贵族的势力解析:改革以前的日本国家大权实际上掌握在世袭豪族的手中,国家经常陷入混乱之中,改革后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国家体制。答案:C4.阅读唐朝均田制同日本班田制的相关资料:材料一有关均田制的唐代法令: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又称永业),余以为口分。——《唐会要·租税》凡授田,先课后不课,先贫后富,先无后少。凡州县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大唐六典·尚书户部》凡官人受永业田:亲王一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五十顷……——《大唐六典·尚书户部》材料二有关班田制的日本法令:凡给口分田者,男二段(段、町:日本土地面积单位,长30米、宽12米为一段,十段为一町)。——《大宝律令·田令》凡国郡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凡给田,先课役后不课役,先无后少,先贫后富。——《大宝律令·田令》凡职分田,太政大臣四十町,左右大臣卅町,大纳官廿町。——《大宝律令·田令》请回答:据上述材料比较唐朝与日本制度的相似处。简单谈谈你的认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综合比较能力。通过比较能够发现二者在名称条文内容、句式方面相近,对其认识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相似处:日本班田制同唐朝均田制,不仅基本原则相近,而且名称相近,条文内容甚至句式都十分接近。(2)认识:确认班田制几乎完全依照了唐朝的均田制法律条文制定。唐朝的典章制度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日本。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