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出台的背景•新教材编写的依据和设计思想•新教材的特点我国化学课程和教材改革历程1978年:十年制大纲(后不断降低要求)1988年:义教大纲1996年:高中大纲1999年:新课程改革五六十年代加强化学理论知识,强调以先进的化学知识教育学生注意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探究为突破口,加强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突出生产技术建国后重视双基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化学教材的编写,体现化学教育的价值?学生的发展特征考虑三方面问题化学的社会需求化学学科的发展体现化学教育的价值?(1)化学的社会需求--化学的社会价值•化学与生活、生产、科学技术有密切联系,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化学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学习能力上发挥作用*21世纪社会发展的特点•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知识经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化学的社会价值化学的社会价值增加能源增产粮食促进健康改善环境发展材料提高生活质量发展生产(2)学科发展----化学的科学价值化学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这些内容构成了化学的基础。作为化学学科,其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应越来越成为满足人类生存需求、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基础学科。化学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更加迅速。化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物理、生物的联系更为密切。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显著。化学已成为中心科学化学中心科学海洋学大气科学物理学医学地球科学人类学生物学天文学化学的科学价值(3)学生的发展特征在了解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考虑其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接触高新技术和使用新产品多,接受的信息量大,许多科学知识已成为生活常识。由于学习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大大改善,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优越感加强。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思想开放、活跃,但商品经济和社会不良现象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化学教育的价值化学教育更加重视过程,而不仅仅看结论化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性日益重要化学教育中的人文因素更加受到重视化学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化学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导致教育目标多元化以下几点趋势是值得重视的:化学教材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课程任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标准纲要: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部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不同教学大纲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控制严格的、硬性的,限制得比较死。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课程标准与化学教学大纲的基本结构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大纲前言前言课程目标教学目的内容标准教学内容课程实施建议课时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考核与评价(编写教材的依据)教材编写设计指导思想化学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对课程目标阐述:•将知识与技能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综合目标1.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迅猛发展,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了大的变化。科学教育中渗透的人文教育愈发重要。化学教育应重视以下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进行小组实验、探究活动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进行社会调查人与自然环境和协相处的意识:环境、能源、材料、生命科学等相关知识3.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设探究情景•介绍探究方法和过程:科学家的探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方法和过程)•设计探究活动:以探究为目的的活动----“活动与探究”•按探究思路编写:探究编写模式(提出问题、设置讨论、适时归纳……)例如:金属的物理性质(创设探究情景)(物理性质)(用途)(性质比较)(实际应用)(性质与用途关系)科学探究的一种编写模式(思路)简单叙述图表讨论结论4.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社会实际,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展示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入或联系常见的事实等,如常见的金属材料•介绍社会关注的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介绍纳米材料等新的科技成果5.培养学生对科学、自然和社会的热爱确定教材改革的重点*对教材改革的认识•充分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扬弃结合,开拓创新。继承和发扬已往长处,摒弃陈旧糟粕,在此基础上更新。•循序渐进,稳步进行。教育领域的改革应以稳渐的步子进行。•符合国情。包括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以及教师的和学生的适应性。•符合学科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科难度、社会性等。化学教材改革的重点内容选择结构体系呈现方式实验和习题一、内容的选择(一)以课标为依据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典型案例探究活动和实验渗透基本操作实验内容1.科学探究教材处理设计探究内容2.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水溶液金属化合物成分氧气保护和防治组成资源利用和保护常见金属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材料常见酸碱盐氧化物(CO2、CO)组成及表示用途3.物质构成的奥秘构成粒子物质多样性物质组成的表示分子原子离子不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种物质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种物质元素符号化学式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规律和条件)化学反应的表示有新物质生成(宏观)原子重新组合(微观)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氧化还原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化学方程式5.化学与社会发展化石能源、氢能源等水资源、矿物资源等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用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塑料、橡胶、纤维新型材料营养物质元素与健康大气、水、土壤(工业、生活)(城市、农村)(二)内容的选择具体处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最基本内容,参考活动与探究和学习情景素材(三)确定初中化学的核心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知识本身----基础获取方法----条件统一(不对立)如何选择知识----体现知识的教育价值体现学科的特点----知识的本质特征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知识的适应性符合社会的发展----知识的社会应用体现知识的发展----知识的发展性原则*确定初中阶段的化学基础知识关键1*1确定核心概念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通常我们见到的物质千变万化,化学元素不变物质由一些微小的粒子构成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元素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物质最基本的分类混合物纯物质单质化合物化学物质物质最基本的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热能、光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形成观念核心概念化学发展知识化学基础知识化学社会知识化学基本技能*2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行,联系社会实际,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单质、化合物的用途:氧气、氮气水、碳单质、二氧化碳、金属、酸碱盐、化肥生活中的现象:温室效应、乳化现象、工农业生产: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化肥的利用资源:空气、水、金属等资源的利用化学能源(化石能源、氢能源)环境:空气、水、土壤等的污染和保护生命:人体健康(生命元素、营养物质)材料:金属、有机合成材料*3充分体现内容的启蒙性和基础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弹性化处理单元基本内容科学技术社会资料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拓展性课题知识的延深知识的扩展(开阔眼界)知识技能的应用(培养能力的)(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如何呈现知识(传播知识的方法)关键2构建知识体系,呈现内容二、体系的构建重视社会现象和事实学科知识技能(概念原理)社会问题联系重视知识的逻辑性学科中心社会中心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学科基础知识技能联系教材编写时考虑逻辑顺序学生认知规律社会需求学科知识社会知识融合体系的构建:知识的逻辑性与知识的社会性结合内容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融合呈现通过多种方式体现知识与应用单元安排----融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和碱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生活经验与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基础知识与化学事实化学与社会化学应用化学规律与应用化学与社会生活融合单元联系实际1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化学的发展、生活中的现象(实验)2空气、氧气、氮气等的用途、空气资源3水的用途、水净化、水资源4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比喻5结合化工生产的例子6碳单质的用途、温室效应7能源环境等问题8金属、合金、材料用途等、金属资源及保护9生活中的溶液、乳化现象10生活中的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应用11盐的用途、化肥12化学与生活体系上体现继承和发扬绪言走进化学世界空气氧我们周围的空气分子和原子自然界的水水氢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氧化物铁燃料及其利用溶液金属和金属材料酸碱盐溶液酸和碱盐化肥化学和生活原教材新教材三、呈现方式•教科书结构•内容的处理•图表的利用•文字的叙述体现知识、技能、探究过程、学习过程融合,设置各种栏目整体设计宏观微观教科书的总体结构各单元课题的结构采用单元课题式,突出主题,并具有综合性1.教科书的结构本单元小结活动与探究:呈现探究过程,体现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归纳总结讨论:实验分析讨论、知识的应用资料:单纯资料,与内容相关或拓展性知识化学技术社会:社会热点问题、新科技知识调查与研究:课外,为课内准备(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家庭小实验:利用身边的材料实验,趣味性课堂练习:当堂反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课题要点、核心内容、讨论探究结论、学生自我反馈单元小结:对本单元的总结,综合性实验、习题各栏目的功能2.内容的处理*1以探究为突破口对科学探究的认识(1)与科学家的探究有区别未知结果未知方法探究过程探究过程对象目的•探究的对象和目的:不同意义重视结果重视过程•探究的过程:复杂:假设、实验、分析、推断、验证……(自主研究)简单:部分环节或过程(教师引导下自主体验)(2)探究是有条件的探究者----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探究引导者----教师的能力(知识储备、组织能力等)探究素材的可探究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