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教学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考核方式、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选用教材教参、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它是对传统教学大纲的扩展和延伸,课程标准实施后将取代教学大纲。一、编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教三十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要求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合高等教育教学实际。明确有关先修课程基础,考虑后续课程需求,确立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优化课程教学设计。2、规范性原则。按照国家及有关部委、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或专业提出的规范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体现我校的课程特色。3、适应性原则。课程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本课程在专业教育上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前景相适应。4、发展性原则。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成果,适当反映学科的前沿成果,为学生个性培养,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2、参照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规范,认证标准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本科后阶段继续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分析,确定符合我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求的课程内容。3、根据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课程考核评价办法。2四、编制课程标准基本程序1、编写初稿。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就业或继续深造),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方向,开展所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调查研究,结合继续深造的要求形成课程的专业需求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框架,编写课程标准初稿。公共平台课程应体现知识体系的结构框架,编写课程标准初稿。2、专题研讨。邀请行业企业人员和有关专业教师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送审稿。3、标准审定。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由学校教学委员会组织审定,其它课程由院系教学学术委员会组织审定,确定后为试行性课程标准。4、组织实施。按照试行性课程标准,配置教学资源,组织课程实施,院系要及时收集,整理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5、修订完善。根据实施后的反馈意见,滚动修订试行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课程标准质量及实施成效。五、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四个部分。1、课程概述主要阐述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对课程讲授的设计思路。课程性质主要叙述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与先修课程的关系,以及课程类型等内容。课程基本理念主要阐明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明确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讲授的设计思路应将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设定以及课程讲授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分分配与考核评价方式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内涵。2、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3具体目标可从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并为优秀学生的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3、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主要阐述学生在学习的领域、专题研讨或目标要素等方面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在编写中既要考虑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相对独立,又要形成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同时,应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好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的内容可在课程中描述,也可编写单独的实践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应尽可能用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对于课程中涉及的项目(案例等),要注意选取题目(案例等)的大小和数量应当适中,不宜过大、过多,项目(案例等)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和覆盖面。根据课程特点,课程标准中可以较为详细列举个别经典案例的教学活动组织与安排作为示例,其它案例无需详细列出,给教师留有余地发挥的空间。4、实施建议主要阐述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考核方式、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实践)设备配置等方面的建议。教学建议要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采用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式、项目式、讨论式等,以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方式建议应体现多元评价方法,重视教学过程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等,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参考书(包括教材)选用建议应明确教材,教学参考书的选用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提出对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和设备配置的基本要求。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包括课件、实训规范、信息技术使用、实训基地、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做必要的说明,如对课程标准中有关专业术语作解释,课4程相关参考资料目录和教学案例等。课程标准模版(2012)《XXXXX》课程标准专业名称课程名称学分课程代码计划课时实践课时制定部门制定人批准人制定日期一、课程属性1.课程的性质《XXXX》是XXX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选修(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XXX课程,说法要与课程体系中一致),是一门(理论/实践/实训/理实一体/工学结合)课程。2.课程定位(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本课程在第X学期开设,是专业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是XXXX,后续课程是XXXXX。例如:基础课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是一门培养技术基础能力的课程,是一个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关联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后续课程是:XXXX专业课本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在XXXX课程体系中,本课程是一个培养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其前导课程为XXXX,后续课程为XXXX。3.课程任务(对课程教学任务的总体概括)例如:基础课5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培养专业核心技能奠定基础,并形成独立就业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XXXX的能力,掌握XXXX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XXXXX。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XXXX工作所必备的XXXX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XXXX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在课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二、课程目标(此处应列举课程的主要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并进行归纳。描述目标时,尽可能使用可以衡量课程功能和目标的动词,如能列举、能写出、少用或者不用无法考核的动词,如掌握、熟悉、了解等。括号内列出了部分动词参考,但不局限于这些词)知识目标(可用的动词如:定义、辨认、记住、描述、指出、表明、列举、选择、背诵、界定、区分、解释、归纳、举例、说明、计算、示范、解答、分类、总结、证明等等)1.2.3.4.能力目标(可用的动词如:描述、使用、解释、选择、制作、操作、建立、整理、设计、发展、编辑、填写、记录等等)1.2.3.4.素养目标(可用的动词如:遵守、认同、关心、支持、树立、确立、养成、树立等)(素养目标指的是职业道德、工作作风、良好工作习惯、团队协作的能力、归纳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对咨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等,应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结合课程内容,设定本门课程要达到的素养目标)三、课程内容及实施61、课程结构(一律采用表格的形式)说明:这部分主要罗列本门课程的章节内容。序号学习模块/学习情境/章节/学习任务名称学习内容教学建议与说明学时1说明,此处的名称要与下面的分表中的名称一一对应主要写采用的教学方法、地点、教学组织形式及其他注意事项42X2、具体内容和要求序号学习情况/模块/章节/(根据课程类型、选取其中一种、其余删除)建议学时授课教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校外专家/教师,以指导实践或实训为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序号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法教学媒介作业类型如第X章第X节(传统的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实验法等等: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有:引导文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仿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张贴版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包括所用的教学设备和资料,把教学载体合并在此项)(包括习题、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图表、任务报告单等)四、教学条件1、教学设备教学地点设备台套数备注CAD实训室多媒体投影机及显示屏一套/室计算机(打印机)50台/班1台/生2、教学师资师资主讲内容能力要求专任教师可以用模块的序号来表示,也可以用内容的概述表示兼职教师73、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XXXX主编.《XXXXX》(第X版),XXXX出版社,XXX年.参考资料:[1]XXXX主编.《XXXXX》(第X版),XXXX出版社,XXX年.[2]XXXX主编.《XXXXX》(第X版),XXXX出版社,XXX年.4、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网站,多媒体课件,现场投影设备,XXXX软件等。五、考核评价考核方式《此处要说明有几种考核方式(如过程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各占比例多少,各项考核采用什么形式。例如:本课程过程考核占X%,期中考试占X%,期末考试占X%,期中,过程考核的成绩根据此项内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综合而成;期中考试采用笔试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以综合考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与技能掌握及素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