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教育领导力及改革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分看,三分听,四分悟小学校长教育领导力与改革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2015年9月,我初履校长岗位工作,既有进取的冲动,改革的向往,也有管理的茫然,更有责任的重担,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在县教育局及市教科所领导的关怀下,2015年12月18-26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云南省玉溪市小学校长教育领导力与改革素养提升”培训学习。在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多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和优秀中小学校长治校经验,参观了2所有名的小学,同时与参加培训的49位同行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还没有参加培训就听别人说了一句话“外面的学校什么都好,就是我们山区学校学不了”,刚到北京也听别人讲“来到北京这样的历史古城,要三分看,七分听”,对本次培训我也想这样说一句“三分看,三分听,四分悟”。短暂的培训使我深刻地领悟到:“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勤学善听多交流、多反思”。只有多反思,才能用活知识,才能真正获得智慧的启迪。8天的培训,我或许无法按部就班地按专家的理论或者名校的管理模式来打造我们自己的校园,但我获得了思维的碰撞、心灵的震颤——告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稳定式”管理的保守思想,心中有一股更加坚定的完善管理、变革课堂、健全德育的信念,正如李彦鹏老师讲座中提及的一句话“只做熟悉的事是不能或成长不太快的;人要做尝试,才能成功。”培训也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有的专业标准、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及治校方略等综合素质。通过学习,不仅认识了诸多的良师益友,也使我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反思、感悟的层次,强化了学习与研究的意识,更使我对校长职责以及学校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了解。回忆8天的生活,专家乐观的音容笑貌和高雅的谈吐举止仍然历历在目,现将自己在学习中的认识和体会粗浅汇报如下:一、学校的发展是团队所为,不是校长个人行为的结果时下,经常听个别专家谈到: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领导地位及作用被无限制放大。面对这样的言辞,我一直较为困惑——其余教师的问题意识、思维意识、创造意识都到哪儿去了?教师仅仅是按部就班的“苦力”吗?人,尤其是小学校长,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容易摔跟头。我们的基本角色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学校的管理者。也就意味着,校长仅是学校中多为学校出谋划策、多一份担当的教师。培训中,吴晗清教授经常提及一句话“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同时,李彦鹏老师及汪志广教授也都提到一个话题——打造一个团队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校,是一个集体,集体不仅需要个人的理念(姑且称为办学思想),更需要集体的智慧(暂称为问题决策策略)。其实,通过二者的关系再来定位校长的角色,或许会更恰当一些:在某一特定时期、领域,校长是学校办学与管理的灵魂,但是要真正获得学校的健康而持续发展,校长必须要做干部队伍的培训师,要做教师队伍培训的总教练。也就意味着,校长要有带好一个班子队伍的智慧与勇气,一个充满智慧的班子才会带出一批好教师,一批好教师才可能撑起一所学校。集思广议,集体的智慧永远要优胜于个人的“闭门造车”。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学校的发展是团队所为,不是校长个人行为的结果。正所谓“靠刘邦一个人得不了天下。”明白这样的道理,也许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变革中、教师队伍建设中会走得更有智慧、走得更远。二、琐碎的教学常规管理,因为人文关怀而铺就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做了几年的教学管理工作,总觉得教学常规工作琐碎而又繁杂,总有做不完的事,总有改不完的毛病……丝毫体会不到一个管理者应有的成功感。北京市翠微小学的孟桂民校长通过分享学校的管理经验——“人文的日常管理+有效的校本研修=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我看到了一个管理者的真正素养,从新体会到什么才是常规管理,如何通过培养人来保障学校的后劲发展势头。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知道翠微小学采取“新进教师培训”。“新进教师培训”——主要以三年内的新进教师为对象,采用师徒制的方式,以常规教育教学疑难问题破解为主要内容,使新教师迅速融入翠微的集体,熟悉翠微的教育,能够轻车熟路地驾驭日常管理和教学。更主要的是擅于抓住新教师入校的最佳时机,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平台搭建,构建学习共同体,提高新进教师独立驾驭课堂的能力,展示新教师的风采,帮助新进教师在实践反思中理性定位,使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反思我们学校的新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模式,虽然也采用“师徒结对”模式,但收效甚微。我们的培养模式无论是理念,还是培训内容,甚至是培训操作流程,都只学到了“形”,没有专家的指点引领,没有与教学科研挂钩,教学干部的指导也应付了事……久而久之,结对师傅也不知道该如何帮扶指导徒弟了,而且自己所承担的学科教学质量也是每况愈下,反而形成负能量。培训构思与指导思想远远与时代脱节了,难怪培养效果不佳,与预期相差甚远,也造就了我们学校人才青黄不接。三、伤不起的课堂教学改革自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旗号召下跌跌碰碰,先后经历了“尝试教学”、“主动教学”、“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等尝试,有许多模式都是高调亮相,结果却是不了了之,我们也一直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而且每一种模式的课堂教学竞赛都被冠名于“xxxxx高效课堂教学竞赛”。尤其是“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花了不少时间与精力去做课堂实践,而且是以县教科所的层面全面推进实施,本以为找到了一种较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经过培训后,内心的错位感愈发严重,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脑海中激烈碰撞,幸亏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支撑理念都是“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训中,北京实验学校的曾军良校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魅力课堂”这一概念。他以北京实验学校的发展历程为依托,从“现代课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探讨点,分析了“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指出:我们为什么不提“高效课堂”?在当今的中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最为时髦和最为被众人推崇的,首推“高效课堂”改革。但我们应对此保持审慎的距离,我们宁愿艰难地进行自我设计也不太愿意追赶潮流,是基于两点思考:第一,实践中的问题。我一直认为,教学中努力追求高效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中国,当所谓“高效课堂”成为一种代表时尚的改革潮流的时候,问题就产生了。不少的地方,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名,直奔应试教育之实,高效课堂已经开始成为替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工具。但何谓高效?课堂有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之分;课堂有短期效果与长远效果之别;课堂有知识效果与育人效果之异。目前的“高效课堂”注重的是显性效果、短期效果、知识效果,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应试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第二、理论上的缺失。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是三个关键词:效果、效率、效益。但现在高效课堂所关注的是可以量化的效率,所以知识学习的高效率几乎就等于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学习的知识/学习的时间高效课堂应该综合考虑它的育人效果,而不是单纯追求课内学习知识的数量。这就直接导致4种结果:a、高效课堂的经验中,不少都概括为“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这就违反科学发展观,唯物辩证法。b、在知识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必然要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追求每一分钟学习效率最大化。这样的课堂过于紧张,赶鸭子上路,没有考虑学生精神、心理、思想发展的需要。c、为了追求每分钟的效率最大化,很多课堂被要求“堂堂清”,要求每节课的效果“立竿见影”,这就必然导致“急功近利”与“拔苗助长”,违犯了教育规律与人的成长规律。比如人的生长周期是不一样的,都要在一样的时间掌握同样的知识,可能吗?显然违背了人的个体差异性。d、为了追求每分钟的效率最大化,“高效课堂”与“高效管理”相匹配,学校实际上已变成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老师也变成了和学生一起参与战争的“敢死队”。学校教育是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办成“孩子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校,学校应该是“书生朗朗、笑声朗朗、歌声朗朗”的地方,有朝气、有活力、有激情,让师生在充实、愉悦中快乐成长,而不应该是过着那样单一、疲惫、恐怖的生活,失去教育本真的意义。魅力课堂的价值取向是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化课堂”。其实,课堂最缺的是什么?曾教授认为最缺的是情调、趣味、生机、活力、激情、对生命的赏识,最缺的是真善美的唤醒,精气神的提振,最缺的是一种推动学生主动发展的力量,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找回这种力量,就是课堂最大的成功。面对各种课改思潮,我们的课堂教学又将何去何从?曾经的“洋思”经验光环已逐渐淡去,我们是否又要坐上“魅力课堂之列车”呢?有多少学生又将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试验品?虽然心灵震颤,但只能是黯然失色的伤不起!四、教育管理者应具备多种素养汪志广教授和朱洪秋教授在专题讲座中都提及校长的一些素养修为,启发颇深,也从新认识了“校长”这一角色。1、教育政治素养。校长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学校法人代表职责,严格依照教育法律法规管理学校工作、严格依法治教,自觉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人为本,带领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办好学校。要走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创设富有本校特色的优良校风,形成一种团结互动,开拓进取和不断完善自我的心理趋势。要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本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带领教职工出色地完成学校各项教育工作。2、教育思想修养教育思想是校长治校的灵魂和根本。校长要具有整体和全局的观念,按照三个面向,辩证地、全方位地观察和研究教育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认真处理好学校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多向性。遵照教育规律和特点管理学校,不能违背规律,盲目地、随意地去管理学校。3、教育管理修养校长要具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变“粗放型”管理为“人本管理”。激励师生员工自主管理、参与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要正直、坦诚、守信,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到充分相信群众。校长要有时代感,使命感,不能用等、靠、要的传统思想来管理学校,要具有改变现状、战胜困难、创新发展的创业思想。要结合本土实际,组织校内外有关人员,放眼未来,认真规划学校发展。校长要善于接受新的知识、观念、方法,要不断学习,提高教育理论水平,还要学会利用各种培训机会,利用新的信息扩充经验并提升管理水平。要在管理学校工作的同时做好对教师的教育、培训,要把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作为重要工作来抓。4、道德理想修养(1)校长要学会依德治校,要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2)校长要有正义感和敬业奉献精神,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率先垂范,无私奉献,成为师生员工学习和敬仰的楷模。(3)校长要有理财道德。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不乱收费,二是认真用好学校经费,不铺张浪费,三是不能以权谋私,要自觉接受监督。应该铭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这句话,做清白的校长。5、心理修养(1)校长要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学校内外的各种偶然事件不时给学校教育活动带来不稳定的因素,校长的举动会严重影响势态的变化。既要有热情饱满的精神、积极稳定的情绪,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语言,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任何情绪化和不加思考的行为和决策都是不利的。(2)校长要克服狭隘、利己、自私的心理,积极向师生员工学习,鼓励师生员工成才并超过自己。要从“名、利、情”方面更多地关心自己的职工。(3)校长要有正确摆正校长位置的心理。在管理上与教师存在着管理上的区别,要以人为伴,以人为善。培训虽然结束,但学习永无止境,培训中,学与思并重;培训后,当学而时习之。所以,我今后要时常翻阅笔记,认真学习领会专家、教授的讲座精髓,形成自己的观念来指导实践,不断反思自己工作的过程,不断改进。将用培训中得到的理论、经验与方法,不断探索,提升自我,打造学校自身特色,形成自身魅力。回到学校后,培训中有几句话仍然萦绕在脑海之中,值得一提:1.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2.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3.一个人走,可以走的很快,一起走,可以走的更远。培训,三分看,三分听,四分悟。佛法云:诸法无我。校长不是什么特殊岗位,仅仅是别多数教师多一份奉献、多一份担当的人,因此,不要刻意将自己孤立于教师群体之外。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