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共64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节中国的地形本节主要内容:一、中国的地形特征二、中国的主要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四、中国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五、中国的地质灾害一、中国地形、地势的特征第2节中国的地形地形地势的区别(一)中国的地势特征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32°N(一)中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青藏高原)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一)中国的地势特征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断横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山巫雪峰山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中国的地势特征(二)中国的地形特征2、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山地、丘陵、比较崎岖的高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的2/3。(二)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依据海拔起伏平原<200m小高原>500m小丘陵200~500中山地>500m大盆地无海拔要求中间低,四周高(三)中国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①影响气温: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例如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纬度相当,当时青藏高原气温低得多。②影响降水: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形对来自东南的暖湿气流具有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导致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③影响气流运动:我国许多山脉的两侧气候差异大。2、对河流的影响:①制约河流流向:“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本流入海。②使水能丰富:阶梯间落差巨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三)中国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4、对农业的影响:多种的地形是我国具有多种的农业生产类型5、对植被的影响:我国在北半球,山的南坡是阳坡,植被长势更好;北坡是阴坡,长势更不好。(四)如何描述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2、地势起伏状况(起伏大小,哪里高哪里低)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局部地区特殊地貌(比如喀斯特地貌)二、中国的主要山脉第2节中国的地形中国地形图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框架。(一)中国的山脉走向山脉的走向:即山脉的延伸方向。(一)中国的山脉走向中国山脉走向可划分为五种类型:①东——西走向;②南——北走向;③西北——东南走向;④东北——西南走向;⑤弧形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阴山秦岭南岭①东——西走向(5)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地理事物的分界线东西走向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阴山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秦岭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南岭北侧是江南丘陵,南侧是两广丘陵,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省界(三)中国的主要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②南——北走向(2)横断山脉北列:贺兰山中列:横断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3)北列:阿尔泰山脉中列:祁连山脉南列:巴颜喀拉山脉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贺兰山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黄土高原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中国和蒙古的界山祁连山北侧是河西走廊,南侧是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三)中国的主要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④东北——西南走向(7)东列:玉山山脉中列:长白山——武夷山脉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地理事物的分界线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山西和河北的省界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西侧是云贵高原,东侧是江南丘陵长白山中国和朝鲜的界山(三)中国的主要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⑤弧形走向(三)中国的主要山脉(四)具有分解意义的山脉中国山脉的界线作用地形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地形二级阶梯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界限:秦岭——淮河三、中国的主要地形区第2节中国的地形(一)中国的地形特征(一)中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确定四大盆地的位置(一)中国的四大盆地1、塔里木盆地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我国海拔最低点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周围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有绿洲分布。(一)中国的四大盆地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中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中国的四大盆地2、准噶尔盆地天山阿尔泰山是内部有戈壁沙漠;西部有山口,有来自西北气流,降水稍多于塔里木盆地;边缘有绿洲。(一)中国的四大盆地2、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中的风蚀城堡(一)中国的四大盆地3、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上,四周高山环绕;典型的内陆荒漠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一)中国的四大盆地3、柴达木盆地“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一)中国的四大盆地4、四川盆地大娄山大巴山巫山四周被山岭和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丘陵,西北部有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水热丰富,有“紫色盆地”“天府之国”(一)中国的四大盆地4、四川盆地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二)中国的四大高原1、青藏高原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脉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平行、高大山脉,但相对高度较小,“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二)中国的四大高原2、内蒙古高原①地势起伏和缓;②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1000~1500m③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戈壁荒漠。国境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二)中国的四大高原3、黄土高原①1000~2000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②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③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秦岭太行山古长城祁连山东端(二)中国的四大高原4、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从海拔2000米下降到1000米;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形典型,地表崎岖,峰岭众多;有许多“坝子”(小盆地)。四川盆地横断山(二)中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雪山连绵,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地面坦荡,戈壁、沙漠广布黄土深厚,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峰岭众多,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三)中国的三大平原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台湾的台西平原等。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平原带。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三)中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中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最大;地势坦荡,海拔200米以下;黑土广布。较低平、完整;海拔50米以下。地势最低平;河湖众多,典型鱼米之乡;呈串珠状分布。(三)中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三)中国的三大平原华北平原(三)中国的三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中国的三大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这些丘陵海拔多在200米~500米;少数挺拔峻秀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耸立在平原和低丘之上;两广丘陵的石灰岩地区,喀斯特地形发育较好;一些地区有独特的地表地貌。(四)中国的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中国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位于第三阶梯上(四)中国的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四)中国的三大丘陵山东丘陵(四)中国的三大丘陵东南丘陵(五)中国的主要地形山脉名称两侧地形区的名称西侧东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南侧北侧天山昆仑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五)中国的主要地形山脉名称两侧行政区的名称东侧西侧太行山武夷山巫山吕梁山南侧北侧南岭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河北山西福建江西湖北重庆山西陕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陕西青海甘肃五、中国的地质灾害第2节中国的地形(一)中国的地质灾害1、中国地震频发(1)成因:我国地处世界六大板块之间相撞形成的两大地震带(2)分布:①东南沿海台湾福建地震带,②华北太行山与京津塘地震带,③西北新甘宁地震带,④西南的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地和川滇地震带。(一)中国的地质灾害2、中国火山众多(1)成因:我国地处世界六大板块之间相撞形成的两大地震带(2)分布:活火山有新疆于田附近的昆仑山中的火山与台湾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休眠火山有长白山的白头山和黑龙江五大莲池;死火山主要有山西大同附近的火山。(一)中国的地质灾害3、滑坡泥石流成因:①降雨集中;②植被破坏;③地势起伏大随堂练习1、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它三列走向不同的是()A.大兴安岭B.台湾山脉C.天山D.长白山C2、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类型主要为()A.丘陵、平原B.高原、盆地C.高原D.山地、高原A课堂小结中国地形地形的特征地形的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地形评价地势评价山区评价地质灾害作业布置1、中国的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练习2、复习、预习结束谢谢!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