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学改革课题活页课题名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一、项目立项依据(一)项目的研究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数据来源或数据承载与处理方式的飞速发展,信息世界(cyberword)、物理世界(physicalword)、人类社会(humansociety)构成的人、机、物三元世界的高度融合引发了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长和数据模式的高度复杂化,世界已进入网络化的大数据(BigData)时代。其特点通常称为“四V”:(1)数量大(VolumeBig),(2)多样化(VariableType),(3)快速化(VelocityFast),(4)价值高和密度低(ValueHighandLowDensity)。大数据浪潮汹涌而来,对现时代的一切知识结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都产生着巨大的冲击。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的前沿阵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及师生的思想观念、教育模式、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都正在受到大数据浪潮的深刻影响。大数据时代中的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和新事物的最先接受者,可谓首当其冲,他们面对着数量巨大、内容纷杂、即时变化、有效信息与垃圾信息交叉难辨的各种数据的影响与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进行提升其实效性的路径探索,意义重大。1、理论意义:(1)大数据时代是现代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和运行方式。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准确界定大数据的内涵,深入分析大数据时代的意义、特征和本质,把大数据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有利于对大数据时代这一新事物进行人文关照和哲学思考,从信息技术视域进入到人文社会科学视域,丰富、深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社会的内容。(2)每一次社会的重大变革,大学生思想特征就会发生巨大的变迁。面对大数据也不例外,大学生一方面拥有的信息量极度丰富,视野开阔;但是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出现了易变性和碎片化倾向,甚至被大量信息误导和湮没,失去了主体性。因此,深入调查与分析大数据时代中的大学生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能够认识和更好的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轨迹与现实图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3)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关键就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正确应对大数据的挑战与机遇,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大数据时代的思想困局,并以大数据思想和方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借鉴新技术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与手段创新,可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进一步拓展实效性提升的有效路径。2、现实意义:(1)以大数据视角来切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深入认识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2)帮助大学生理性面对大数据时代,正确回应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与挑战。(3)以大数据的方法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4)探索大数据时代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丰富与发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大数据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它一出现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IT、经济、管理、社会、生物各学科纷纷引入大数据概念,相关学科因为大数据的介入而焕然一新。特别是2012年3月22日,奥巴马宣布美国政府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BigDataRe-searchandDevelopmentInitiative)”。这是继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发展部署。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并将对大数据的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对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必将带来深远影响。社会各层面也开始使用大数据,如搜索引擎根据浏览记录向用户推荐网页信息,社交网站根据用户信息推荐你可能认识或是可能感兴趣的人等等。但是国内外的研究大量停留在IT信息技术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对大数据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不过仍然有专家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为:1、大数据的界定。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戴维﹒温伯格出版《新数字秩序的革命》,探讨了从实体世界到数字世界发生的重大变革,信息生产、组织和传播的方式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商业、教育、政治和文化的经营与运行,打乱了旧有的逻辑体系,混乱成了一种意义和效能。2012年,涂子沛在其著作《大数据》中指出,信息时代,数据成为整个社会体系的创新动力,数据挖掘和管理已不在知识生产的过程,而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透过数据技术革命,企业竞争、政府治理、新闻传媒、公民权利都变得数字化和可视化。2、对大数据时代的意义展望。揣霄宇在《什么是什么,只有云知道-从〈新数字秩序的革命〉到〈大数据〉的“云传播”思考》(新闻世界2013,10)中指出:“云”精神体现着一种和谐的道德观,混乱的破碎化信息背后,什么都不是什么,但是“云”掌握着每个人的命运;李国杰在《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指出社会科学中的大数据研究“未来的任务主要不是获取越来越多的数据,而是数据的去冗分类、去粗取精,从数据中挖掘知识。”3、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梁家峰、元振华在《适应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教育研究2013,6)全面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杨阳在《浅谈未来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初步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构想。总体来说,学界基本认识到了大数据时代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变革,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但是其缺漏也是明显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到了大数据的技术价值,但漠视了大数据时代的哲学价值。大数据时代将对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产生深刻地影响,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价值选择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因此需要关注大数据时代在人的生活生存方式中影响与意义。二是关注到了大数据这个宏大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但是没有具体到每个个体的生存方式。每个大学生在大数据中既是信息受体,又是创造主体,他们在数据大潮中如何选择、采取怎样的行为应对,这种浮浮沉沉的的精神生存状态更需要关注。这正是大数据直接针对每一个个体的本质。三是关注到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会大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但是不够系统,没有形成完整的方法体系,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方面着力不够。二、项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可行性分析、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一)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研究内容(1)背景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与发展趋势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无论以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型、以全球化为代表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还是轰轰烈烈的科技革命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而当前以大数据命名的移动互联网浪潮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尤为突出。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穿戴、智慧城市等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一切都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对大数据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提示其中的人文价值和哲学意蕴,是本课题的前提。(2)现状研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与发展趋势的把握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对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本课题的基础。(3)影响研究。大学生面对汹涌而来的大数据浪潮,其思想特征、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一方面思想敏锐丰富,可是具有易变性和碎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大数据让每个人的个人信息乃至隐私都无处藏身,成为透明人,大学生面对这种信息搜索必然存在私密安全的焦虑。探寻大学生思想动荡与发展的轨迹。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本课题的主要内容。(4)途径研究。根据大学生思想变化状况,以大数据视角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内容上、方法上、手段上以及教育平台方面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探索实效性提升的新路径。这是本课题的最终目标。2、研究目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的剖析,正确认识大数据浪潮,实现大数据时代从信息技术层面向人文价值方面的意义迁移;关照大数据浪潮中的大学生群体,研究他们的思想特征与发展趋势,勾勒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图景;从大数据视角着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创新与方法创新,切实提高实效性。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挖掘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意蕴,实现大数据从信息技术层面上升为人文价值层面的意义挖掘。大数据不仅仅是现代现象,还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与生存方式。在铺天盖地、瞬息万变、有效信息与垃圾信息并存的大数据浪潮中,现代主体如何保持独特的思想判断,如何去芜存精,如何产生新的数据回馈社会,如何在大数据浪潮中满足安全需求,这些都是必须进行理论分析与哲学思考的,是摆在本课题组面前的理论难题。(2)大数据的观念与方法如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本课题的难点,也是本课题的重点所在。在大数据浪潮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把握教育的话语权;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与行为规范教育;如何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搜索与整理并提供面对每一个独特个体的教育,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这些都是本课题组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课题研究的重点。(二)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实施方案首先确立研究前提,界定大数据的内涵、特征、本质和价值,指出大数据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图景,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相应的变迁。其次夯实研究基础,对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基本勾勒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图景。再次在前面的基础上研究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影响,确认大数据时代与大学生思想之间存在的变量关系。最后构造大数据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具体途径,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完成本课题的研究。2、分年度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第一阶段: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资料搜集与整理,提出理论假设。第二阶段: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调查研究与访谈,进行现状研究。第三阶段: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进行实践验证和教学探索,在课程教学和研究中进行教学改革。第四阶段: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进行教改总结,撰写课题总结报告。3、可行性分析本课题组成员均为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线教师,致力于教学改革与探索,共同承担过多项省厅级教学和科研课题,并完成了《知识守护生命,行为成就人格——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成果,获得了2008年度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本课题组成员基本上同为我校德育教研室成员,在集体备课的同时可以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及时在授课中体现出来,并加以完备。外单位的两位参与人或对现代社会理论研究较深入,有著作《当代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或是对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较为专业,创建过形势与政策教学客户端。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能够完成课题任务。我校一直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配备了办公场所、设备和经费,科研资料和电子资源齐全,课题管理严格规范。从而有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三)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中期成果为:1、调查报告: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调查报告2、学术论文:(1)大数据的哲学意蕴(2)大数据视角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最终成果:研究报告: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预期效果:1、研究成果进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受益学生为12000人左右2、向兄弟院校推广研究成果并加以验证,初步设定为:本科院校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和湖南城市学院,高职专科院校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和常德职院,受益学生约为30000人。三、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