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20.5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城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Ni59Cu64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适宜的条件下.将丽藻培养在含NH4NO3的完全营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NH4+和NO3-的含量不变,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NH4+和NO3-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B.NH4NO3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C.植物需要N元素,但NH4+和NO3-没有被吸收D.温度升高会促进丽藻对NH4+和NO3-的吸收2.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B.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C.成人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3.从二倍体哺乳动物精巢中取细胞分析其分裂图像,其中甲、乙两类细胞的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细胞是精原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B.甲类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C.乙类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或Y染色体D.乙类细胞的分裂会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组数减半4.在进行婚前检查时,某对准备结婚的男女青年发现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依次为A、b、D),如图所示。进行遗传咨询时专家表示,在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如果婚配生育则他们的孩子A.不会患乙病,只患甲病的概率为1/4B.不会患乙病,患甲病或丙病的概率是1/2C.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1/4D.不患病的概率是1/25.COVID-2019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一种肺炎,下列关于COVID-2019的说法错误的是A.SARS-CoV-2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肺部等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B.戴口罩、科学洗手、居家隔离等都是预防COVID-2019的很好措施C.COVID-2019患者病愈后体内能检测到能识别SARS-CoV-2的浆细胞D.SARS-CoV-2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不能生存,也不能通过细胞分裂增殖6.基湖泊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被围湖造田种植水稻,八十年代末因修复生态环境的需要而退耕还湖,几年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C.人为因素改变了演替的速度D.弃耕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硝酸铵、液氨可用作制冷剂B.苏打、小苏打可用作食用面碱C.二氧化氯、漂白粉可用作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D.氧化铝、二氧化硅可用作制坩埚8.BASF高压法制备醋酸,所采用钴碘催化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CH3OH转化为CH3I的有机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B.从总反应看,循环过程中需不断补充CH3OH、H2O、CO等C.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与CH3COOH互为同系物的物质有2种结构D.工业上以淀粉为原料也可以制备醋酸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2g苯乙烯含碳碳双键数目为2NAB.1L0.5mol·L-1醋酸钠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目小于NAC.标准状况下,22.4L一氯甲烷含共用电子对数为4NAD.有铁粉参加的反应若生成3molFe2+,则转移电子数一定为6NA10.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B和D同主族,中学阶段常见物质X、Y、Z为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均为强电解质,当X、Y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时,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E三种元素一定位于同一周期B.物质X、Y、Z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C.C和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其溶液显中性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E11.次磷酸钴[Co(H2PO2)2]广泛应用于化学电镀,工业上利用电渗析法制取次磷酸钴的原理图如右图所示。已知:①该装置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金属钴和不锈钢。②Co(H2PO2)2溶液在强碱性条件下通过自身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镀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膜Ⅱ、膜Ⅲ均为阴离子交换膜B.M电极反应为Co-2e-+2H2PO2-=Co(H2PO2)2C.a为电源的负极D.Co(H2PO2)2溶液化学镀钴过程中反应可能为Co2++H2PO2-+3OH=Co+HPO3-+2H2O12.氨基甲酸铵(H2NCOONH4)是常用的氨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利用反应原理:2NH3(g)+CO2(g)=H2NCOONH4(s)ΔH0制备氨基甲酸铵,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H2NCOONH4(s)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则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仪器1是恒压漏斗,该实验用于防倒吸B.仪器2和仪器3都可以放置NaOH固体C.为了完成实验,应在装置5和6之间,依次添加干燥装置和安全瓶D.若反应初期观察到装置6内稀硫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应控制旋塞,加大浓氨水的流速13.工业上常用(NH4)2SO3溶液吸收废气中的SO2,室温下测得溶液中[或],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A.通入少量SO2的过程中,直线Ⅱ中的N点向M点移动B.一定等于45°C.当对应溶液的pH处于1.81pH6.91时,溶液中的微粒浓度一定存在c(HSO-3)c(SO2-3)c(H2SO3)D.直线Ⅱ中M、N点一定存在c2(HSO-3)c(SO2-3)·c(H2SO3)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或多项填入答题卷中。)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在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用所辐射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25eV,则氢原子辐射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种数为A.2B.3C.4D.5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s时刻图像乙的切线交时间轴t=1.5s点处,由此判断质点乙在t=0时刻的速度是质点甲速度的A.倍B.倍C.倍D.倍16.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两根长直导线A、B垂直于纸面水平放置,两导线中通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定电流,a点为A、B连线的中点,a、b两点关于B对称,若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1、B2,方向均竖直向下,则撤去匀强磁场和长直导线B以后,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A.,B.,C.,D.,17.如图所示,小球B用细线悬挂静止,将小球A从图示位置斜向上抛出的同时将细线剪断,不计空气阻力,结果两个球在空中相遇,已知两球开始时的位置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小球A抛出时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小球抛出的初速度方向确定,大小可以不确定D.小球抛出的初速度方向可以不确定,大小也可以不确定18.如图所示,带电量为+Q1和带电量为-Q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固定于x轴的负半轴上某点和坐标原点O处,将一个带正电的带电粒子放在x轴正半轴上的a点时恰好能处于静止,若将该电荷在x轴正半轴上b点(图中未标出)由静止释放时,该粒子向右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1Q2B.b点一定在a点的右侧C.此粒子此后做往复运动D.此粒子此后运动的加速度一直减小19.如图所示,N匝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线圈的面积为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ω,线圈和灯泡的电阻均为R,俯视看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线圈转到图示位置时(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方向发生改变B.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最快C.ab边受到的安培力垂直纸面向里D.灯泡中的电流大小为20.在银河系中,双星的数量非常多,估计不少于单星。研究双星,不但对于了解恒星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多样性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由A、B两颗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A、B绕连线上一点O做圆周运动,测得A、B两颗恒星间的距离为L,恒星A的周期为T,其中一颗恒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另一颗恒星的2倍,则A.恒星B的周期为B.恒星A的向心加速度是恒星B的2倍C.A、B两颗恒星质量之比为1:2D.A、B两颗恒星质量之和为21.如图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倾斜放置,上端用导线相连,导轨平面与水平方向成θ角,θ=37°,两导轨间距为L,导轨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金属棒ab放置在导轨上并由静止释放,金属棒沿导轨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子.ab棒的质量为m、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为R,当流过ab棒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时,金属棒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导轨和上端金属导线的电阻不计,则在金属棒这一运动过程中A.金属棒两端的最大电压为B.金属棒受到安培力冲量大小为BqLC.金属棒沿导轨下滑的距离为D.金属棒中产生的焦耳热为第Ⅱ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用气垫导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同学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两个光电门:光电门1、光电门2,在滑块上固定了一个遮光条,用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的细线一端连接在滑块上,另一端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得细线上的拉力大小),力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滑块与遮光条的总质最为M.(1)关于实验的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气垫导轨的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B.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连接滑块的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C.钩码的质量必须远小于滑块与遮光条的总质量D.两光电门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2)按实验要求调节好装置,接通气源,让滑块从光电门1右侧气垫导轨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与两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挡光的时间分别为t1、t2,若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d,要计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写出物理量的名称),若该物理量用x表示,则由测得的物理量求得滑块的加速度a=(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3)保持两光电门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悬挂钩码质量,每次让滑块从光电门1右侧的气垫导轨上由静止释放。记录每次力传感器的读数F及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遮光时间t1、t2,求出每次并记为A,作出A—F图像,如果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的直线,且图像的斜率为,表明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23.(9分)某同学要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1)他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mm。(2)该同学设计了测金属丝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乙所示,请根据电路图将图丙实物图连接完整。闭合电键前,图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填“左”或“右”)端。(3)团合电键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压表、电流表的值,在U-I坐标系中描点如图丁所示,请作出U-I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得金属丝的电阻Rx=,若测得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为L=64.00cm,该金属丝的电阻率ρ=·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由图乙电路图可知,测量电路中电压表有分流作用,因此测量结果存在(选填“系统”或“偶然”)误差,由此测得的电阻率(选填“偏大”或“偏小”